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提高输出光功率的激光二极管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63213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7 19: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可提高输出光功率的激光二极管结构,包括多个阵列式分布的激光二极管(1),与激光二极管(1)组成的阵列相配的设置有光学系统(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激光二极管(1)按照短轴方向进行排列,在相邻两个激光二极管(1)的空隙间设置有反光镜(3),与每个反光镜(3)都对应的设置有辅助激光二极管(4),反光镜(3)呈45°角放置。这是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布局合理,能够在不增加光学孔径的情况下提高系统输出光功率的激光二极管结构。(*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提高输出光功率的激光二极管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光学结构,特别是一种可提高输出光功率的激光二极管结构。
技术介绍
在光学设计中通光孔径与设计难度是成正比的,即通光孔径越大设计越难,这是因为距离光轴越远的光线与近轴光线的象差越大,成像质量越差,激光的汇聚光点就会越大,当口径达到50mm以上时,要想校正这样的象差就必须大量增加镜片的数量或者是使用非球面透镜,增加透镜数量会导致大量的能量损失,而非球面的价格非常昂贵,不适宜大量的生产。激光二极管外形构造是圆形,在布局上二极管成阵列式分布,确定最大的通光孔径,如果想再增加二极管的数量,必然就需要增大汇聚系统的通光孔径,而在不增大汇聚系统光学孔径的情况下已经无法增加二极管的使用数量,这样就限制了整个系统的输出光功率。因此现在需要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或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布局合理,能够在不增加光学孔径的情况下提高系统输出光功率的激光二极管结构。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可提高输出光功率的激光二极管结构,包括多个阵列式分布的激光二极管1,与激光二极管I组成的阵列相配的设置有光学系统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激光二极管I按照短轴方向进行排列,在相邻两个激光二极管I的空隙间设置有反光镜3,与每个反光镜3都对应的设置有辅助激光二极管4,反光镜3呈45°角放置。本技术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由于光学仪器或装置内结构布局的局限性,汇聚系统的光学孔径基本无法改变,因此也就限制了整个系统的输出光功率。而本种结构则能够在不改变光学孔径的情况下,通过设置在相邻激光二极管间隙中的反光镜将辅助激光二极管产生的光线反射到光学系统中,以增加整个系统的输出光功率。它的出现,解决了人们长久以来一直希望解决的问题,并且这种结构布局简单,制作方便,成本低廉,因此可以说它具备了多种优点,特别适合于在本领域中推广应用,其市场前景十分广阔。【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可提高输出光功率的激光二极管结构,包括多个成阵列式分布的激光二极管1,与这些激光二极管I所组成的阵列相配的设置有光学系统2,光学系统2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如汇聚透镜等),所有的激光二极管I都按照短轴方向进行排列,在相邻的两个激光二极管I的空隙内设置有反光镜3,与每一个反光镜3都对应的设置有辅助激光二极管4,并且反光镜3呈45°角放置,它能够让辅助激光二极管4发出的光线改变方向,即辅助激光二极管4经过反光镜3的全反射后,出射光的方向与激光二极管I的光线的方向平行,这样就可以在不增加激光二极管I的数量的前提下,提升射入到光学系统2上的输出光功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提高输出光功率的激光二极管结构,包括多个阵列式分布的激光二极管(1),与激光二极管(1)组成的阵列相配的设置有光学系统(2),光学系统为汇聚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激光二极管(1)按照短轴方向进行排列,在相邻两个激光二极管(1)的空隙间设置有反光镜(3),与每个反光镜(3)都对应的设置有辅助激光二极管(4),反光镜(3)呈45°角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提高输出光功率的激光二极管结构,包括多个阵列式分布的激光二极管(O,与激光二极管(I)组成的阵列相配的设置有光学系统(2),光学系统为汇聚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维成陈易李晓龙付瑶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华录·松下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