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通信方法和装置,该通信方法包括判断是否能够建立电脑与移动设备之间的直接无线连接,所述电脑和所述移动设备不在同一个子网中;如果能够建立所述直接无线连接,建立所述直接无线连接,以便通过所述直接无线连接传输所述电脑与移动设备之间的数据包。该方法可以节省服务器的带宽资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通信方法和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通信方法和装置。
技术介绍
移动设备可以从电脑上获取数据,在移动设备从电脑上获取数据之前需要建立移动设备与电脑之间的连接。移动设备和电脑可以通过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Bus, USB)线建立连接,但是,这种方式需要有USB线。在没有USB线时,移动设备与电脑需要采用无线连接传输数据包。当移动设备和电脑不在同一个以太网子网时,目前移动设备和电脑之间传输的数据包需要经过服务器中转,这种方式导致服务器消耗较多的带宽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可以通过移动设备和电脑之间的直接无线连接传输数据包,不需要服务器中转,因此可以节省服务器的带宽资源。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通信装置。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的通信方法,包括:判断是否能够建立电脑与移动设备之间的直接无线连接,所述电脑和所述移动设备不在同一个子网中;如果能够建立所述直接无线连接,建立所述直接无线连接,以便通过所述直接无线连接传输所述电脑与移动设备之间的数据包。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的通信方法,通过建立电脑和移动设备之间的直接无线连接,并通过该直接无线连接传输数据包,可以不需要服务器中转数据,可以节省服务器的带宽资源。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的通信装置,包括: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是否能够建立电脑与移动设备之间的直接无线连接,所述电脑和所述移动设备不在同一个子网中;建立模块,用于如果能够建立所述直接无线连接,建立所述直接无线连接,以便通过所述直接无线连接传输所述电脑与移动设备之间的数据包。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的通信装置,通过建立电脑和移动设备之间的直接无线连接,并通过该直接无线连接传输数据包,可以不需要服务器中转数据,可以节省服务器的带宽资源。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实施例提出的通信装置,包括:壳体、处理器、存储器、电路板和电源电路,其中,电路板安置在壳体围成的空间内部,处理器和存储器设置在电路板上;电源电路,用于为服务器的各个电路或器件供电;存储器用于存储可执行程序代码;处理器通过读取存储器中存储的可执行程序代码来运行与可执行程序代码对应的程序,以用于执行以下步骤:判断是否能够建立电脑与移动设备之间的直接无线连接,所述电脑和所述移动设备不在同一个子网中;如果能够建立所述直接无线连接,建立所述直接无线连接,以便通过所述直接无线连接传输所述电脑与移动设备之间的数据包。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实施例提出的通信装置,通过建立电脑和移动设备之间的直接无线连接,并通过该直接无线连接传输数据包,可以不需要服务器中转数据,可以节省服务器的带宽资源。本专利技术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出的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提出的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提出的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提出的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提出的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相反,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包括落入所附加权利要求书的精神和内涵范围内的所有变化、修改和等同物。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出的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包括:Sll:判断是否能够建立电脑与移动设备之间的直接无线连接,所述电脑和所述移动设备不在同一个子网中。其中,电脑可以是指个人电脑(Personal Computer, PC),移动设备可以是手机或平板电脑等。电脑可以采用公网互联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 IP)地址上网;或者,电脑也可以通过路由器上网,此时电脑使用的不是公网IP地址。移动设备可以通过W1-Fi或者移动网络上网,这两种情况下移动设备都相当于使用路由器上网。直接无线连接是指建立连接后通信时不需要服务器中转的连接,对于包括路由器的场景,电脑和移动设备之间的直接无线连接包括相应的路由器。例如,电脑使用公网IP地址时,移动设备端的路由器称为第二路由器,电脑与移动设备之间的直接无线连接是:电脑-第二路由器-移动设备。