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象鼻式保温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70044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8 12: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保温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用保温瓶。车用象鼻式保温瓶,包括外壳、瓶胆和瓶盖,瓶胆设置于外壳内,瓶盖连接于外壳的上部开口处并将其封闭,瓶胆的顶部开口,并且在开口处设有一瓶塞,瓶塞将瓶胆密封,瓶塞上设有一吸水管和一气压管,气压管的一端连接一气压泵,气压泵设置于瓶盖内,气压管的另一端密封地穿过瓶塞后插入瓶胆内,吸水管的一端设置于瓶胆内,另一端密封地穿过瓶塞后连接一软管,软管的另一端设置于保温瓶外部。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便于驾驶员使用,其结构简单,制造容易,生产成本低廉,便于推广。(*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用象鼻式保温瓶
本技术涉及保温瓶
,具体涉及一种车用保温瓶。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所售的保温瓶暂时没有适用于车内使用的款式,驾驶员在开车时想要取水极为不便,甚至会影响驾驶,带来行车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用象鼻式保温瓶,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车用象鼻式保温瓶,包括外壳、瓶胆和瓶盖,所述瓶胆设置于所述外壳内,所述瓶盖连接于所述外壳的上部开口处并将其封闭,其特征在于,所述瓶胆的顶部开口,并且在开口处设有一瓶塞,所述瓶塞将所述瓶胆密封;所述瓶塞上设有一吸水管和一气压管,所述气压管的一端连接一气压泵,所述气压泵设置于所述瓶盖内,所述气压管的另一端密封地穿过所述瓶塞后插入所述瓶胆内;所述吸水管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瓶胆内,另一端密封地穿过所述瓶塞后连接一软管,所述软管的另一端设置于保温瓶外部。本技术通过在瓶盖内设置气压泵,在瓶胆上设置瓶塞,在瓶塞上设置吸水管和气压管,使得出水的过程自动化,在使用中不仅可以将空气压入瓶胆,还起到了防尘的作用。所述软管呈象鼻状弯曲前伸。所述软管采用一耐高温塑料食品软管。所述气压泵的工作电压为3V?70V,优选6V?48V。所述瓶盖顶部设有一用于启闭气压泵的点动开关,所述点动开关的外壳凸出于所述瓶盖的顶部,所述气压泵与所述点动开关串联后连接到设置于所述外壳下部的电源插座上;所述点动开关的外壳米用一透光的外壳,优选米用透明外壳。所述点动开关的外壳内设有一用于照明的点动开关照明灯,所述点动开关照明连接所述电源插座,使得外部电源直接对点动开关照明灯供电,使其常亮。本技术使用过程中,当电源插座连接汽车电源后,点动开关照明灯立刻被点亮,方便在外界条件昏暗的情况下为驾驶人员取水提供一定照明条件,准确指示点动开关的位置。所述点动开关照明灯优选采用LED。所述软管的外壁上设有一软管照明灯,所述软管照明灯设置于所述软管的出水口旁边,所述软管照明灯连接所述电源插座,当电源插座上电后,软管照明灯即被点亮,方便使用者定位取水位置。所述软管照明灯优选采用LED。所述吸水管与所述软管的连接处设有一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设有一浮球,所述浮球在所述容纳腔内自由移动;所述浮球的直径大于所述吸水管的直径,使得所述浮球将所述吸水管的一端开口堵塞;所述浮球的直径大于所述软管的直径,使得所述浮球无法通过所述软管。浮球在没有外力的情况下,由于自身重力的作用,位于吸水管的开口处,并且将其堵塞,当气压泵工作时,由于瓶胆内的压力将浮球顶起,使得吸水管的开口被打开,瓶胆内的水从吸水管流入软管,完成取水过程。本技术通过设置浮球,使得浮球与吸水管和软管的连接处构成一密封球阀的结构,防止瓶胆内的热量流失,增加保温性能。有益效果: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便于驾驶员使用,其结构简单,制造容易,生产成本低廉,便于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电气连接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参照图1、图2,车用象鼻式保温瓶,包括外壳9、瓶胆7和瓶盖8,瓶胆7穿过外壳9的上部开口后设置于外壳9内,瓶盖8连接于外壳9的开口处并将其封闭,瓶胆7的上部开口,并且在瓶胆7的开口处设有一瓶塞6,瓶塞6将瓶胆7密封。