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半透明伞布涂层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67871 阅读:2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8 11: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半透明伞布涂层工艺,包括涂底胶、涂PU亮银胶和涂PU珠光胶三个步骤,涂底胶时采用的PA透明胶、涂PU亮银胶时采用的PU亮银胶和涂PU珠光胶时采用的PU珠光胶分别进行定制,同时,在制作PA透明胶时还加入了抗紫外线的2X-651和UV-326抗紫外线粉末,采用了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半透明伞布涂层工艺,由于采用了定制的PA透明胶涂、PU亮银胶和PU珠光胶进行了涂层,使得涂好的织物既具良好的防水防紫外线性能,同时又具有半透明的亮丽四溢的色彩,适合社会时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半透明伞布涂层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伞布的涂层工艺,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既具有防水防紫外线功能,同时具有流光溢彩的半透明效果的伞布的涂层工艺。
技术介绍
制作晴雨伞的伞布,为达到既具有防水,同时又具有一定的防紫外线效果,通常需在伞布的表面进行布涂一定的涂层。申请号:CN201210569002.3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防水防紫外线织物涂层工艺,通过涂底胶、涂PA亮银胶以及涂珠光胶,使织物具有防水与防紫外线的功能,适用于晴雨伞的制作,但这种涂层工艺制作而成的防水防紫外线织物,因其底胶采用PA黑浆,使最终涂好后的织物只能是黑色,虽然功能较好,但色彩单调黯淡,不适合现代社会对丰富多彩的时装伞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既具有防水防紫外线功能,同时又具有流光溢彩的半透明效果的伞布的涂层工艺。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半透明伞布涂层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涂底胶,将伞布涂轧光面进入涂层机台刀口上,刀型为1.0R刀进行底胶涂层,涂层时采用温度140±10°C,车速55±5米/分钟,采用的涂层材料为PA透明胶,织物涂胶量为40 ±10克/米布,燥干制成; 步骤B:涂PU亮银胶,将伞布涂有底胶的面进入涂层机台刀口上,刀型为1.0R刀进行PU亮银胶涂层,涂层时采用温度140± 10°C,车速55±5米/分种,采用的涂层材料为I3U亮银胶,织物涂胶量为40±5克/米布,燥干制成; 步骤C:涂PU珠光胶,将伞布涂有PU亮银胶的面进入涂层机台刀口上,刀型为1.0R刀进行涂PU珠光胶涂层,涂层时采用温度150 ± 5 °C,车速55 ± 5米/分种,采用的涂层材料为PU珠光胶,织物涂胶量为40± 10克/米布,燥干制成; 所述步骤A:涂底胶时采用的PA透明胶,由质量比为30±2 %的聚丙烯酸酯树脂和70±2 %的甲苯在搅拌机中搅拌5-15分钟后形成PA初胶,再加入PA初胶总质量3_5 %的架桥剂再次搅拌5-15分钟后形成PA透明胶,搅拌温度10-40°C ; 所述步骤B:涂PU亮银胶时采用的PU亮银由质量百分比30±2 %的聚氨酯树脂和70±2 %的甲苯,在搅拌机中搅拌5-15分钟后形成I3U亮银初胶,再加入I3U亮银初胶总质量20±2 %的6080亮银粉,再次搅拌5-15分钟后加入架桥剂,搅拌5_10分钟形成I3U亮银胶,搅拌温度10_40°C ; 所述步骤C:涂PU珠光胶时采用的I3U珠光胶由百分比50 ± 3 %的聚氨酯树脂和50 土 3%的甲苯在搅拌机中搅拌5-15分钟后形成珠光胶初胶,再加入珠光胶初胶总质量20±2 %的珠光粉、PU珠光胶初胶总质量3 %的改良剂、PU珠光胶初胶总质量3 %的架桥剂和PU珠光胶初胶总质量3 %的特种抗粘剂2X-651,再次搅拌5-15分钟形成珠光胶,搅拌温度 10_40°C。所述步骤A:涂底胶时采用的PA透明胶制作时,还需加入PA初胶质量百分比2 ±0.5 %的2X-651和PA初胶质量百分比2 ±0.5 %的UV-326抗紫外线粉末。采用了本专利技术的半透明伞布涂层工艺,由于采用了定制的PA透明胶、PU亮银胶和PU珠光胶进行了涂层,使得涂好的织物既具良好的防水防紫外线性能,同时又具有半透明的亮丽四溢的色彩,适合社会时尚。【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半透明伞布涂层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涂底胶,将伞布涂轧光面进入涂层机台刀口上,刀型为1.0R刀进行底胶涂层,涂层时采用温度140±10°C,车速55±5米/分钟,采用的涂层材料为PA透明胶,织物涂胶量为40 ±10克/米布,燥干制成; 步骤B:涂PU亮银胶,将伞布涂有底胶的面进入涂层机台刀口上,刀型为1.0R刀进行PU亮银胶涂层,涂层时采用温度140± 10°C,车速55±5米/分种,采用的涂层材料为I3U亮银胶,织物涂胶量为40±5克/米布,燥干制成; 步骤C:涂I3U珠光胶,将伞布涂有PU亮银胶的面进入涂层机台刀口上,刀型为1.0R刀进行涂PU珠光胶涂层,涂层时采用温度150 ± 5 °C,车速55 ± 5米/分种,采用的涂层材料为PU珠光胶,织物涂胶量为40± 10克/米布,燥干制成; 综上所述,与现有的普通伞布涂层工艺基本一致。