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连续显微镜下观察式细胞缺氧培养装置
本技术属于实验装置,涉及一种培养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可连续显微镜下观察式细胞缺氧培养装置。
技术介绍
缺氧是许多疾病的基本病理生理变化,在众多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中起到重要作用,如心肌梗死、脑栓塞、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这些疾病对人类的健康造成了极大危害。因而,细胞缺氧研究成为了研究这些疾病的重要技术手段。目前现有的缺氧培养装置主要有:恒温三气培养箱、缺氧罐等。这些培养装置价格数万至几十万,一般实验室难以承担。并且,细胞需要在缺氧培养结束后才能从缺氧培养装置中取出观察,此时的细胞状态常常不能达到研究者的要求(凋亡太少或太多),造成了时间和细胞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连续显微镜下观察式细胞缺氧培养装置,由钢瓶、实验箱、进气管、出气管、第一操作管、第二操作管、第一金属钳、第二金属钳和封口膜组成,钢瓶与实验箱通过进气管相连,出气管设置在实验箱上方,实验箱上方另设置第一操作管、第二操作管,第一金属钳和第二金属钳通过第一操作管和第二操作管伸入实验箱内,实验箱内放置封口膜。其中实验箱为上面开合式的金属封闭箱。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所述装置在细胞缺氧培养中的应用。本技术使用时,通过钢瓶供应缺氧气体,由进气管将缺氧气体通入实验箱内,并通过出气管排出,以维持实验内缺氧环境。细胞培养板放置于实验箱内进行缺氧培养。实验箱上方有2个操作管,2把金属钳通过操作管插入实验箱内,实验箱内另放置有封口膜。待实验箱内原有空气被排尽时,继续保持进气,用2把金属钳,一把固定细胞培养板,一把夹取封口膜,相互配合,在缺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连续显微镜下观察式细胞缺氧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由钢瓶(1)、实验箱(2)、进气管(3)、出气管(4)、第一操作管(5)、第二操作管(6)、第一金属钳(7)、第二金属钳(8)和封口膜(9)组成,钢瓶(1)与实验箱(2)通过进气管(3)相连,出气管(4)设置在实验箱(2)上方,实验箱(2)上方另设置第一操作管(5)、第二操作管(6),第一金属钳(7)和第二金属钳(8)通过第一操作管(5)和第二操作管(6)插入实验箱(2)内,实验箱(2)内放置封口膜(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连续显微镜下观察式细胞缺氧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由钢瓶(I)、实验箱(2)、进气管(3)、出气管(4)、第一操作管(5)、第二操作管(6)、第一金属钳(7)、第二金属钳(8)和封口膜(9)组成,钢瓶(I)与实验箱(2)通过进气管(3)相连,出气管(4)设置在实验箱(2)上方,实验箱(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良荣,孙泽玮,赵文婷,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