瓶盖8内设有气压泵2和气压管3,气压泵2的进气口设置于瓶盖8上,气压管3的一端连接气压泵2,另一端穿出瓶盖8的底部,并且密封地穿透瓶塞6后,插入瓶胆7内。本技术通过设置气压泵、气压管和瓶塞,不仅可以将空气压入瓶胆,还起到了防尘的作用。气压泵2的工作电压为6V?48V。瓶盖8顶部设有点动开关1,点动开关I用于启闭气压泵2,气压泵2与点动开关I串联后连接到设置于外壳9下部的电源插座13上。点动开关I的透明外壳内设有用于照明的点动开关照明灯10。点动开关照明灯10连接电源插座13。当电源插座13连接汽车电源后,点动开关照明灯10立刻被点亮,方便在外界条件昏暗的情况下为驾驶人员取水提供一定照明条件,准确指示点动开关I的位置。瓶胆7内设有一吸水管5,吸水管5的一端位于瓶胆7内,另一端密封地穿过瓶塞6。还包括一呈象鼻状弯曲的软管4,软管4的一端开口连接吸水管5,以便瓶胆7内的水通过吸水管5和软管4输出到保温瓶外部。软管4采用一耐高温塑料食品软管。软管4上设有一软管照明灯11,软管照明灯11设置于软管4的出水口旁边,软管照明灯11连接电源插座13,当电源插座13上电后,软管照明灯11即被点亮,方便使用者定位取水口。点动开关照明灯10和软管照明灯11均采用LED。吸水管5与软管4的连接处设有一容纳腔,其内设有一浮球12,浮球12在容纳腔内移动。浮球12的直径大于吸水管5的直径,使得浮球12将吸水管5的一端开口堵塞。浮球12的直径大于软管4的直径,使得浮球12无法通过软管4。浮球12在没有外力的情况下,由于自身重力的作用,位于吸水管5的开口处,并且将其堵塞,当气压泵2工作时,由于瓶胆7内的压力将浮球顶起,使得吸水管5的开口被打开,瓶胆7内的水从吸水管5流入软管4,完成取水过程。本技术通过设置浮球,使得浮球与容纳腔构成一密封球阀的结构,防止瓶胆内的热量流失,增加保温性能。参照图3为本技术的电路连接简图,点动开关照明灯10、软管照明灯11分别直接连接在电源插座13上,点动开关I与气压泵2串联后连接在电源插座13上,使得三个用电器分别独立供电。电源插座13接上外部电源后,点动开关照明灯10和软管照明灯11常亮,方便寻找开关和取水位置。气压泵2由点动开关I控制启闭。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车用象鼻式保温瓶,包括外壳、瓶胆和瓶盖,所述瓶胆设置于所述外壳内,所述瓶盖连接于所述外壳的上部开口处并将其封闭,其特征在于,所述瓶胆的顶部开口,并且在开口处设有一瓶塞,所述瓶塞将所述瓶胆密封; 所述瓶塞上设有一吸水管和一气压管,所述气压管的一端连接一气压泵,所述气压泵设置于所述瓶盖内,所述气压管的另一端密封地穿过所述瓶塞后插入所述瓶胆内; 所述吸水管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瓶胆内,另一端密封地穿过所述瓶塞后连接一软管,所述软管的另一端设置于保温瓶外部; 所述瓶盖顶部设有一用于启闭气压泵的点动开关,所述点动开关的外壳凸出于所述瓶盖的顶部,所述气压泵与所述点动开关串联后连接到设置于所述外壳下部的电源插座上; 所述吸水管与所述软管的连接处设有一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设有一浮球,所述浮球在所述容纳腔内自由移动; 所述浮球的直径大于所述吸水管的直径; 所述浮球的直径大于所述软管的直径。

【技术特征摘要】
1.车用象鼻式保温瓶,包括外壳、瓶胆和瓶盖,所述瓶胆设置于所述外壳内,所述瓶盖连接于所述外壳的上部开口处并将其封闭,其特征在于,所述瓶胆的顶部开口,并且在开口处设有一瓶塞,所述瓶塞将所述瓶胆密封; 所述瓶塞上设有一吸水管和一气压管,所述气压管的一端连接一气压泵,所述气压泵设置于所述瓶盖内,所述气压管的另一端密封地穿过所述瓶塞后插入所述瓶胆内; 所述吸水管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瓶胆内,另一端密封地穿过所述瓶塞后连接一软管,所述软管的另一端设置于保温瓶外部; 所述瓶盖顶部设有一用于启闭气压泵的点动开关,所述点动开关的外壳凸出于所述瓶盖的顶部,所述气压泵与所述点动开关串联后连接到设置于所述外壳下部的电源插座上;所述吸水管与所述软管的连接处设有一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设有一浮球,所述浮球在所述容纳腔内自由移动; 所述浮球的直径大于所述吸水管的直径; 所述浮球的直径大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