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温控的陶瓷发热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66851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8 10: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温控的陶瓷发热片,它是由上陶瓷片1、中陶瓷片2、下陶瓷片3、发热电阻、温控电阻、发热引线6、温控引线7组成的板状结构,陶瓷片1、中陶瓷片2、下陶瓷片3依次层叠,发热电阻有多个,每个发热电阻电连接一组发热引线6,对应也有同样数量的温控电阻,每个温控电阻电连接一组温控引线7,发热电阻、温控电阻分别位于中陶瓷片2的正反两面并且一一对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带温控的陶瓷发热片可以实现大面积发热、发热效率高,多个发热电阻可以选择性地实现分段发热、独立控温。(*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温控的陶瓷发热片
本技术涉及一种陶瓷发热片,特别是带温控的陶瓷发热片,属于电加热

技术介绍
陶瓷发热片是新一代高效能、绿色环保的发热器件,被广泛应用于工农业技术、通讯、医疗、日常生活等各种发热器产品中,用于给发热部件提供热源或直接作为发热部件使用。目前国内外市场上的带温控的陶瓷发热片是由陶瓷片、发热电阻、温控电阻、发热引线、温控引线组成的板状结构,陶瓷片由上、中、下三片组成,发热电阻、温控电阻分别位于中陶瓷片的正反两面,发热引线与发热电阻电连接、温控引线与温控电阻电连接,受发热功率的限制,每个发热片的发热面积小,发热区相对集中,适用于小面积发热的发热部件,当发热部件需要较大发热面积时,就需要多个这样的陶瓷发热片组合才能实现大面积的发热,多个陶瓷发热片组合时,相邻陶瓷发热片间是发热盲区,发热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发热面积大、发热效率高的带温控的陶瓷发热片。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温控的陶瓷发热片,它是由上陶瓷片、中陶瓷片、下陶瓷片、发热电阻、温控电阻、发热引线、温控引线组成的板状结构,上陶瓷片、中陶瓷片、下陶瓷片依次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温控的陶瓷发热片,它是由上陶瓷片(1)、中陶瓷片(2)、下陶瓷片(3)、发热电阻(4)、温控电阻(5)、发热引线(6)、温控引线(7)组成的板状结构,上陶瓷片(1)、中陶瓷片(2)、下陶瓷片(3)依次层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热电阻(4)有多个,每个发热电阻(4)电连接一组发热引线(6),对应也有多个温控电阻(5),每个温控电阻(5)电连接一组温控引线(7),发热电阻(4)、温控电阻(5)分别位于中陶瓷片(2)的正反两面并且一一对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温控的陶瓷发热片,它是由上陶瓷片(I)、中陶瓷片(2)、下陶瓷片(3)、发热电阻(4)、温控电阻(5)、发热引线(6)、温控引线(7)组成的板状结构,上陶瓷片(I)、中陶瓷片(2)、下陶瓷片(3)依次层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热电阻(4)有多个,每个发热电阻(4)电连接一组发热引线(6),对应也有多个温控电阻(5),每个温控电阻(5)电连接一组温控引线(7),发热电阻(4)、温控电阻(5)分别位于中陶瓷片(2)的正反两面并且一一对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温控的陶瓷发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带温控的陶瓷发热片是由上陶瓷片(I)、中陶瓷片(2)、下陶瓷片(3)、发热电阻(4)、温控电阻(5)、发热引线(6)、温控引线(7)组成的平面板状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温控的陶瓷发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带温控的陶瓷发热片是由上陶瓷片(I)、中陶瓷片(2)、下陶瓷片(3)、发热电阻(4)、温控电阻(5)、发热引线(6)、温控引线(7)组成的曲面板状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琦兰海张静张惠华傅建树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闽航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