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缆连接器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63230 阅读:1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7 19:15
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其包括用以向前插入插座配合的连接器主体、覆盖于连接器主体外侧的屏蔽壳体、处于连接器主体后侧的线缆、及铆接于线缆的铆环。所述连接器主体具有水平横向较宽的宽度与竖直纵向较小的高度,所述屏蔽壳体与铆环由金属薄板一体下料成型,且屏蔽壳体具有覆盖于连接器主体上下两侧的较宽的上侧壁与下侧壁、以及覆盖于横向两侧的左右两侧壁,铆环一体连接于上侧壁或下侧壁,屏蔽壳体包括从上侧壁或下侧壁沿横向水平轴弯折形成的后侧壁,从而可以尽量减少连接器主体的长度,并便于完整屏蔽设计。(*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线缆连接器组件
】本技术关于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尤其涉及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的屏蔽壳体。【
技术介绍
】2011年5月11日公告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告第201829714U号揭示一种USB3.0Micro B线缆连接器组件,该线缆连接器组件的连接器后端呈锥形,且其屏蔽壳体后侧屏蔽也不够完整。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技术进行改进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其连接器外形较短,且屏蔽性能较好。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其包括用以向前插入插座配合的连接器主体、覆盖于连接器主体外侧的屏蔽壳体、处于连接器主体后侧的线缆、及铆接于线缆的铆环,所述连接器主体具有水平横向较宽的宽度与竖直纵向较小的高度,所述屏蔽壳体与铆环由金属薄板一体下料成型,且屏蔽壳体具有覆盖于连接器主体上下两侧的较宽的上侧壁与下侧壁、以及覆盖于横向两侧的左右两侧壁,铆环一体连接于上侧壁或下侧壁,屏蔽壳体还包括从上侧壁或下侧壁沿横向水平轴弯折形成的后侧壁。相对现有技术,本创作屏蔽壳体的后侧壁系从上侧壁或下侧壁沿横向水平轴弯折形成,从而便于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其包括用以向前插入插座配合的连接器主体、覆盖于连接器主体外侧的屏蔽壳体、处于连接器主体后侧的线缆、及铆接于线缆的铆环,所述连接器主体具有水平横向较宽的宽度与竖直纵向较小的高度,所述屏蔽壳体与铆环由金属薄板一体下料成型,且屏蔽壳体具有覆盖于连接器主体上下两侧的较宽的上侧壁与下侧壁、以及覆盖于横向两侧的左右两侧壁,铆环一体连接于上侧壁或下侧壁,其特征在于:屏蔽壳体包括从上侧壁或下侧壁沿横向水平轴弯折形成的后侧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其包括用以向前插入插座配合的连接器主体、覆盖于连接器主体外侧的屏蔽壳体、处于连接器主体后侧的线缆、及铆接于线缆的铆环,所述连接器主体具有水平横向较宽的宽度与竖直纵向较小的高度,所述屏蔽壳体与铆环由金属薄板一体下料成型,且屏蔽壳体具有覆盖于连接器主体上下两侧的较宽的上侧壁与下侧壁、以及覆盖于横向两侧的左右两侧壁,铆环一体连接于上侧壁或下侧壁,其特征在于:屏蔽壳体包括从上侧壁或下侧壁沿横向水平轴弯折形成的后侧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侧壁设有与线缆靠近的弧线边缘,以提高屏蔽的完整性。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铆环的展开形状呈横向延伸的带状,并在带状的中间位置向前连接于屏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加来樊晓陈钧吴荣发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