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衣系统满站感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364034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7 19: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成衣系统满站感应装置,解决了现有感应装置中由于采用细杆作为触发机构,而使得感应装置工作稳定性相对较差的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一种成衣系统满站感应装置,用于设置在成衣系统工作站的进站位置处,包括微动开关和触发机构,触发机构用于和衣架相接触,触发机构与衣架相接触后所产生的位置变化作用在微动开关上的触点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机构包括片状的触发板,触发板的一端侧具有枢接点,触发板的另一端为自由端,触发板宽度方向的内侧设有用于对触发板的位置进行限定的限位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成衣系统满站感应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感应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成衣系统上的通过与衣架相接触而使触发结构发生位置改变,且该位置改变会作用在微动开关触点上的感应装置。
技术介绍
成衣系统应用在制衣企业中,用于运行夹持有布料的衣架。成衣系统的结构包括主轨,在主轨的走向上设有若干工作站,夹持有布料的衣架自主轨上进入到目标工作站内,在对布料完成相应工序后,衣架仍要进入到主轨上,以便进入到下一目标工作站。在实际的运行中,为保证成衣系统的工作效率,运行在成衣系统上的衣架较多,而成衣系统运行过程中的顺序性要求高,则必然会导致一些瓶颈工序前积压衣架,衣架积压过多如果再继续进衣架,则会导致衣架掉落,从而会带来工作上的麻烦。中国技术专利(专利号:201220353498.6)中公开了一种成衣系统工作站满站感应装置,解决了现有工作站上因未设置相应的感应装置而易出现掉衣架现象的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一种成衣系统工作站满站感应装置,所述工作站包括进站导轨,进站导轨的外侧具有供衣架滚轮通过的通道,其特征在于,该感应装置包括触发结构,触发结构作用在进站导轨进站端侧的通道内,用于对进站端侧的衣架进行感知,衣架停留在进站端侧时,该感应装置向成衣系统中的主控制器传送信号,指令停止对目标工作站继续进衣架。这种工作站满站感应装置中的触发结构为沿通道方向设置的细杆,细杆具有一定的跨度,通过衣架滚轮与细杆的接触而使得细杆的自由端位置发生改变,进而引起微动开关的开与断,若由于衣架积压,则会导致滚轮与细杆持续接触,从而就会使主控制器指令停止对目标工作站继续进衣架。在实际的应用中,由于衣架滚轮经常与细杆触碰,久而久之,具有一定跨度的细杆的中部位置就会向着通道外侧变形,变形量较大后,有时即使衣架停在细杆位置处,也不会使细杆对微动开关产生有效的触发,此种状况下,主控制器仍会指令继续向目标工作站进衣架,则后进的衣架则会自成衣系统上掉下,从而会影响到成衣系统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缺陷,本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成衣系统满站感应装置,该感应装置的运行稳定性好。为解决所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成衣系统满站感应装置,用于设置在成衣系统工作站的进站位置处,包括微动开关和触发机构,触发机构用于和衣架相接触,触发机构与衣架相接触后所产生的位置变化作用在微动开关上的触点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机构包括片状的触发板,触发板的一端侧具有枢接点,触发板的另一端为自由端,触发板宽度方向的内侧设有用于对触发板的位置进行限定的限位结构。触发结构一般是与衣架上的滚轮相接触,在正常运行时,衣架只是与触发结构短暂接触,若因瓶颈工序而使工作站内导轨积压后,衣架则会与触发结构持续接触,主控制器接受微动开关的信号后会指令停止向目标方向继续进衣架。触发板的自由端可以在重力的作用下伸入到衣架导轨外侧的通道内,也可以是在弹簧弹力的作用下而伸入到衣架导轨外侧的通道内。作为优选,所述限位结构为框式结构。限位结构也可以是凸体与凹口的结合,该限位结构为框式结构,结构简单,可以对触发板进行双向限位。作为优选,还包括壳体,微动开关设于壳体内,限位结构具有在触发板宽度方向上的内侧边和外侧边,内侧边位于壳体内,壳体的开口位于内侧边和外侧边之间,该开口宽度小于内侧边和外侧边的宽度。利用壳体上的开口位于内侧边和外侧边之间,而实现对触发板的双向限位,该开口同时可为触发板的运动提供良好的导向作用,使得触发板的运动稳性好。作为优选,在内侧边和外侧边之间具有设置在触发板宽度方向上的竖侧边,壳体所述的开口上对应于竖侧边设有缺口,竖侧边插接在缺口内。设置有竖侧边,一方面可以提高限位结构的强度,另外也可以为触发板的运动提供良好的导向作用。作为优选,内侧边上具有向着微动开关凸出的隆起,该隆起用于和微动开关上的触点相接触。