电木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75008 阅读:2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8 17: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木铣,包括机壳、安装在所述机壳内的电机、与所述电机相连并由电机旋转驱动的夹头、安装在机壳上的把手和与机壳相连的底座,所述底座具有一支撑面,所述支撑面用于支撑在工件第一表面,所述电木铣还包括设置在底座或机壳上的辅助支撑机构,所述辅助支撑机构用于支撑在工件第二表面或其他物体表面。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电木铣通过增加辅助支撑机构,当加工的工件与底座接触面较小或机器的重心不在接触面上时也能保持机器稳定,使机器易于操控,提高生产效率和加工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木铣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木铣,尤其是一种带有辅助支撑机构的电木铣。
技术介绍
现有的电木铣,通常包括机壳、安装在机壳内的电机、与电机相连并由电机旋转驱动的铣刀、安装在机壳上的把手和与机壳相连的底座。底座上安装有一对导向柱,通过把手可以引导机壳沿着导向柱上下滑动,从而调节铣刀相对与底座的位置。底座支撑在工件表面,为铣刀加工提供支撑和导向。而当加工的工件与底座的接触面较小或机器的重心不在接触面上时,加工过程中机器容易左右倾斜,影响加工表面质量,并且严重影响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木铣,使得工件与电木铣底座接触面较小或机器的重心不在接触面上时,容易保持机器的稳定,使操作者更容易操控机器,保证加工面的加工质量,提高生产效率。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木铣,包括机壳、安装在所述机壳内的电机、与所述电机相连并由电机旋转驱动的夹头、安装在机壳上的把手和与机壳相连的底座,所述底座具有一支撑面,所述支撑面用于支撑在工件第一表面,所述电木铣还包括设置在底座或机壳上的辅助支撑机构,所述辅助支撑机构用于支撑在工件第二表面或其他物体表面。本专利技术的电木铣通过增加辅助支撑机构,当加工的工件与底座接触面较小或机器的重心不在接触面上时也能保持机器稳定,使机器易于操控,提高生产效率和加工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电木铣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电木铣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3为图1中的电木铣的辅助支撑机构的立体图; 图4为图3的辅助支撑机构的立体分解图; 图5为图1中的电木铣在使用状态时的主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请参阅图1及图2,本专利技术的电木铣100,包括机壳10、安装在机壳10内的电机(图未示)、与电机相连并由电机旋转驱动的夹头20、安装在机壳10上的把手30、与机壳10相连的底座40。夹头20用于安装铣刀(图未示)并具有一枢转轴线X,铣刀安装后随夹头20一同旋转。底座40具有支撑面41、与支撑面41相对的连接面42和中心孔43,支撑面41基本垂直与夹头的枢转轴线X,中心孔43贯穿支撑面41和连接面42。底座40的连接面42上对称设置有一对导向柱44,机壳10能沿着导向柱44滑动,从而调节夹头20和铣刀相对底座40的位置。电木铣100还包括一个辅助支撑机构50,辅助支撑机构50通过螺钉60与底座40的支撑面41固定连接。可以理解,辅助支撑机构50还可以通过焊接、卡扣或磁性连接等方式与底座40连接;辅助支撑机构50也可以固定在底座40的其他位置或固定在机壳10上。结合图3和图4,辅助支撑机构50包括支撑件51、连接件52、移动件53和调节件54。支撑件51可以为滚轮、球体或平板等,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撑件51优选为滚轮,其枢转地设置在移动件53上并具有一枢转轴线Y,滚轮枢转轴线Y基本平行与底座的支撑面41。连接件52与电木铣100的底座40固定连接,支撑件51设置在移动件53上,调节件54可以调整移动件53相对连接件52的位置,从而调节支撑件51相对底座40的位置。连接件52大致为“L”形,并具有相互垂直的第一部分521和第二部分522,连接件52的第一部分521通过螺钉60与底座的支撑面41固定连接,在连接件52的第一部分521的端部具有向底座40延伸的凸台523,底座40还具有一侧面45,侧面45连接底座40的支撑面41和连接面42,凸台523贴合底座40的侧面45,防止连接件52偏转,连接件52的第二部分522上设置有长条形的滑槽524,在连接件52的第二部分522的两侧具有向移动件53方向延伸的两个凸缘525,凸缘525之间形成滑动导槽,移动件53至少部分容纳在滑动导槽中。移动件53上部开设有一个螺纹孔531。调节件54为蝶形螺栓,蝶形螺栓穿过滑槽524并与螺纹孔531啮合以固定或松开移动件53。