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自动穿鞋带机的鞋帮定位机构,包括鞋帮定位座,鞋帮定位座固定设有带穿设孔的模板,模板上的穿设孔与鞋帮上的鞋带孔相对应;通过定位杆同时穿过鞋带孔和穿设孔定位鞋帮定位座上的鞋帮安装位置。该鞋帮定位机构可以方便的将鞋帮放置在鞋帮定位座上,通过定位杆的定位,可以保证鞋帮安装位置的准确性。通过压紧臂可以简单、稳定的固定鞋帮位置。鞋帮定位座在Y向驱动电机的驱动下,可以带动鞋帮沿直线运动,自动化地配合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的工作进程,使鞋带束头可以准确有序地穿过鞋带孔。(*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穿鞋带机的鞋帮定位机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给鞋帮穿设鞋带的自动穿鞋带机,具体地说是自动穿鞋带机的鞋帮定位机构。
技术介绍
在鞋子的生产过程中,在鞋子加工完成后,还需要进行一个穿鞋带的步骤。目前,穿鞋带都是工人手工完成的。由于每年鞋的产量很大,而将鞋带在鞋上穿好又非常浪费时间,因此该步骤非常浪费人力和成本,同时降低了鞋的生产效率。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号:201210310460.5,专利名称一种自动穿鞋带机公开了一种用于加工过程中给鞋子穿鞋带的设备,包括机架、工作台X线性模组、工作台Y线性模组、前固定架、前臂X线性模组、前臂Z线性模组、前主臂、前夹持器、后固定架、后臂X线性模组、后臂Z线性模组、后主臂、后夹持器、内夹板、外夹板、鞋带固定台、导轨、滑块、丝杆、螺母、轴承、联轴器、伺服电机、底板、台板;工作台X线性模组、工作台Y线性模组、前臂X线性模组、前臂Z线性模组、后臂X线性模组以及后臂Z线性模组都包括导轨、滑块、丝杆、螺母、轴承、联轴器、伺服电机、底板、台板等部件。上述专利公开的技术方案,虽然可以用于穿设鞋带,但是存着比较多的缺陷。例如:鞋帮放料比较麻烦;穿设鞋带需要前主臂和后主臂两套驱动机构,两套驱动机构成本高、配合要求精度高,一旦出错就会导致穿鞋带失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自动穿鞋带机的鞋帮定位机构。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自动穿鞋带机的鞋帮定位机构,包括鞋帮定位座,鞋帮定位座固定设有带穿设孔的模板,模板上的穿设孔与鞋帮上的鞋带孔相对应;通过定位杆同时穿过鞋带孔和穿设孔定位鞋帮定位座上的鞋帮安装位置。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还包括以下改进的技术方案。上述的鞋帮定位座的一侧设有支撑架,支撑架的上端转动设有用于带动定位杆上升或下降的定位摆臂;在定位摆臂与支撑架之间连接有第二复位弹簧。上述的鞋帮定位机构设有两根竖向设置的定位安装板,定位安装板的中部与固定在定位摆臂上的支撑定位座转动连接;两根定位安装板的上端通过定位连杆相互连接,并在两根定位安装板之间设有第三复位弹簧;定位杆位于定位安装板的下端。上述的鞋帮定位座为两个,能分别沿鞋帮定位台板上的X向长槽内滑动;支撑架固定在鞋帮定位台板的两侧。上述鞋帮定位座的两侧设有用于固定鞋帮的压紧臂;压紧臂的中部与鞋帮定位座内的压紧座转动连接,在压紧臂的上端连接有用于压紧鞋帮的压紧块,在压紧臂的下端连接有压料驱动机构。上述的压料驱动机构包括穿过压紧座中部的升降轴;升降轴的上部与第一复位弹簧相连接;升降轴的下部通过连接销与压紧臂的下端活动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鞋帮定位机构可以将鞋帮方便的放置在鞋帮定位座上,通过定位杆的定位,可以保证鞋帮安装位置的准确性。通过压紧臂可以简单、稳定的固定鞋帮位置。鞋帮定位座在Y向驱动电机的驱动下,可以带动鞋帮沿直线运动,自动化地配合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的工作进程,使鞋带束头可以准确有序地穿过鞋带孔。【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夹具安装座部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组装分解示意图。图4是图1中机架部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中拉杆部分的组装分解示意图。图6是图1中鞋帮定位座部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的组装分解示意图。图8是图6中鞋帮定位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8的组装分解示意图。