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建筑的墙柱布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368312 阅读:1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8 11: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建筑的墙柱布料装置,包括移动车、放料漏斗和两列轨道,两列轨道的底部分别设有用于支撑轨道的支架,支架分别位于楼板模板的上部两侧;移动车的下端设有与两列轨道匹配的滚轮,放料漏斗位于移动车的上部,且放料漏斗的下端位于楼板模板的上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的建筑中墙柱混凝土浇筑时,操作难度大,楼板、墙和柱的强度低的缺陷,提供一种操作简单,楼板、墙和柱的强度高的用于建筑的墙柱布料装置。(*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建筑的墙柱布料装置
本技术属于建筑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建筑的墙柱布料装置。
技术介绍
在建筑中,墙、柱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时,大多采取墙模板、柱模板与楼板模板同步安装,绑扎钢筋,墙、柱混凝土一次烧筑施工,一层烧筑完成后,向上安装,依次烧筑。混凝土在浇筑时,通常使用布料管在楼板模板上部移动,混凝土从布料管中打出,从而将混凝土从墙模板、柱模板上部的楼板模板处灌入墙模板、柱模板内,由于布料管依靠人工移动,因此,移动难度较大,在混凝土从布料管中打出时,当布料管接近楼板模板的上表面时,由于混凝土的流动性稍差,另外,布料管移动难度较大,操作难度大,因此,就会造成混凝土洒落在楼板模板表面上的现象,当气温较高时,洒落在楼板模板表面的混凝土易凝固,待后续向上浇筑混凝土时,凝固后的混凝土难以与刚泵出的混凝土融为一体,因此,造成楼板混凝土难以形成整体,降低楼板混凝土的整体强度。另外,在墙柱混凝土浇筑时,混凝土的流动性较差,依靠混凝土自身流动性和重力在模板内压实成型,而由于布料管移动难度大,因此,墙、柱混凝土一次浇筑高度过高,来不及利用流动性和重力使得混凝土的密实性提高,从而使得浇筑的混凝土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用于建筑的墙柱布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车、放料漏斗和两列轨道,两列轨道的底部分别设有用于支撑轨道的支架,支架分别位于楼板模板的上部两侧;移动车的下端设有与两列轨道匹配的滚轮,放料漏斗位于移动车的上部,且放料漏斗的下端位于楼板模板的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建筑的墙柱布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车、放料漏斗和两列轨道,两列轨道的底部分别设有用于支撑轨道的支架,支架分别位于楼板模板的上部两侧;移动车的下端设有与两列轨道匹配的滚轮,放料漏斗位于移动车的上部,且放料漏斗的下端位于楼板模板的上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建筑的墙柱布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放料漏斗的下部设有阀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建筑的墙柱布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清江王悦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工商职业学院王清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