又例如,电脑通过第一路由器上网时,电脑与移动设备之间的直接无线连接是:电脑-第一路由器-第二路由器-移动设备。电脑与移动设备之间的直接无线连接可以是指不需要服务器协助就能够建立的直接连接,或者,也可以是指需要服务器协助才能建立的直接连接。具体的,不需要服务器协助能够建立直接连接的场景包括:电脑使用公网IP地址;或者,第一路由器和第二路由器中至少一个满足预设条件,预设条件包括:路由器的网络地址转换(NetworkAddress Translation, NAT)类型是完全圆锥型NAT (full cone NAT);或者,电脑或移动设备在路由器成功完成端口映射。需要服务器协助能够建立直接连接的场景包括:第一路由器和第二路由器的NAT类型是除下述情况之外的情况:两者都是对称NAT (Symmetric NAT);或者,一个是对称NAT,另一个是端口受限圆锥型NAT(Port-Restrictedcone NAT)。其中,NAT类型可以分为完全圆锥型NAT(full cone NAT)、端口受限圆锥型NAT (Address Restricted cone NAT)、端 口受限圆维型 NAT (Port-Restricted cone NAT)和对称 NAT (Symmetric NAT)。另夕卜,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连接不限于传输控制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Protocol, TCP)连接,而是当一方发出数据另一方可以收到即为连接成功。S12:如果能够建立所述直接无线连接,建立所述直接无线连接,以便通过所述直接无线连接传输所述电脑与移动设备之间的数据包。其中,在不需要服务器协助的场景下,服务器可以将一方的地址信息发送给另一方,在需要服务器协助的场景下,服务器同时将两方的地址信息分别发送给另一方。地址信息可以包括IP地址和端口号。具体的,当电脑和使用公网IP地址时,可以将使用电脑的IP地址和端口号发送给移动设备,移动设备接收到该IP地址和端口号后,根据该IP地址和端口号发起建立与电脑的直接无线连接。当第一路由器和第二路由器中至少一个的NAT类型是完全圆锥型NAT时,服务器可以将是完全圆锥型NAT的路由器的IP地址和临时分配的端口号发送给另一方。例如,第一路由器的NAT类型是完全圆锥型NAT时,服务器可以将第一路由器的IP地址和临时分配的端口号通过第二路由器发送给移动设备,以便移动设备根据该IP地址和端口号发起建立与电脑的直接无线连接。其中,由于路由器的端口数量有限,在通信时通常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判断是否能够建立电脑与移动设备之间的直接无线连接,所述电脑和所述移动设备不在同一个子网中;如果能够建立所述直接无线连接,建立所述直接无线连接,以便通过所述直接无线连接传输所述电脑与移动设备之间的数据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判断是否能够建立电脑与移动设备之间的直接无线连接,所述电脑和所述移动设备不在同一个子网中; 如果能够建立所述直接无线连接,建立所述直接无线连接,以便通过所述直接无线连接传输所述电脑与移动设备之间的数据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是否能够建立电脑与移动设备之间的直接无线连接,包括: 判断所述电脑是否使用公网IP地址,若是,判断出能够建立电脑与移动设备之间的直接无线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所述直接无线连接,包括: 将所述电脑的IP地址和端口号发送给所述移动设备,以使所述移动设备根据所述电脑的IP地址和端口号发起建立所述直接无线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是否能够建立电脑与移动设备之间的直接无线连接,还包括: 如果所述电脑没有使用公网IP地址,判断第一路由器和第二路由器是否至少有一个满足预设条件,若是,判断出能够建立电脑与移动设备之间的直接无线连接,其中,所述预设条件包括:路由器的 NAT类型是完全圆锥型NAT,或者,电脑或移动设备在路由器成功完成端口映射; 所述第一路由器是所述电脑所在子网的路由器,所述第二路由器是所述移动设备所在子网的路由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所述直接无线连接,包括: 将满足预设条件的路由器的IP地址和端口号发送给另一端,以便所述另一端根据所述IP地址和端口号发起建立所述直接无线连接,其中,当成功完成端口映射后,所述端口号是映射的端口号。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是否能够建立电脑与移动设备之间的直接无线连接,还包括: 如果所述电脑没有使用公网IP地址,且所述第一路由器和第二路由器均不满足所述预设条件,判断所述第一路由器的NAT类型和所述第二路由器的NAT类型是否属于如下情况,如果不属于,判断出能够建立电脑与移动设备之间的直接无线连接:两个都是对称NAT ;或者,一个是对称NAT,且另一个是端口受限圆锥型NAT。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所述直接无线连接,包括: 通过服务器同时将第一地址信息发送给移动设备,将第二地址信息发送给电脑,所述第一地址信息是所述第一路由器的IP地址和为电脑临时分配的端口号,所述第二地址信息是所述第二路由器的IP地址和为移动设备临时分配的端口号,以使所述移动设备和所述电脑根据对方的地址信息采用UDP打洞的方式建立所述直接无线连接。8.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冯兵,刘硕,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金山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