本专利技术的半透明伞布涂层工艺的创新点主要在于所述步骤A:涂底胶时采用的PA透明胶,由质量比为30±2 %的聚丙烯酸酯树脂和70±2 %的甲苯在搅拌机中搅拌5-15分钟后形成PA初胶,再加入PA初胶总质量3-5 %的架桥剂再次搅拌5-15分钟后形成PA透明胶,搅拌温度10-40°C ;PA透明胶涂层后可以提高面料透明度,使面料更加清爽并具有一定程度的光感。所述步骤B:涂I3U亮银胶时采用的PU亮银由质量百分比30 ±2 %的聚氨酯树脂和70±2 %的甲苯,在搅拌机中搅拌5-15分钟后形成PU亮银初胶,再加入I3U亮银初胶总质量20±2 %的6080亮银粉,再次搅拌5-15分钟后加入架桥剂,搅拌5_10分钟形成I3U亮银胶,搅拌温度10-40°C。PU亮银具备超强膜感和抗紫外线能力,而且在光泽度上更加亮泽。所述步骤C:涂PU珠光胶时采用的I3U珠光胶由百分比50 ± 3 %的聚氨酯树脂和50±3 %的甲苯在搅拌机中搅拌5-15分钟后形成I3U珠光胶初胶,再加入I3U珠光胶初胶总质量20±2 %的珠光粉、PU珠光胶初胶总质量3 %的改良剂、PU珠光胶初胶总质量3 %的架桥剂和I3U珠光胶初胶总质量3 %的特种抗粘剂2X-651,再次搅拌5-15分钟形成珠光胶,搅拌温度10-40°C。PU珠光胶由于它的含固量高,所以形成的膜感强,并且在加上珠光粉末后在颜色和光亮程度上以及抗紫外线功能都得到了提升。同时,所述步骤A:涂底胶时采用的PA透明胶制作时,还需加入PA初胶质量百分比2±0.5 %的2X-651和PA初胶质量百分比2±0.5 %的UV-326抗紫外线粉末。使PA透明胶具有一定的防紫外线功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半透明伞布涂层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涂底胶,将伞布涂轧光面进入涂层机台刀口上,刀型为1.0R刀进行底胶涂层,涂层时采用温度140±10℃,车速55±5米/分钟,采用的涂层材料为PA透明胶,织物涂胶量为40±10克/米布, 燥干制成;步骤B:涂PU亮银胶,将伞布涂有底胶的面进入涂层机台刀口上,刀型为1.0R刀进行PU亮银胶涂层,涂层时采用温度140±10℃,车速55±5米/分种,采用的涂层材料为PU亮银胶, 织物涂胶量为40±5克/米布, 燥干制成;步骤C:涂PU珠光胶,将伞布涂有PU亮银胶的面进入涂层机台刀口上, 刀型为1.0R刀进行涂PU珠光胶涂层,涂层时采用温度150±5℃,车速55±5米/分种,采用的涂层材料为PU珠光胶, 织物涂胶量为40±10克/米布, 燥干制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涂底胶时采用的PA透明胶,由质量比为30±2﹪的聚丙烯酸酯树脂和70±2﹪的甲苯在搅拌机中搅拌5‑15分钟后形成PA初胶,再加入PA初胶总质量3‑5﹪的架桥剂再次搅拌5‑15分钟后形成PA透明胶,搅拌温度10‑40℃;所述步骤B:涂PU亮银胶时采用的PU亮银由质量百分比30±2﹪的聚氨酯树脂和70±2﹪的甲苯,在搅拌机中搅拌5‑15分钟后形成PU亮银初胶,再加入PU亮银初胶总质量20±2﹪的6080亮银,再次搅拌5‑15分钟后加入架桥剂,搅拌5‑10分钟形成PU亮银胶,搅拌温度10‑40℃;所述步骤C: 涂PU珠光胶时采用的PU珠光胶由百分比50±3﹪的聚氨酯树脂和50±3﹪的甲苯在搅拌机中搅拌5‑15分钟后形成PU珠光初胶,再加入PU珠光胶初胶总质量20±2﹪的珠光粉、PU珠光胶初胶总质量3﹪的改良剂、PU珠光胶初胶总质量3﹪的架桥剂和PU珠光胶初胶总质量3﹪的特种抗粘剂2X‑651,再次搅拌5‑15分钟形成珠光胶,搅拌温度10‑4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半透明伞布涂层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涂底胶,将伞布涂轧光面进入涂层机台刀口上,刀型为1.0R刀进行底胶涂层,涂层时采用温度140±10°C,车速55±5米/分钟,采用的涂层材料为PA透明胶,织物涂胶量为40 ±10克/米布,燥干制成; 步骤B:涂PU亮银胶,将伞布涂有底胶的面进入涂层机台刀口上,刀型为1.0R刀进行PU亮银胶涂层,涂层时采用温度140± 10°C,车速55±5米/分种,采用的涂层材料为I3U亮银胶,织物涂胶量为40±5克/米布,燥干制成; 步骤C:涂I3U珠光胶,将伞布涂有PU亮银胶的面进入涂层机台刀口上,刀型为1.0R刀进行涂PU珠光胶涂层,涂层时采用温度150 ± 5 °C,车速55 ± 5米/分种,采用的涂层材料为PU珠光胶,织物涂胶量为40± 10克/米布,燥干制成; 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涂底胶时采用的PA透明胶,由质量比为30±2 %的聚丙烯酸酯树脂和70±2 %的甲苯在搅拌机中搅拌5-15分钟后形成PA初胶,再加入PA初胶总质量3-5 %的架桥剂再次搅拌5-15分钟后形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蜂王雅红陈平安潘文明王雄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蓝星印染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