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层结构芯体的吸收制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63595 阅读:1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7 19: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个人卫生用品领域,公开了一种双层结构芯体的吸收制品,包括透液性表层、不透液性底层以及在透液性表层和不透液性底层之间的吸收芯体,所述吸收芯体包括上、下两层,上层是双梳理双成型的一层蓬松薄片,该上层蓬松薄片分为密实面和蓬松面,吸收芯体下层是密实薄片,所述蓬松薄片的蓬松面与下层密实薄片粘合在一起,吸收芯体的高分子吸水性颗粒或纤维均匀分布在蓬松面与下层密实薄片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吸收制品具有能迅速吸收扩散、透气性好、贴身性好的优点。(*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层结构芯体的吸收制品
本技术涉及个人卫生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层结构芯体的吸收制品。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吸收制品的吸收芯体,如图1所示,一般由下层密实薄片1、中间支撑结构的蓬松无纺布2、高分子吸水性颗粒(SAP) 3、上、下热熔胶层4、上层密实薄片5组成。也有部分厂商对吸收芯体做细微的调整,如在图1结构中,改变上、下层覆盖材料的种类,用湿强纸或者亲水性纺粘布代替无尘纸,或者调整吸收芯体中SAP的配比等。通常还有厂商在吸收芯体上压制网格或条纹,使吸收体显得更紧密更薄,使表面导流效果更好。但是,实际使用以上吸收体产品的过程中,常有以下几种弊端:1、如图2所示,吸收芯体的SAP大多被胶粘在上、下两层无尘纸上,上、下分层明显。此芯体遇到尿液后,上层高分子迅速吸收膨胀,造成凝胶阻塞,严重影响二次吸收速度,导致表层干爽性下降。2、吸收芯体上、下层均通过热熔胶与中间蓬松无纺布粘合,若施胶少,热熔胶粘附SAP,使得上层密实薄片及下层密实薄片无法与蓬松无纺布粘合,导致吸收芯体散层,无法生产;若施胶多,会在无尘纸与蓬松无纺布间形成一层阻水的胶层,影响吸收速度。3、吸收芯体宽度固定,制成产品后裆部较宽,宝宝穿戴后非常不舒适,容易形成O形腿。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液体能迅速吸收扩散、透气性好、贴身性好的双层结构芯体的吸收制品。本技术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层结构芯体的吸收制品,包括透液性表层、不透液性底层以及在透液性表层和不透液性底层之间的吸收芯体,所述吸收芯体包括上、下两层,上层是双梳理双成型的一层蓬松薄片,该上层蓬松薄片分为密实面和蓬松面,密实面可阻止细小高分子吸水性颗粒及纤维通过,防止细小高分子吸水性颗粒或纤维漏出来。蓬松面可容纳高分子吸水性颗粒及纤维;吸收芯体下层是亲水性、扩散性强的密实薄片,下层密实薄片与所述蓬松薄片的蓬松面粘合在一起,吸收芯体的高分子吸水性颗粒或纤维均匀分布在蓬松面与下层密实薄片之间。上述技术方案中,为使得蓬松面在容纳高分子吸水性颗粒或纤维后不至于与密实面分开,密实面和蓬松面间的剥离力在0.4N/25mm以上。上述技术方案中,为增加亲水性,吸收芯体上层蓬松薄片的蓬松面含有亲水性好的纤维素纤维,如粘胶纤维等。同时,吸收芯体上层蓬松薄片的蓬松面为细纤度纤维和粗纤度纤维的混合结构,细纤度纤维用以增加蓬松面吸液的毛细作用,粗纤度纤维利于维持整个蓬松面的立体结构。上述技术方案中,吸收芯体下层密实薄片材料为无尘纸或湿强纸或无纺布材料,优选无尘纸材料。上述技术方案中,在吸收芯体中部、沿吸收芯体纵向设有两条短切槽,短切槽垂直贯穿吸收芯体的上、下表面,形成导液通道。在穿戴过程中,短切槽横向两侧的吸收芯体可以往上翻折,整个吸收芯体自然形成八字形,更加贴合婴儿体型设计,防止形成O形腿。上述技术方案中,在透液性表层和吸收芯体之间设有导流层,以利于传导扩散液体。为了增加吸收芯体的结构强度,并防止吸收芯体中高分子吸水性颗粒进入导流层和渗透到表层,吸收芯体上、下表面设有亲水包覆层。本技术的显著效果是:1.由于设计了双层结构的吸收芯体,吸液后,由下层亲水性、扩散性强的密实薄片往两侧扩散,最终被高分子吸水性颗粒或纤维均匀吸收;并且,吸收芯体的上层蓬松薄片是通过热粘合成型,并未施胶,不会形成阻水胶层。所以,吸收制品透液性表层的液体快速下渗,使得潮湿面积小,吸收制品表层更干爽,穿戴后没有潮湿感,能避免出现尿布疹。2.在吸收芯体中部,沿吸收芯体纵向设有两条短切槽,形成导液通道,加快了吸液速度和液体扩散。同时,当吸收制品两侧受挤压时,短切槽横向两侧的吸收芯体可以往上翻折,整体自然形成八字形,更贴合婴儿体型。