该隆起的设置可以提高限位结构与微动开关上的触点相接触时的稳定性,可以有效减小触发板的宽度,能有效避免微动开关对触发板的运动产生干涉。作为优选,所述触发板延伸至限位结构位置处。触发板与限位结构结合在一起,有效保证了触发结构的强度,便于对触发结构和触发板一体成型,触发结构具有良好的形态。作为优选,触发板上设有用于和微动开关上触点相接触的触发结构。该触发结构既可以是下述的凸体,也可以是形成触发板上的凹口,并利用上述的内侧边包绕在凸体和凹口周缘,以增加此类触发结构与微动开关上触点相接触时的稳定性。作为优选,所述的触发结构为向着微动开关伸出的凸体。设置有该凸体,可以在提高触发板与微动开关上触点相接触时的稳定性的前提下,减小触发板的宽度,从而可有效避免微动开关对触发板的运动带来干涉。作为优选,所述的枢接点处设有套圈,套圈与限位结构一体成型,套圈的长度大小于限位结构的厚度。与该套圈相对应,在壳体内一体成型有插接在套圈内的枢轴。设置有所述的套圈,可以有效保证触发板在运动时的稳定性。作为优选,壳体上具有透孔,插接在透孔中的报警灯与微动开关电连接。在触发板与衣架持续接触时,该报警灯通过与微动开关的串联而处于长亮状态,从而可为操作工在视觉上提供警示作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触发板代替现有的细杆,触发板在工作过程中不会产生向着导轨外侧的弯曲变形,从而可有效提高本感应装置的工作稳定性,触发板能够通过微动开关及时向主控制器发出满站信号,而使得主控制器及时指令停止向目标工作站进衣架,衣架不会在实际的满站状态下继续向目标工作站方向行进,从而减少了掉衣架现象的发生,提高了成衣系统的工作效率。设置有所述的触发板,可以在触发板上设置所述的限位结构,由于触发板的硬度相对较大,该限位结构可以为触发板的运动提供双向的限位作用,可一方面使触发板的自由端处于合适的位置上,另一方面在衣架与触发板撞击后,触发板不会过度压迫微动开关上的触点,而可为微动开关上的触点提供保护作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成衣系统满站感应装置处于自然状态下的结构图。图2是本成衣系统满站感应装置处于感应衣架状态下的结构图。图3是本成衣系统满站感应装置的结构分散图。图4是本成衣系统满站感应装置中触发板的放大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见图3,本技术成衣系统满站感应装置通过匚形架3固定在导轨I的外侧,在导轨I的外侧设有供衣架上滚轮2通过的通道,感应装置中的片状的触发板10伸入到通道内,触发板10沿通道方向设置,用于和衣架上的滚轮2相接触。本满站感应装置在应用时设置在成衣系统工作站的进站位置处,在站内导轨积满衣架后,因衣架上的滚轮2与触发板10持续接触而通过主控制指令不再向相应的工作站内进入衣架。见图1、2、3,除了上述的触发板10,本感应装置还包括壳体,壳体固定在在匚形架3内部的上端侧,匚形架3内部的下端侧固定在导轨I上。壳体为分体式结构,它是由两片壳状体8扣合在一起而构成的。在这两片壳状体8之间形成有开口,上述的触发板10间隙地插接在该开口内。触发板10的一端侧设置有套圈14,套圈14的长度要大于限位结构的厚度,在壳体内的相应位置处一体成型有枢轴15,枢轴15间隙地插接在套圈14内。触发板10的另一端为自由端,在重力的作用下,触发板10的另一端自然地自所述开口位置处伸出到壳体的外侧。触发板10 —端的宽度要小于其自然端的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成衣系统满站感应装置,用于设置在成衣系统工作站的进站位置处,包括微动开关和触发机构,触发机构用于和衣架相接触,触发机构与衣架相接触后所产生的位置变化作用在微动开关上的触点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机构包括片状的触发板,触发板的一端侧具有枢接点,触发板的另一端为自由端,触发板宽度方向的内侧设有用于对触发板的位置进行限定的限位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成衣系统满站感应装置,用于设置在成衣系统工作站的进站位置处,包括微动开关和触发机构,触发机构用于和衣架相接触,触发机构与衣架相接触后所产生的位置变化作用在微动开关上的触点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机构包括片状的触发板,触发板的一端侧具有枢接点,触发板的另一端为自由端,触发板宽度方向的内侧设有用于对触发板的位置进行限定的限位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为框式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壳体,微动开关设于壳体内,限位结构具有在触发板宽度方向上的内侧边和外侧边,内侧边位于壳体内,壳体的开口位于内侧边和外侧边之间,该开口宽度小于内侧边和外侧边的宽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内侧边和外侧边之间具有设置在触发板宽度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翁端文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飞跃双星成衣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