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宇专利>正文

远红外便携疗护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66029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8 01: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远红外便携疗护肩,其包括护肩本体、三张远红外加热片体、主电源线和移动电源,其中两张远红外加热片体对称设置在护肩本体的两侧,另一张远红外加热片体设置在护肩本体的背面中部位置,三张远红外加热片体分别通过主电源线与移动电源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巧妙,采用远红外加热片体取代传统电炉丝发热方式,并科学合理分布其位置,发热效率高,耗能小,保暖效果好,而且该远红外加热片体的红外波段为8~12微米,能较好地促进和改善血液循环,增加新陈代谢,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和缓解因疲劳引起的肩部疼痛,具备良好的保健功能;同时配备有移动电源,使用方便、简单,移动性好,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远红外便携疗护肩
本技术涉及护肩
,特别涉及一种远红外便携疗护肩。
技术介绍
肩周炎是一种无菌性的,找不到病原菌的炎症,其发病往往与外伤、劳损、局部外感风寒有关。肩周炎的病人局部特别怕风,虽在夏日炎炎之际,也仍然感到肩部冰冷,加上夏天室内的电扇、空调冷气较长时间吹拂肩部,容易加重肩周炎的病症。若是在冬天,更容易引起肩周炎再次发作或加重,不利于健康。为此,人们研发出护肩,为进一步提升保暖效果,人们常在护肩上设置有发热体,该发热体多为采用电热丝、金属膜或碳素纤维制成;其中金属电热丝的工作温度较高、易氧化、寿命短;而复合电热膜或炭质发热体中的有机高分子材料易发生老化,使复合电热膜的导电和加热性能变差,导致寿命较低。且这些发热体的发热效率不够理想,保暖效果不太好,从而影响到保健效果。并且移动性差,均需要与市电连接才可以使用,给人们使用带来不便,另外,不能按个人的胸围大小来相应调节护肩大小,使用舒适度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不足,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巧妙,保暖效果好,使用舒适,且移动性好的远红外便携疗护肩。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远红外便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远红外便携疗护肩,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护肩本体、三张远红外加热片体、主电源线和移动电源,其中两张远红外加热片体对称设置在所述护肩本体的两侧,另一张远红外加热片体设置在护肩本体的背面中部位置,三张远红外加热片体分别通过一子电源线与所述主电源线一端相连接,该主电源线另一端与所述移动电源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远红外便携疗护肩,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护肩本体、三张远红外加热片体、主电源线和移动电源,其中两张远红外加热片体对称设置在所述护肩本体的两侧,另一张远红外加热片体设置在护肩本体的背面中部位置,三张远红外加热片体分别通过一子电源线与所述主电源线一端相连接,该主电源线另一端与所述移动电源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红外便携疗护肩,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红外加热片体为红外波段为8?12微米的远红外纳米碳加热芯片。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远红外便携疗护肩,其特征在于,所述护肩本体包括背面片体、第一前面片体和第二前面片体,第一前面片体和第二前面片体对应缝合在所述背面片体的两侧边,所述第二前面片体近所述第一前面片体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宇陈国栋张德印朱子丹苏海津
申请(专利权)人:张宇陈国栋张德印朱子丹苏海津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