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纤增强无卤阻燃聚酰胺6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364007 阅读:1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7 19: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玻纤增强无卤阻燃聚酰胺6复合材料,由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聚酰胺6树脂60~70份、玻璃纤维10~30份、阻燃剂5-8份、阻燃协效剂2-3份、相容剂6~12份、抗氧剂0.3~0.8份以及润滑剂0.3~0.8份共混而成。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上述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玻纤增强无卤阻燃聚酰胺6复合材料不仅具有优良的综合力学性能和阻燃性能,而且采用该复合材料制得的成品尺寸稳定、低翘曲、耐油、耐高温,由于本发明专利技术复合材料所需阻燃剂添加量少,因此大大降低了材料的生产成本,本发明专利技术复合材料能够广泛应用于电子电器、汽车等特殊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玻纤增强无卤阻燃聚酰胺6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玻纤增强无卤阻燃聚酰胺6复合材料,还涉及上述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高分子材料

技术介绍
玻纤增强PA6(聚酰胺6即为PA6,以下简称PA6)是PA6改性中一种常用的改性方法,玻纤增强后的PA6在力学性能、耐疲劳、耐蠕变性等方面均有得明显的提高,同时采用该材料制得的成品尺寸稳定,从而扩大了PA6的应用领域。然而,由于玻纤的“烛芯效应”,玻纤增强PA6比纯PA6更易燃烧,且易产生带焰滴落,从而限制了玻纤增强PA6在阻燃要求较髙产品上的应用。三聚氰胺聚磷酸盐(MPP)MPP中的磷、氮元素共存,燃烧过程中MPP释放酸源、气源,促进PA6降解形成膨胀炭层,既可吸附熔滴,也可使内部基材与氧、热隔绝,达到阻燃的效果,但是将MPP应用到玻纤增强PA6上,如若要达到较高的阻燃级别,就要增大MPP的添加量,这样就会导致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损失很大,尤其是冲击强度损失较大,不能满足应用要求。针对这一问题,可通过添加增韧剂的途径予以解决。常用于PA6的增韧剂有弹性体EPDM、SBS、POE、EVA或有机/无机刚性纳米粒子、聚烯烃P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聚酰胺6树脂60~70份、玻璃纤维10~30份、阻燃剂5‑8份、阻燃协效剂2‑3份、相容剂6~12份、抗氧剂0.3~0.8份以及润滑剂0.3~0.8份共混而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玻纤增强无卤阻燃聚酰胺6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采用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聚酰胺6树脂60~70份、玻璃纤维10~30份、阻燃剂5-8份、阻燃协效剂2-3份、相容剂6~12份、抗氧剂0.3~0.8份以及润滑剂0.3~0.8份共混而成;所述相容剂为表面包覆聚苯乙烯-丙烯酸的硅橡胶;其中,所述相容剂由以下方法制备而成:在60℃恒温水浴下,将苯乙烯和丙烯酸在UV树脂引发剂作用下进行缩聚反应,得到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其中,苯乙烯、丙烯酸和引发剂的体积比为60∶40∶0.2;将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通过物理喷淋包覆在硅橡胶的表面,得到表面包覆聚苯乙烯-丙烯酸的硅橡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玻纤增强无卤阻燃聚酰胺6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剂为聚多磷酸铵、三聚氰胺、膨胀型石墨、三聚氰胺磷酸盐、TGIC、MCA或MPP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几种按任意比例的混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玻纤增强无卤阻燃聚酰胺6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鲁平才赵银主张爱文徐剑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兆鋆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