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角度调节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71430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8 13: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角度调节机构,包括固定机构1、过渡机构2和转动轴3。固定机构1和过渡机构2之间为平面接触,通过转动轴3连接,且可绕其相对转动。固定机构1的边缘设有V型槽11,过渡机构2与V型槽11对应的位置设有燕尾槽21。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螺丝刀就可实现角度微调功能,没有额外附加零机构,也不需要专用工具。在调节过程中利用杠杆原理,操作省力,而且调节精度较高。尤其适用于空间有限、维护通道不佳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角度调节机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角度调节机构,特别是涉及一种采用燕尾槽和V型槽相配合形式的角度微调机构
技术介绍
在机械结构中经常需要对角度进行微调。现有的角度微调机构一般采用螺纹副结合转动副或螺纹副结合球面副的形式,这种以包含螺纹副为主要技术特征的角度调节机构可以满足单自由度到三自由度的角度调整,但因其机构复杂,常常需要较大的安装空间,特别是在设备安装空间有限或维护通道狭小的环境下,对角度进行微调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利用燕尾槽和V型槽相配合实现角度微调的角度调节机构。本技术提出的角度调节机构包括固定机构1、过渡机构2和转动轴3。固定机构I和过渡机构2之间为平面接触,通过转动轴3连接,且可绕其相对转动。固定机构I的边缘设有V型槽11,过渡机构2与V型槽11对应的位置设有燕尾槽21。对过渡机构2相对固定机构I进行角度微调时,将一字螺丝刀插入燕尾槽21后抵住V字槽11底部,扳动一字螺丝刀,螺丝刀刀头侧面平面部分与燕尾槽21的一侧接触并形成压力,在过渡机构2与固定机构I之间形成调节力矩,即可实现对过渡机构2与固定机构I之间角度的微调。本技术仅利用螺丝刀就可实现角度微调功能,没有额外附加零件机构,也不需要专用工具。在调节过程中利用杠杆原理,操作省力,而且调节精度较高。尤其适用于空间有限、维护通道不佳的情况。【附图说明】图1是角度调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具体的实施过程如下所述:附图标记说明:1.固定机构;2.过渡机构;3.转动轴;11.V型槽;21.燕尾槽。如图1所示,角度调整机构包括固定机构1、过渡机构2和转动轴3,固定机构I和过渡机构2通过转动轴3连接,且可绕转动轴3相对转动,固定机构I与过渡机构2之间为平面接触。固定机构I的边缘设有V型槽11,过渡机构2对应固定机构I上V型槽11的位置设有燕尾槽21。如图2所示,对过渡机构2相对固定机构I进行角度微调时,将一字螺丝刀插入燕尾槽21后抵住V字槽11底部,扳动一字螺丝刀,螺丝刀刀头侧面平面部分与燕尾槽21的一侧接触并形成压力,在过渡机构2与固定机构I之间形成调节力矩,即可实现对过渡机构2与固定机构I之间的角度微调。上述实施例中,V型槽与燕尾槽分别设置在固定机构I和过渡机构2上。显然,若V型槽设置在过渡机构2上,而燕尾槽设置在固定机构I上,也能实现角度微调的功能。固定机构I和过渡机构2除V型槽和燕尾槽等特定结构外,在不影响本技术工作原理和实施效果的前提下,其具体形状可根据实际需求合理设计,而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所述或附图中所展示的形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角度调节机构,包括固定机构(1)、过渡机构(2)和转动轴(3),所述固定机构(1)和过渡机构(2)之间为平面接触,通过转动轴(3)连接,固定机构(1)和过渡机构(2)能够绕转动轴(3)相对转动,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调节机构;所述固定机构(1)的边缘设有V型槽(11),所述过渡机构(2)与V型槽(11)对应的位置设有燕尾槽(2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角度调节机构,包括固定机构(I)、过渡机构(2)和转动轴(3),所述固定机构(I)和过渡机构(2)之间为平面接触,通过转动轴(3)连接,固定机构(I)和过渡机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献民窦金玲赵志伟孙淑一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