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胜利专利>正文

一种预应力梁全自动张拉自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0366506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8 03: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预应力梁全自动张拉自控系统,该张拉自控系统包括:主控制器模块、智能张拉控制模块、自动控制及通讯模块、打印机、电液控自动张拉泵站、张拉千斤顶、梁板;打印机和智能张拉控制模块分别与主控制器模块相连接,自动控制及通讯模块与智能张拉控制模块相连接,电液控自动张拉泵站与自动控制及通讯模块相连接,张拉千斤顶与电液控自动张拉泵站相连接,梁板与张拉千斤顶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张拉过程的数字化、标准化、规范化和信息化,保证了预应力梁的张拉质量,完善了施工过程的管理。(*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应力梁全自动张拉自控系统
本技术属于自动控制
,特别是涉及一种预应力梁全自动张拉自控系统。
技术介绍
预应力梁是对梁预先施加使其在跨中产生负弯矩的力,以部分抵消梁在使用中的正弯矩。预应力梁的作用为采用高强度抗拉预应力材料,可以增大梁的荷载能力;在同等荷载作用下,采用预应力的梁可以减小梁的截面尺寸,减小自重;因为梁有预应力,克服了用普通钢筋梁的最大缺点的裂缝问题,有预应力的梁是绝对没有裂缝的。现有的预应力梁在张拉施工中采用人工张拉施工方法,从而使预应力梁在操作过程中存在的张拉过程不规范、误差过大、张拉数据不精确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现有的预应力梁在张拉施工中存在的采用人工张拉施工方法,使预应力梁在操作过程中张拉过程不规范、误差过大、张拉数据不精确的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使用方便、提高工作效率的预应力梁全自动张拉自控系统。本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两顶平衡张拉,张拉过程以位移控制为主,张拉结束点以控制张拉力为主,实现张拉双控。有效控制千斤顶张拉速度,出顶到位时以慢速前进,对出顶、回顶均作了很好的极限控制,有效保障了工人的人身安全。本技术实施例的预应力梁全自动张拉自控系统,该预应力梁全自动张拉自控系统包括:主控电脑、智能张拉控制模块、打印机、电液控自动张拉泵站、张拉千斤顶;用于支持张拉任务的设置、录入和执行,张拉数据的接收、审核、储存的主控电脑,与智能张拉控制模块连接,用于将实时张拉数据及时传输从而控制泵站,用电控信号控制压力油输出,按要求输送至张拉千斤顶,实现电液控全自动平衡张拉的电液控自动张拉泵站;与电液控自动张拉泵站连接,用于将电液控自动张拉油泵输出的压力油,转换成张拉力的输出,完成预应力梁预施应力的张拉千斤顶到预制梁;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措施:进一步,根据梁板的结构设置张拉千斤顶2个或4个,电液控自动张拉泵站与张拉千斤顶的数量一致。进一步,张拉千斤顶上安装有实时将张拉千斤顶的活塞伸长值通过信号采集模块传输给智能张拉控制模块的高精度位移传感器。进一步,电液控自动张拉泵站供油端和液压站安装液压传感器。进一步,电液控自动张拉泵站上安装有用于采集位移传感器和油压传感器的实时信号的采集模块。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本技术通过设置智能张拉控制模块,实现了对张拉数据的实时检测、存储和传输,并由主控制器模块对检测到的数据进行运算和分析,根据处理结果自动调整电液控自动张拉泵站的工作状态,实现张拉过程的全自动控制,最大程度减少人为、环境等外界因素的影响,有效解决了传统人工张拉施工中存在的张拉过程不规范、误差过大、张拉数据不精确等问题。本技术实现了张拉过程的数字化、标准化、规范化和信息化,保证了预应力梁的张拉质量,完善了施工过程的管理。【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预应力梁全自动张拉自控系统结构示意图;图中:1、王控制器t旲块;2、智能张拉控制|旲块;3、打印机;4、自动控制及通讯丰旲块;5、电液控自动张拉泵站;6、张拉千斤顶;7、梁板。