穿戴后吸收制品表层与皮肤之间产生一个小空腔,空气可沿着空腔形成对流,排泄液体挥发出来的有害气体可迅速排出,不易对皮肤造成损害。3、高分子吸水性颗粒在双梳理双成型蓬松薄片中均匀分布,没有出现分层现象,不会造成上层高分子吸收膨胀后凝胶阻塞,所以对后续吸液速度影响不大。【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图1为公知技术吸收制品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公知技术吸收制品吸液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双层结构芯体的吸收制品截面图。图4为本技术吸收制品双梳理双成型蓬松薄片截面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吸收制品穿戴时八字形截面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吸收制品穿戴时八字形俯视图。图7为本技术吸收制品芯体吸液后截面示意图。其中,1-下层密实薄片,2-蓬松无纺布,3-高分子吸水性颗粒,4-热熔胶层,5-上层密实薄片,6-双梳理双成型蓬松薄片,7-亲水包覆层,8-导流层,9-透液性表层,10-不透液性底层,11-短切槽,61-密实面,62-蓬松面。【具体实施方式】如图3?7所示,一种双层结构芯体的吸收制品,包括透液性表层9、不透液性底层10以及在透液性表层和不透液性底层之间的吸收芯体,所述吸收芯体包括上、下两层,上层是一层双梳理双成型蓬松薄片6,该上层蓬松薄片分为密实面61和蓬松面62,且密实面61和蓬松面62的组分不同,密实面61可阻止细小高分子吸水性颗粒3及纤维通过,防止细小高分子吸水性颗粒3或纤维漏出来。蓬松面62可容纳高分子吸水性颗粒3及纤维。为使得蓬松面62在容纳高分子吸水性颗粒3或纤维后不至于与所述密实面61分开,密实面61和蓬松面62间的剥离力控制为0.4N/25mm ;吸收芯体下层是无尘纸制成的亲水性、扩散性强的密实薄片,下层密实薄片I与所述双梳理双成型蓬松薄片6的蓬松面62通过热熔胶层4粘合在一起,吸收芯体的高分子吸水性颗粒3或纤维均匀分布在蓬松面62与下层密实薄片I之间;如图5、图6所示,在吸收芯体中部、沿吸收芯体纵向设有两条短切槽11,短切槽11垂直贯穿吸收芯体的上、下表面,形成导液通道。在穿戴过程中,短切槽11横向两侧的吸收芯体可以往上翻折,整个吸收芯体自然形成八字形,更加贴合婴儿体型设计,防止形成O形腿;在透液性表层9和吸收芯体之间设有导流层8,以利于传导扩散液体;为了增加吸收芯体的结构强度,并防止吸收芯体中高分子吸水性颗粒3进入导流层8和渗透到表层,吸收芯体上、下表面设有亲水包覆层7。以上说明了本技术的双层结构芯体的吸收制品的实施方式,但各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可进行适当改变:例如,蓬松面62可根据需要添加一定比例的纤维素纤维,以增加亲水性;也可以将蓬松面62制成为细纤度纤维和粗纤度纤维的混合结构,细纤度纤维用以增加蓬松面吸液的毛细作用,粗纤度纤维利于维持整个蓬松面的立体结构。再比如,吸收芯体下层密实薄片I材料可以选用湿强纸或无纺布材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层结构芯体的吸收制品,包括透液性表层、不透液性底层以及在透液性表层和不透液性底层之间的吸收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芯体包括上、下两层,上层是双梳理双成型的一层蓬松薄片,该上层蓬松薄片分为密实面和蓬松面,吸收芯体下层是密实薄片,所述蓬松薄片的蓬松面与下层密实薄片粘合在一起,吸收芯体的高分子吸水性颗粒或纤维均匀分布在蓬松面与下层密实薄片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层结构芯体的吸收制品,包括透液性表层、不透液性底层以及在透液性表层和不透液性底层之间的吸收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芯体包括上、下两层,上层是双梳理双成型的一层蓬松薄片,该上层蓬松薄片分为密实面和蓬松面,吸收芯体下层是密实薄片,所述蓬松薄片的蓬松面与下层密实薄片粘合在一起,吸收芯体的高分子吸水性颗粒或纤维均匀分布在蓬松面与下层密实薄片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芯体上层的蓬松薄片的密实面和蓬松面间的剥离力在0.4N/25mm以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制品,其特征在于:在吸收芯体中部、沿吸收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金凤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康程护理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