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吉首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计算机散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367331 阅读:1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8 11: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计算机散热装置,包括多个环状散热金属片,所述环状散热金属片包括基座、吸热层、导热层和散热层,所述吸热层、导热层和散热层均设于基座上,且吸热层处于基座的中心处,导热层包裹在吸热层的外表面上,散热层包裹在导热层的外表面上,所述基座和吸热层的材料相同,由按重量比分配,包括硅20%~40%、铜30%~50%、金5%~15%和铝10%~30组成,通过均匀混合后压铸成型,所述导热层的材料为:由按重量比分配,包括铝20%~60%和铜40%~80%组成,通过均匀混合后压铸成型,所述散热层的材料为铝。本发明专利技术散热效果好,且成本低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计算机散热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计算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计算机散热装置。
技术介绍
计算机的使用已经得到很大的普及,但是计算机散热性能是大多使用者最关注的一点,在炎热的夏天,或者在工作密度集中的区域,如网吧,密集工作场所等,很容易使计算机本身发热,当长期处于高温状态时,很容易使计算机蓝屏,或者烧毁内部的电子元器件,导致重要文件的丢失,损失重大,而且需要维修,浪费成本和资源。现有技术中,人们采用铝基板和风扇的配合来进行散热,但是,众所周知,虽然铝的成本较低,但是导热性能并不是最好的,不能很有效率的将计算机硬件上的温度传导出来,从而在长期使用后,硬件因温度得不到有效的传导出来,从而导致烧毁。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有效传导和降低硬件温度的计算机散热装置。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计算机散热装置,包括多个环状散热金属片,所述多个环状散热金属片的直径等额递减,直径小的环状散热金属片安装在直径大的环状散热金属片内腔中,且多个环状散热金属片同轴安装,所述多个环状散热金属片中,处于外围的环状散热金属片的高度低于处于内围的环状散热金属片,所述环状散热金属片的横截面呈子弹状,环状散热金属片包括基座、吸热层、导热层和散热层,所述吸热层、导热层和散热层均设于基座上,且吸热层处于基座的中心处,导热层包裹在吸热层的外表面上,散热层包裹在导热层的外表面上;所述基座和吸热层的材料相同,由按重量比分配,由硅20%~40%、铜30%~50%、金5%~15%和铝10%~30%组成,通过均匀混合后压铸成型;所述导热层的材料为:由按重量比分配,由铝20%~60%和铜40%~80%组成,通过均匀混合后压铸成型;所述散热层的材料为铝。进一步地,所述基座和吸热层的材料相同,由按重量比分配,由硅30%、铜40%、金10%和铝20%组成,通过均匀混合后压铸成型。进一步地,所述导热层的材料为:由按重量比分配,由铝40%和铜60%组成,通过均匀混合后压铸成型。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计算机散热装置的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合理,通过将环状散热金属片分成基座、吸热层、导热层和散热层的组合形式,由于基座和吸热层的材料为硅、铜、金和铝的组合形式,由于硅、铜、金的导热性能远远大于铝的导热性能,从而很容易的将硬件上的温度导出来,提升硬件的散热速度,导热层主要为铝和铜的组合,主要起传导热量的作用,散热层的材料为铝,主要起散热的作用,通过将环状散热金属片设计成子弹状,主要是为了增大外面的散热面积,提高散热效率,从而避免了因硬件温度过高,导致零部件烧毁的现象发生,节约大量成本资源。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计算机散热装置的主视图;图2为图1中的俯视图;图3为图2中的A-A向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请一并参阅图1、图2和图3,其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计算机散热装置的主视图;图2为图1中的俯视图;图3为图2中的A-A向剖视图。所述一种计算机散热装置,包括多个环状散热金属片10,所述多个环状散热金属片10的直径等额递减,直径小的环状散热金属片10安装在直径大的环状散热金属片10内腔中,且多个环状散热金属片10同轴安装,所述多个环状散热金属片10中,处于外围的环状散热金属片10的高度低于处于内围的环状散热金属片10,所述环状散热金属片10的横截面呈子弹状,环状散热金属片10包括基座11、吸热层12、导热层13和散热层14,所述吸热层12、导热层13和散热层14均设于基座11上,且吸热层12处于基座11的中心处,导热层13包裹在吸热层12的外表面上,散热层14包裹在导热层13的外表面上;所述基座11和吸热层12的材料相同,由按重量比分配,由硅20%~40%、铜30%~50%、金5%~15%和铝10%~30%组成,通过均匀混合后压铸成型;所述导热层13的材料为:由按重量比分配,由铝20%~60%和铜40%~80%组成,通过均匀混合后压铸成型;所述散热层14的材料为铝。实际操作中,所述基座11和吸热层12的材料相同,由按重量比分配,由硅30%、铜40%、金10%和铝20%组成,通过均匀混合后压铸成型,所述导热层13的材料为:由按重量比分配,由铝40%和铜60%组成,通过均匀混合后压铸成型,如此,所需成本最小,且导热性能极佳。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合理,通过将环状散热金属片10分成基座11、吸热层12、导热层13和散热层14的组合形式,由于基座11和吸热层12的材料为硅、铜、金和铝的组合形式,由于硅、铜、金的导热性能远远大于铝的导热性能,从而很容易的将硬件上的温度导出来,提升硬件的散热速度,导热层13主要为铝和铜的组合,主要起传导热量的作用,散热层14的材料为铝,主要起散热的作用,通过将环状散热金属片10设计成子弹状,主要是为了增大外面的散热面积,提高散热效率,从而避免了因硬件温度过高,导致零部件烧毁的现象发生,节约大量成本资源。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计算机散热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计算机散热装置,包括多个环状散热金属片(10),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环状散热金属片(10)的直径等额递减,直径小的环状散热金属片(10)安装在直径大的环状散热金属片(10)内腔中,且多个环状散热金属片(10)同轴安装,所述多个环状散热金属片(10)中,处于外围的环状散热金属片(10)的高度低于处于内围的环状散热金属片(10),所述环状散热金属片(10)的横截面呈子弹状,环状散热金属片(10)包括基座(11)、吸热层(12)、导热层(13)和散热层(14),所述吸热层(12)、导热层(13)和散热层(14)均设于基座(11)上,且吸热层(12)处于基座(11)的中心处,导热层(13)包裹在吸热层(12)的外表面上,散热层(14)包裹在导热层(13)的外表面上;所述基座(11)和吸热层(12)的材料相同,由按重量比分配,包括硅20%~40%、铜30%~50%、金5%~15%和铝10%~30组成,通过均匀混合后压铸成型;所述导热层(13)的材料为:由按重量比分配,包括铝20%~60%和铜40%~80%组成,通过均匀混合后压铸成型;所述散热层(14)的材料为铝。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计算机散热装置,包括多个环状散热金属片(10),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环状散热金属片(10)的直径等额递减,直径小的环状散热金属片(10)安装在直径大的环状散热金属片(10)内腔中,且多个环状散热金属片(10)同轴安装,所述多个环状散热金属片(10)中,处于外围的环状散热金属片(10)的高度低于处于内围的环状散热金属片(10),所述环状散热金属片(10)的横截面呈子弹状,环状散热金属片(10)包括基座(11)、吸热层(12)、导热层(13)和散热层(14),所述吸热层(12)、导热层(13)和散热层(14)均设于基座(11)上,且吸热层(12)处于基座(11)的中心处,导热层(13)包裹在吸热层(12)的外表面上,散热层(14)包裹在导热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一鸣
申请(专利权)人:吉首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