【具体实施方式】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请参阅图1: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的预应力梁全自动张拉自控系统主要由主控制器模块1、智能张拉控制模块2、打印机3、自动控制及通讯模块4、电液控自动张拉泵站5、张拉千斤顶6、梁板7组成;用于支持张拉任务的设置、录入和执行,张拉数据的接收、审核、储存的主控制器丰旲块I ;与主控制器模块I连接,用于将张拉施工时的张拉数据打印报表输出的打印机3 ;通过互联网与主控制器模块I连接,用于接收主控制器模块I发出的张拉任务,并控制自动张拉泵站工作的智能张拉控制模块2 ;与智能张拉控制模块2连接,用于将接收到的任务以自动控制信号进行输出的自动控制及通讯t吴块4 ;与自动控制及通讯模块4连接,用于将电控信号控制压力油输出,按要求输送至张拉千斤顶6,实现电液控全自动平衡张拉的电液控自动张拉泵站5 ;与电液控自动张拉泵站5连接,用于将电液控自动张拉油泵输出的压力油,转换成张拉力的输出,完成预应力梁预施应力的施加的张拉千斤顶6 ;与张拉千斤顶6连接的梁板;智能张拉控制模块2是自动张拉过程的控制中心,在张拉过程中,系统把自动泵站采集模块采集到的位移传感器和油压传感器的实时信号,经过分析和处理,并判断当前预应力钢束的张拉力值和伸长值是否同步,将结果通过输出模块输出,控制和调整电液控自动张拉泵站的工作状态,保证张拉千斤顶6的张拉力值和伸长值同步平衡增长,实现张拉过程的全自动控制,张拉的同时,将张拉数据通过自动控制及通信模块,实时上传至主控制器模块1,显示实时张拉曲线并存储数据、输出报表。在本技术中,根据梁板的结构选取张拉千斤顶6为2个或4个,电液控自动张拉泵站5与张拉千斤顶6的数目一致;张拉千斤顶6上安装有高精度位移传感器,位移传感器实时将张拉千斤顶6的活塞的伸长值通过信号采集模块传输给智能张拉控制模块2 ;测力系统安装有两个液压传感器,分别安装在液压站的供油端和液压站回油端;电液控自动张拉泵站6上安装有采集模块,用于采集位移传感器和油压传感器的实时信号。本技术的电液控自动张拉泵站5作为整个张拉过程的动力源,自动控制及通信模块4将接收到的任务以电控信号控制压力油输出,按要求输送至张拉千斤顶6,实现电液控全自动平衡张拉,具体如下:(I)超高压电液控液压油路开关技术箱梁张拉液压系统工作压力在31.5Mpa?50Mpa,为超高压系统,液压系统的可靠性和长期稳定性是首要解决的问题,而液压系统中关键是阀组的耐用性和可靠性,控制阀组主要由我公司的专利产品〈超高压液控液压油路开关 > 组成,通过工作在15Mpa?20Mpa的电磁阀控制低压油路来驱动超高压油路的通断;(2)大、小流量组合供油液压站设有两组控制阀组分别控制大、小两个流量,通过调节大小流量的组合来控制张拉速度,从而达到模拟人工手动控制流量的效果,在接近张拉目标值或持荷保压阶段采用小流量的控制达到精确控制张拉力的目的;(3)电控缓释锚固系统为了使系统满足张拉工艺过程自动化控制,液压系统加入了缓释锚固系统,可使张拉千斤顶张拉完成后缓慢卸压,从而保证钢绞线的张拉力从工具锚缓慢过渡到工作锚具上,避免了对工作夹片的冲击,防止出现滑束。以上所述仅是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预应力梁全自动张拉自控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张拉自控系统包括:主控制器模块、智能张拉控制模块、自动控制及通讯模块、打印机、电液控自动张拉泵站、张拉千斤顶、梁板; 打印机和智能张拉控制模块分别与主控制器模块相连接,自动控制及通讯模块与智能张拉控制模块相连接,电液控自动张拉泵站与自动控制及通讯模块相连接,张拉千斤顶与电液控自动张拉泵站相连接,梁板与张拉千斤顶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应力梁全自动张拉自控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张拉自控系统包括:主控制器模块、智能张拉控制模块、自动控制及通讯模块、打印机、电液控自动张拉泵站、张拉千斤顶、梁板; 打印机和智能张拉控制模块分别与主控制器模块相连接,自动控制及通讯模块与智能张拉控制模块相连接,电液控自动张拉泵站与自动控制及通讯模块相连接,张拉千斤顶与电液控自动张拉泵站相连接,梁板与张拉千斤顶相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梁全自动张拉自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根据梁板的结构设置张拉千斤顶2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柴延伟鲁琦王顺李胜利
申请(专利权)人:李胜利王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