松开螺栓,移动件53能够沿滑槽524滑动,从而调节移动件53相对连接件52以及底座40的位置,调整到需要的位置后,再拧紧螺栓,锁定移动件53的位置。可以理解,移动件53的位置还可以采用嵌套等方式来进行调节;移动件53和调节件54也可以取消,支撑件51直接设置在连接件52上,使支撑件51相对底座40的位置不可调。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电木铣在使用时的参考图,以加工“T”形工件200为例,工件200具有第一表面A和第二表面B,第一表面A和第二表面B基本平行且不在同一平面上,底座40的支撑面41支撑在第一表面A上。加工时,操作者双手握持把手30,推动电木铣100,使电木铣100的支撑面41沿第一表面A滑动,铣刀300安装在夹头20上,并从中心孔43伸出支撑面41,从而铣削加工工件200。支撑面41与第一表面A的接触面的宽度较窄,且电木铣100的重心不在该接触面上,在没有辅助支撑机构50的情况下,电木铣100在加工过程中容易左右倾斜,影响加工表面质量,并且严重影响生产效率。辅助支撑机构50的支撑件51支撑在第二表面B上,支撑件51为滚轮,加工时,滚轮在第二表面B滚动,为电木铣100提供辅助支撑,且滚动接触阻力较小,能够降低劳动强度。可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电木铣还可以用来加工其他与底座的接触面较小或机器重心不在该接触面上的工件,如“L”形工件或较窄的平板工件;在工件的第二表面较窄或没有第二表面的情况下,辅助支撑机构也可以支撑在其他物体表面。在不需要使用辅助支撑机构50的情况下,只需松开螺钉60,将辅助支撑机构50从底座40上拆除,即可以作为普通电木铣用来加工其他类型的工件。可以理解,辅助支撑机构50也可以替换为高压气流支撑装置或高压液体支撑装置等;本专利技术的辅助支撑机构50也可以用在电圆锯或云石机等其他电动工具上。以上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只是对本专利技术的构思和原理进行阐述,并非要对本专利技术的内容进行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除了上述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之夕卜,本专利技术还有很多其他替代的或者修改的实施方式,这些替代的或者修改的实施方式仍然在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木铣,包括机壳、安装在所述机壳内的电机、与所述电机相连并由电机旋转驱动的夹头、安装在机壳上的把手和与机壳相连的底座,所述底座具有一支撑面,所述支撑面用于支撑在工件第一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木铣还包括设置在底座或机壳上的辅助支撑机构,所述辅助支撑机构用于支撑在工件第二表面或其他物体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木统,包括机壳、安装在所述机壳内的电机、与所述电机相连并由电机旋转驱动的夹头、安装在机壳上的把手和与机壳相连的底座,所述底座具有一支撑面,所述支撑面用于支撑在工件第一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木铣还包括设置在底座或机壳上的辅助支撑机构,所述辅助支撑机构用于支撑在工件第二表面或其他物体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木铣,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支撑机构包括支撑件和连接件,所述支撑件用于支撑在所述工件的第二表面或其他物体表面,支撑件设置在所述连接件上,连接件与电木铣的底座或机壳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木铣,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支撑机构包括支撑件、连接件、移动件和调节件,所述支撑件用于支撑在所述工件的第二表面或其他物体表面,支撑件设置在所述移动件上,所述连接件与电木铣的底座或机壳固定连接,所述调节件能够调整移动件相对连接件的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电木铣,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为滚轮,所述滚轮具有一枢转轴线,所述滚轮的枢转轴线基本平行与底座的支撑面。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木铣,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上具有长条形的滑槽,所述移动件上部开设有一个螺纹孔,所述调节件为蝶形螺栓,所述螺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友军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德朔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