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分液器及具有该分液器的空调器
本技术涉及空调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液器及具有该分液器的空调器。
技术介绍
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的分液器包括筒状本体4和两根进气管,本体4顶部设置有进口,进口上固定插装有制冷配管1,两根进气管平行设置并穿装于储液器本体4底部,进气管顶端位于储液器内腔上部,进气管底端分别与压缩机的上下两个气缸泵体连通。现有技术中的缺点:现有技术中不能通过分液器对压缩机的单双缸运行模式进行切换,无法实现压缩机变容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分液器及具有该分液器的空调器,以达到通过分液器实现压缩机变容功能的目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分液器,包括:筒体;分间管,与压缩机的吸气口连通;冷媒管,设置在筒体内并与分间管连通,冷媒管包括第一冷媒管和第二冷媒管;连通管,包括与第一冷媒管和压缩机的下气缸连通的第一连通管以及与第二冷媒管和压缩机的上气缸连通的第二连通管;分液器还包括:高压管,高压管的一端与压缩机的排气口相连通,高压管的另一端与压缩机的下气缸相连通;控制组件,设置在高压管上以控制高压管的闭合和断开。进一步地,分液器还包括分流组件,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分液器,包括:筒体(10);分间管(20),与压缩机的吸气口连通;冷媒管,设置在所述筒体(10)内并与所述分间管(20)连通,所述冷媒管包括第一冷媒管(31)和第二冷媒管(32);连通管,包括与所述第一冷媒管(31)和所述压缩机的下气缸连通的第一连通管(41)以及与所述第二冷媒管(32)和所述压缩机的上气缸连通的第二连通管(42);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液器还包括:高压管(50),所述高压管(50)的一端与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相连通,所述高压管(50)的另一端与所述压缩机的下气缸相连通;控制组件,设置在所述高压管(50)上以控制所述高压管(50)的闭合和断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液器,包括: 筒体(10); 分间管(20 ),与压缩机的吸气口连通; 冷媒管,设置在所述筒体(10)内并与所述分间管(20)连通,所述冷媒管包括第一冷媒管(31)和第二冷媒管(32); 连通管,包括与所述第一冷媒管(31)和所述压缩机的下气缸连通的第一连通管(41)以及与所述第二冷媒管(32)和所述压缩机的上气缸连通的第二连通管(42); 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液器还包括: 高压管(50),所述高压管(50)的一端与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相连通,所述高压管(50)的另一端与所述压缩机的下气缸相连通; 控制组件,设置在所述高压管(50)上以控制所述高压管(50)的闭合和断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液器还包括分流组件(60),分别与所述高压管(50 )、所述第一冷媒管(31)和所述第一连通管(41)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液器还包括单向阀(70),设置在所述第一冷媒管(31)上,所述单向阀(70)的流通方向指向所述第一连通管(41)。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分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液器还包括过滤装置,设置在所述筒体(10)内部并位于所述分间管(20)的出口下方。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装置包括过滤网(80)和用于固定所述过滤网(80)的滤网垫片(90),所述滤网垫片(90)与所述筒体(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向明,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