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制剂领域,特别涉及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膀胱癌是指发生在膀胱黏膜上的恶性肿瘤。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全身十大常见肿瘤之一。占我国泌尿生殖系肿瘤发病率的第一位,而在西方其发病率仅次于前列腺癌,居第2位。2012年全国肿瘤登记地区膀胱癌的发病率为6.61/10万,列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9位。膀胱癌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甚至于儿童。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高发年龄50~70岁。男性膀胱癌发病率为女性的3~4倍。既往将膀胱黏膜上皮称为移行细胞,膀胱癌的病因复杂,既有内在的遗传因素,又有外在的环境因素。较为明确的两大致病危险因素是吸烟和职业接触芳香胺类化学物质。吸烟是目前最为肯定的膀胱癌致病危险因素,30%~50%的膀胱癌由吸烟引起,吸烟可使膀胱癌危险率增加2~6倍,随着吸烟时间的延长,膀胱癌的发病率也明显增高。另一重要的致病危险因素是与一系列职业或职业接触有关。现已证实苯胺、二氨基联苯、2-萘胺、1-萘胺都是膀胱癌的致癌物,长期接触这类化学物质者患膀胱癌的概率增加,职业因素所致的膀胱癌患者约占膀胱癌患者总数的25%。
技术实现思路
针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膀胱癌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组分按照重量分数组成: 僵蚕3‑10份,蜈蚣1‑3份,全蝎3‑10份;黄药子10‑15份、山楂10‑20份,丹皮6‑12份,赤芍5‑15份,茜草5‑15份、蒲黄10‑20份;浮萍3‑10份;黄柏3‑10份,苦参3‑10份、巴豆0.5‑1份,甘草3‑9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膀胱癌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组分按照重量分数组成: 僵蚕3-10份,蜈蚣1-3份,全蝎3-10份;黄药子10-15份、山楂10-20份,丹皮6_12份,赤芍5-15份,茜草5-15份、蒲黄10-20份;浮萍3_10份;黄柏3_10份,苦参3_10份、巴豆0.5-1份,甘草3-9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膀胱癌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组分按照重量分数组成: 僵蚕6份,蜈蚣2份,全蝎5份;黄药子12份、山楂15份,丹皮9份,赤芍10份,茜草10份、蒲黄15份;浮萍6份;黄柏6份,苦参6份、巴豆0.5份...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