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垂体瘤多激素联合检测芯片所属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医学
,具体涉及一种垂体瘤多激素联合检测芯片,用于检测血清中某些激素的含量,以在健康人群或无症状高风险人群中进行垂体腺瘤筛查。
技术介绍
垂体腺瘤(简称垂体瘤)是指发生于脑垂体前叶细胞,即腺垂体的良性肿瘤,它既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常见肿瘤,也是内分泌系统最为常见的肿瘤之一,在我国颅内肿瘤的发病中居于第三位,在内分泌系统中的发病率仅次于甲状腺肿瘤。垂体腺瘤的发病率在不同国家介于3.4%?23.2%之间,根据国内50组综合统计97792例颅内肿瘤,垂体瘤10800例,占11.0 %。还有报道说该病的尸检发现率为4.8%?27.0 %,这就说明其实际发病率可能远远高于已有的统计数字。根据尸检发现的高发病率可以知道,有很大一部分的人尚处在疾病的隐匿发作期,生活质量受到影响而不为病人所知晓。临床上,垂体腺瘤的发生发展阶段具有明显的阶段性,早期的垂体微腺瘤临床表现不明显,主要为非特异性症状,如头痛、头晕、性欲下降,视力下降,视物模糊,不孕不育等,其余症状轻微,很难为病人和医生所识别。随后,由于腺瘤细胞分泌激素的增加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垂体瘤多激素联合检测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包括外壳和载体,所述载体置于外壳内,所述外壳上设置有检测窗口,所述载体上设置有微阵列,所述检测窗口的数目和位置与所述微阵列数目和位置相对应,所述微阵列包括一排阴性对照孔,一排阳性对照孔,3至5排用于检测待测样品的检测孔; 所述载体上还设置有标准样品孔,所述外壳上还设置有标准样品检测窗口,所述标准样品检测窗口的数目和位置与所述标准样品孔的数目和位置相对应; 所述载体上设置有至少2个微阵列,并设置有至少2个标准样品孔;相应的,所述外壳上设置有至少2个检测窗口,并设置有至少2个标准样品检测窗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垂体瘤多激素联合检测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包括外壳和载体,所述载体置于外壳内,所述外壳上设置有检测窗口,所述载体上设置有微阵列,所述检测窗口的数目和位置与所述微阵列数目和位置相对应,所述微阵列包括一排阴性对照孔,一排阳性对照孔,3至5排用于检测待测样品的检测孔; 所述载体上还设置有标准样品孔,所述外壳上还设置有标准样品检测窗口,所述标准样品检测窗口的数目和位置与所述标准样品孔的数目和位置相对应; 所述载体上设置有至少2个微阵列,并设置有至少2个标准样品孔;相应的,所述外壳上设置有至少2个检测窗口,并设置有至少2个标准样品检测窗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垂体瘤多激素联合检测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的表面分为标准样品区和检测区,所述标准样品区内设置有6个标准样品点,所述检测区内设置有6个微阵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垂体瘤多激素联合检测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一排检测孔包被相同的抗体,不同排的检测孔包被不同的抗体,所述抗体选自下述抗体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泌乳素抗体,生长激素抗体,促甲状腺素抗体,黄体生成素抗体或卵泡促激素抗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抗体。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垂体瘤多激素联合检测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每排检测孔包括6-10个检测孔。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垂体瘤多激素联合检测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孔包括5排,其中,第一排的检测孔包被泌乳素的抗体,第二排的检测孔包被生长激素的抗体,第三排的检测孔包被促甲状腺素的抗体,第四排的检测孔包被黄体生成素或卵泡促激素的抗体,第五排的检测孔包被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抗体。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垂体瘤多激素联合检测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孔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国军,康熙雄,吕虹,方芳,刘志忠,马瑞敏,张丽敏,樊斐,王谦,杜亚梅,李幽然,王猛,
申请(专利权)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张国军,康熙雄,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