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离刀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67673 阅读:3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8 11: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隔离刀闸,包括左右刀板、至少一个弹簧构柱,支撑轴,拉簧、右导板以及圆柱销。左导板与右导板上均设置有一方孔,通过该方孔将隔离刀闸配置在方轴上,方轴旋转时,带动隔离刀闸旋转以达到不同的位置,如合闸位置、分闸位置等。该隔离刀闸包括的零件少,结构简单、做工容易、装配简单,从一定程度上节约了成本。(*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隔离刀闸
[0001 ] 本技术涉及机械技术,尤其涉及一种隔离刀闸。
技术介绍
目前,各种设备和供电线路的电源隔离设备主要为隔离刀闸,在设备检修时,用其来隔离设备的有电和无电部分,形成明显的断开点,使检修的设备与电力系统隔离,从而保证工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现有的隔离刀,如GN系列的隔离刀闸、GW5系列的隔离刀闸等,结构都很复杂,零件数量多,成本相对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隔离刀闸,该隔离刀闸结构简单、做工容易、装配简单,从一定程度上节约了成本。第一个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隔离刀闸,包括:左刀板(1),至少一个弹簧构柱(2),支撑轴(3),拉簧(4)、右刀板(5)以及圆柱销(6);其中,所述左刀板(I)的一端与所述右刀板(5) 一端均设置有一个方孔,所述左刀板(I)与所述右刀板(5)相对设置,所述左刀板(I)的方孔与所述右刀板(5)的方孔位于相对位置,各所述弹簧构柱(2)垂直设置在所述左刀板(I)与所述右刀板(5)之间,所述支撑轴(3)垂直设置在所述左刀板(I)与所述右刀板(5 )之间,各所述弹簧构柱(2 )与所述右刀板(5 )垂直相交的地方设置有所述拉簧(4),各所述弹簧构柱(2)通过所述圆柱销(6)固定在所述右刀板(5)上。在第一个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隔离刀闸还包括:静触架(7),所述静触架(7 )夹在所述左刀板(I)的孔与所述右刀板(5 )之间,所述静触架(7 )靠近所述左刀板(I)的孔与所述右刀板(5)具有方孔的一端。结合第一个方面或第一个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个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左刀板(I)的孔与所述右刀板(5)之间插入上静触头时紧张度为Imm0结合第一个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个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左刀板(I)的孔与所述右刀板(5)之间未插入上静触头时,所述左刀板(I)的孔与所述右刀板(5)之间的距离为29mm,所述上静触头的宽度为30mm。结合第一个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个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左刀板(I)的孔与所述右刀板(5)远离方孔的一端均设置有插入起点,所述插入起点为斜面。本技术提供的隔离刀闸,仅包括左右刀板、至少一个弹簧构柱,支撑轴,拉簧、右刀板以及圆柱销,通过左右刀板上的方孔,将隔离刀闸配置在方轴上,通过方轴的转动带动隔离刀闸旋转以达到不同的位置,如合闸位置、分闸位置等。由此可知,该隔离刀闸包括的零件少,结构简单、做工容易、装配简单,从一定程度上节约了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隔离刀闸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隔离刀闸的工作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隔离刀闸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的隔离刀闸100包括:左刀板1,至少一个弹簧构柱2,支撑轴3,拉簧4、右刀板5以及圆柱销6 ;其中,左刀板I的一端与右刀板5 —端均设置有一个方孔,左刀板I与右刀板5相对设置,左刀板I的方孔与右刀板5的方孔位于相对位置,各弹簧构柱2垂直设置在左刀板I与右刀板5之间,支撑轴3垂直设置在左刀板I与右刀板5之间,各弹簧构柱2与右刀板5垂直相交的地方设置有拉簧4,各弹簧构柱2通过圆柱销6固定在右刀板5上。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的隔离刀闸,仅包括左右刀板、至少一个弹簧构柱,支撑轴,拉簧、右刀板以及圆柱销,通过左右刀板上的方孔,将隔离刀闸配置在方轴上,通过方轴的转动带动隔离刀闸旋转以达到不同的位置,如合闸位置、分闸位置等。由此可知,该隔离刀闸包括的零件少,结构简单、做工容易、装配简单,从一定程度上节约了成本。下面,对本技术提供的隔离刀闸的工作原理做详细说明如下。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隔离刀闸的工作原理图,其中,双点划线位置为分闸位置,实线位置为合闸位置,合闸位置与分闸位置下隔离刀闸相距80°角。本实施例中,方孔的大小例如为25 X 25mm,方轴的边长例如为25 X 25mm。请参照图2,25x25的方轴10穿过隔离刀闸100的25x25方孔,方轴的旋转会带动隔离刀闸的旋转,在靠近方轴处的左刀板I与右刀板5之间夹着一个静触架7,通过装在左刀板I与右刀板5之间的支撑轴3和拉簧4将静触架7夹紧,当隔离刀闸100在方轴10的带动下旋转时,隔离刀闸100远离方孔的另一端会插入上静触头9并将上静触头夹紧,左刀板I与右刀板5远离方孔的另一端均设置有插入起点,且插入起点被加工成斜面,上静触头9的端部也加工有倒角,便于隔离刀闸100的插入,在隔离刀闸未插入时,远离方孔的一端,左刀板I与右刀板5间的间隙例如为29臟,上静触头的宽度例如为30mm。此时,隔离刀闸100插入上静触头9后有Imm的张紧度,在拉簧拉力的作用下,足于保证隔离刀闸和上静触头的紧密接触。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中是以方孔的大小为25X25mm、方轴的边长为25X25mm、左刀板与右刀板间的间隙为29mm、上静触头的宽度为30mm为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的。然而,本技术并不以此为限,在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可根据需求灵活设置方孔的大小、方轴的边长、左刀板与右刀板间的间隙、上静触头的宽度。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隔离刀闸,其特征在于,包括:左刀板(1),至少一个弹簧构柱(2),支撑轴(3),拉簧(4)、右刀板(5)以及圆柱销(6);其中,所述左刀板(1)的一端与所述右刀板(5)一端均设置有一个方孔,所述左刀板(1)与所述右刀板(5)相对设置,所述左刀板(1)的方孔与所述右刀板(5)的方孔位于相对位置,各所述弹簧构柱(2)垂直设置在所述左刀板(1)与所述右刀板(5)之间,所述支撑轴(3)垂直设置在所述左刀板(1)与所述右刀板(5)之间,各所述弹簧构柱(2)与所述右刀板(5)垂直相交的地方设置有所述拉簧(4),各所述弹簧构柱(2)通过所述圆柱销(6)固定在所述右刀板(5)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隔离刀闸,其特征在于,包括:左刀板(1),至少一个弹簧构柱(2),支撑轴(3),拉簧(4)、右刀板(5)以及圆柱销(6);其中, 所述左刀板(I)的一端与所述右刀板(5) 一端均设置有一个方孔,所述左刀板(I)与所述右刀板(5)相对设置,所述左刀板(I)的方孔与所述右刀板(5)的方孔位于相对位置,各所述弹簧构柱(2 )垂直设置在所述左刀板(I)与所述右刀板(5 )之间,所述支撑轴(3 )垂直设置在所述左刀板(I)与所述右刀板(5 )之间,各所述弹簧构柱(2 )与所述右刀板(5 )垂直相交的地方设置有所述拉簧(4),各所述弹簧构柱(2)通过所述圆柱销(6)固定在所述右刀板(5)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离刀闸,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克雄李颖华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霍斯通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