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体瘤多激素联合检测芯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67985 阅读:2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8 11: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医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垂体瘤多激素联合检测芯片。为了解决垂体腺瘤患者在发病的早期及症状隐匿期不易发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垂体瘤多激素联合检测芯片。该芯片包括外壳和载体,所述载体置于外壳内,所述外壳上设置有检测窗口,所述载体上设置有微阵列,所述检测窗口的数目和位置与所述微阵列数目和位置相对应,所述微阵列包括一排阴性对照孔,一排阳性对照孔,3至5排用于检测待测样品的检测孔。所述检测孔包被有泌乳素抗体,生长激素抗体,促甲状腺素抗体,黄体生成素抗体或卵泡促激素抗体、和/或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抗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检测芯片用于筛查垂体腺瘤早期或症状隐匿期病变。(*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垂体瘤多激素联合检测芯片所属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医学
,具体涉及一种垂体瘤多激素联合检测芯片,用于检测血清中某些激素的含量,以在健康人群或无症状高风险人群中进行垂体腺瘤筛查。
技术介绍
垂体腺瘤(简称垂体瘤)是指发生于脑垂体前叶细胞,即腺垂体的良性肿瘤,它既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常见肿瘤,也是内分泌系统最为常见的肿瘤之一,在我国颅内肿瘤的发病中居于第三位,在内分泌系统中的发病率仅次于甲状腺肿瘤。垂体腺瘤的发病率在不同国家介于3.4%?23.2%之间,根据国内50组综合统计97792例颅内肿瘤,垂体瘤10800例,占11.0 %。还有报道说该病的尸检发现率为4.8%?27.0 %,这就说明其实际发病率可能远远高于已有的统计数字。根据尸检发现的高发病率可以知道,有很大一部分的人尚处在疾病的隐匿发作期,生活质量受到影响而不为病人所知晓。临床上,垂体腺瘤的发生发展阶段具有明显的阶段性,早期的垂体微腺瘤临床表现不明显,主要为非特异性症状,如头痛、头晕、性欲下降,视力下降,视物模糊,不孕不育等,其余症状轻微,很难为病人和医生所识别。随后,由于腺瘤细胞分泌激素的增加,出现闭经泌乳,肢端肥大症,巨人症,库欣综合症等各种由于激素升高而产生的症状;同时也会出现颅内压升高及肿瘤压迫引起的失明,视野缺损等症状。其中,由于早期的非特异性症状不明显,不能给病人足够的就医意识,而就诊时也因症状不典型而不能被医生识别。Costello提出22.5%垂体瘤临床上未被识别,而确诊的垂体瘤60%?70%为大腺瘤,出现压迫症状或进入晚期。因此,当今垂体瘤诊断的核心问题是微腺瘤的早期识别。垂体腺瘤是颅内鞍区部最常见的肿瘤。2000年WHO新分类法,将鞍区肿瘤中的垂体腺瘤归入颗粒细胞瘤一类。垂体瘤根据其分泌的激素不同分为垂体无激素腺瘤;单激素腺瘤如生长激素(GH)腺瘤、泌乳素(PRL)腺瘤、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腺瘤、黄体生成素(LH)腺瘤,促甲状腺激素瘤及卵泡刺激素瘤;多激素腺瘤,如垂体GH和PRL腺瘤等。其中泌乳激素瘤约占40 %?60 %,生长激素瘤占20 %?30 %,垂体ACTH腺瘤占5 %?15 %,促甲状腺激素瘤,黄体生成激素瘤和卵泡刺激素腺瘤较少见。以上数据表明,约有2/3以上的垂体腺瘤患者血清中激素水平会在疾病发生后出现浓度变化。目前,垂体腺瘤的诊断主要是依靠神经影像技术,内分泌微量激素测定,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提供信息。立足于诊断的准确性来说,神经影像技术是确诊的首选的检查方式,但根据临床实际情况,其昂贵的检查成本并不适合用作筛查手段。而根据垂体腺瘤发病的特点,功能性垂体腺瘤占到了总体的70%以上,腺瘤细胞增生引起患者体内相应的激素水平升高,这就意味着,大约会有70%的垂体腺瘤患者血清激素水平对肿瘤的发生可以起到提示作用,并且常在严重的临床症状出现之前就已表现出来。因此,内分泌测定结果对于临床医生来说是很重要的参考指标,而血清中激素的测定对于筛查及辅助诊断垂体腺瘤的发生是非常必要的。将垂体腺瘤病人从健康人群或无症状高风险人群中筛查出来,可以做到疾病的早发现早治疗,这对于提高垂体腺瘤的诊断,治愈率,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具有重大意义。目前国内尚无针对垂体腺瘤患者血清中垂体激素相关的抗体芯片方面的研究,尚无合适简便的筛检垂体瘤的芯片。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垂体腺瘤患者在发病的早期及症状隐匿期不易发现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垂体瘤多激素联合检测芯片。本专利技术的检测芯片是用于筛查垂体腺瘤早期或/症状隐匿期病变的抗体芯片,通过该抗体芯片可以检测来自被检人的血清中一些特定激素的含量,分析检测结果,可以用来判定被检人是否有患垂体腺瘤的可能。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垂体瘤多激素联合检测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包括外壳和载体,所述载体置于外壳内,所述外壳上设置有检测窗口,所述载体上设置有微阵列,所述检测窗口的数目和位置与所述微阵列数目和位置相对应,所述微阵列包括一排阴性对照孔,一排阳性对照孔,3至5排用于检测待测样品的检测孔。通过外壳上的检测窗口检测观察载体上的微阵列。所述的数目和位置相对应是指数目相同,位置相对。进一步的,所述微阵列还包括一排表面化学控制剂对照孔。进一步的,所述载体上还设置有标准样品孔,所述外壳上还设置有标准样品检测窗口,所述标准样品检测窗口的数目和位置与所述标准样品孔的数目和位置相对应。通过外壳上的标准样品检测窗口检测观察载体上的标准样品孔内的样本。进一步的,所述每一排检测孔包被相同的抗体,不同排的检测孔包被不同的抗体,所述抗体选自下述抗体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泌乳素抗体,生长激素抗体,促甲状腺素抗体,黄体生成素抗体或卵泡促激素抗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抗体。进一步的,所述每排检测孔包括6-10个检测孔。进一步的,所述检测孔包括5排,其中,第一排的检测孔包被泌乳素的抗体,第二排的检测孔包被生长激素的抗体,第三排的检测孔包被促甲状腺素的抗体,第四排的检测孔包被黄体生成素或卵泡促激素的抗体,第五排的检测孔包被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抗体。进一步的,所述检测孔的每一排包被相同的单克隆抗体,不同排的检测孔包括不同的单克隆抗体,所述单克隆抗体选自下述单克隆抗体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泌乳素单克隆抗体,生长激素单克隆抗体,促甲状腺素单克隆抗体,黄体生成素单克隆抗体或卵泡促激素单克隆抗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单克隆抗体。进一步的,所述检测孔包括3排检测孔,每一排检测孔包被相同的抗体,不同排的检测孔包括不同的抗体,所述抗体分别为泌乳素抗体,生长激素抗体,促甲状腺素抗体。进一步的,所述载体为琼脂糖凝胶玻片或琼脂糖凝胶基膜。进一步的,所述载体上设置有至少2个微阵列,并设置有至少2个标准样品孔;相应的,所述外壳上设置有至少2个检测窗口,并设置有至少2个标准样品检测窗口。进一步的,所述载体上设置有2个微阵列,并设置有2个标准样品孔;相应的,所述外壳上设置有2个检测窗口,并设置有2个标准样品检测窗口 ;所述2个微阵列分别为第一个微阵列和第二个微阵列,所述第一个微阵列包括一排阴性对照孔,一排阳性对照孔,三排检测孔,所述三排检测孔分别包被PRL抗体,TSH抗体,GH抗体;所述第二个微阵列包括一排阴性对照孔,一排阳性对照孔,两排检测孔,所述两排检测孔分别包被LH抗体,及ACTH抗体;或者,所述两排检测孔分别包被FSH抗体,及ACTH抗体。进一步的,所述载体的表面分为标准样品区和检测区,所述标准样品区内设置有6个标准样品点,所述检测区内设置有6个微阵列。所述微阵列包括一排阴性对照孔,一排阳性对照孔,一排表面化学控制剂对照孔,三至五排检测孔;所述检测孔分别包被PRL抗体,TSH抗体,GH抗体,LH抗体或者FSH抗体,及ACTH抗体。进一步的,所述标准样品区内设置有6个标准样品点,标准样品点的序号分别为:1,2,3,4,5,6。所述检测区内设置有6个微阵列,微阵列的序号分别为:7,8,9,10,11,12。进一步的,所述微阵列包括一排阴性对照孔,一排阳性对照孔,三至五排检测孔。进一步的,所述微阵列还包括一排表面化学控制剂对照孔。进一步的,所述微阵列7包括三排检测孔,所述三排检测孔分别包被PRL抗体,TSH抗体,GH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垂体瘤多激素联合检测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包括外壳和载体,所述载体置于外壳内,所述外壳上设置有检测窗口,所述载体上设置有微阵列,所述检测窗口的数目和位置与所述微阵列数目和位置相对应,所述微阵列包括一排阴性对照孔,一排阳性对照孔,3至5排用于检测待测样品的检测孔; 所述载体上还设置有标准样品孔,所述外壳上还设置有标准样品检测窗口,所述标准样品检测窗口的数目和位置与所述标准样品孔的数目和位置相对应; 所述载体上设置有至少2个微阵列,并设置有至少2个标准样品孔;相应的,所述外壳上设置有至少2个检测窗口,并设置有至少2个标准样品检测窗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垂体瘤多激素联合检测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包括外壳和载体,所述载体置于外壳内,所述外壳上设置有检测窗口,所述载体上设置有微阵列,所述检测窗口的数目和位置与所述微阵列数目和位置相对应,所述微阵列包括一排阴性对照孔,一排阳性对照孔,3至5排用于检测待测样品的检测孔; 所述载体上还设置有标准样品孔,所述外壳上还设置有标准样品检测窗口,所述标准样品检测窗口的数目和位置与所述标准样品孔的数目和位置相对应; 所述载体上设置有至少2个微阵列,并设置有至少2个标准样品孔;相应的,所述外壳上设置有至少2个检测窗口,并设置有至少2个标准样品检测窗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垂体瘤多激素联合检测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的表面分为标准样品区和检测区,所述标准样品区内设置有6个标准样品点,所述检测区内设置有6个微阵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垂体瘤多激素联合检测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一排检测孔包被相同的抗体,不同排的检测孔包被不同的抗体,所述抗体选自下述抗体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泌乳素抗体,生长激素抗体,促甲状腺素抗体,黄体生成素抗体或卵泡促激素抗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抗体。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垂体瘤多激素联合检测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每排检测孔包括6-10个检测孔。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垂体瘤多激素联合检测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孔包括5排,其中,第一排的检测孔包被泌乳素的抗体,第二排的检测孔包被生长激素的抗体,第三排的检测孔包被促甲状腺素的抗体,第四排的检测孔包被黄体生成素或卵泡促激素的抗体,第五排的检测孔包被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抗体。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垂体瘤多激素联合检测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孔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国军康熙雄吕虹方芳刘志忠马瑞敏张丽敏樊斐王谦杜亚梅李幽然王猛
申请(专利权)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张国军康熙雄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