其中的附图标记为:夹具安装座1、X向导轨11、X向驱动电机12、X向滑块14、第一同步带15、旋转座2、第一夹具21、第二夹具22、第一升降气缸23、第二升降气缸24、旋转气缸25、拉杆3、拉杆电机31、安装轴承32、拉杆安装板33、轴承安装座34、拉杆转轴35、皮带轮36、皮带37、拉杆连接板38、鞋帮定位座4、鞋帮定位台板40、连接销41、连接柱42、压紧臂43、压紧座44、压紧块45、升降轴46、第一复位弹簧47、升降手柄48、锁紧块49、Y向驱动电机5、Y向导轨51、Y向螺杆52、Y向滑块53、第二同步带54、Y向驱动座55、Y向连接座6、第三升降气缸61、安装孔62、锁紧气缸63、升降导轨64、定位杆7、支撑架71、定位摆臂72、第二复位弹簧73、定位安装板74、支撑定位座75、定位连杆76、第三复位弹簧77。【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图1至图9所示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自动穿鞋带机,包括能在X方向作直线运动的夹具安装座I,夹具安装座I上设有能作旋转运动的旋转座2,在旋转座2上设有第一升降气缸23驱动的第一夹具21和第二升降气缸24驱动的第二夹具22。第一夹具21和第二夹具22能夹持鞋带束头,并在夹具安装座I的带动下,交替夹持鞋带束头并将鞋带束头穿过鞋帮上的鞋带孔。如图1至图3所示,夹具安装座I位于机架的上部,并具有驱动夹具安装座I沿X方向运动的X向驱动电机12,X向驱动电机12通过X向传动组件与夹具安装座I相连接。X向传动组件包括X方向设置的X向导轨11和与X向驱动电机12相连接的X向螺杆。X向导轨11滑动设置有X向滑块14,夹具安装座I固定设置在X向滑块14上。X向滑块14与X向螺杆通过螺纹配合。X向驱动电机12通过第一同步带15带动X向螺杆转动,X向螺杆在转动时带动X向滑块14沿X向导轨11运动。通过控制X向驱动电机12的转动角度,便可以控制X向滑块14的运动距离。本实施例中,在夹具安装座I上设置有旋转气缸25,旋转座2与旋转气缸25的驱动杆相连接。在旋转气缸25的驱动下,旋转座2可以相对于夹具安装座I以180度往复转动。第一升降气缸23和第二升降气缸24固定在旋转座2上。第一升降气缸23的驱动杆固定连接有第一夹具21。第二升降气缸24的驱动杆固定连接有第二夹具22。第一夹具21和第二夹具22并排间隔设置,可以分别夹住鞋带束头。第一夹具21与第二夹具22之间的距离大于鞋帮的厚度,并且与鞋带束头的长度相适应。第一夹具21和第二夹具22结构类似,都包括一个夹具气缸,每个夹具气缸都具有两个可以合拢或分离的夹头,这两个夹头合拢时可以夹住鞋带束头。以下举例说明自动穿鞋带机如何将鞋带从鞋帮左侧的鞋带孔穿过右侧的鞋带孔。在进行穿鞋带作业时,第一夹具21和第二夹具22同时夹住鞋带束头,并且处于下降状态。在鞋帮的鞋带孔与鞋带束头对准后,X向驱动电机12驱动第一夹具21和第二夹具22沿X方向运动靠近左侧鞋帮。离左侧鞋帮最近的第二夹具22松开鞋带束头并由第二升降气缸24带动上升。夹具安装座I继续运动,将鞋带束头穿过左侧鞋帮上的鞋孔,然后第二夹具22下降夹住穿过鞋孔的鞋带束头,第一夹具21松开鞋带束头并上升。夹具安装座I继续运动,第二夹具22夹住鞋带束头并完全穿过左侧鞋帮上的鞋带孔,此时第一夹具21下降再次夹住鞋带束头。将右侧鞋帮上的鞋带孔对准鞋带束头后,夹具安装座I带动第一夹具21和第二夹具22重复上述动作,将鞋带束头穿过右侧鞋帮上的鞋带孔。鞋带束头穿出鞋帮的鞋带孔后,通过运动的拉杆3扫过鞋帮的外侧,将鞋帮上剩余的鞋带完全拉出鞋带孔,并能张紧鞋帮上穿好的鞋带。随后旋转气缸25驱动旋转座2旋转180度,可以进行从右侧鞋帮到左侧鞋帮的鞋孔穿设。如图4和图5所示,在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自动穿鞋带机的鞋帮定位机构,其特征是:包括鞋帮定位座(4),所述的鞋帮定位座(4)固定设有带穿设孔的模板,所述模板上的穿设孔与鞋帮上的鞋带孔相对应;通过定位杆(7)同时穿过鞋带孔和穿设孔定位鞋帮定位座(4)上的鞋帮安装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1.自动穿鞋带机的鞋帮定位机构,其特征是:包括鞋帮定位座(4),所述的鞋帮定位座(4)固定设有带穿设孔的模板,所述模板上的穿设孔与鞋帮上的鞋带孔相对应;通过定位杆(7)同时穿过鞋带孔和穿设孔定位鞋帮定位座(4)上的鞋帮安装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穿鞋带机的鞋帮定位机构,其特征是:所述鞋帮定位座(4)的一侧设有支撑架(71),所述支撑架(71)的上端转动设有用于带动定位杆(7)上升或下降的定位摆臂(72);在定位摆臂(72)与支撑架(71)之间连接有第二复位弹簧(7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穿鞋带机的鞋帮定位机构,其特征是:设有两根竖向设置的定位安装板(74),所述定位安装板(74)的中部与固定在定位摆臂(72)上的支撑定位座(75)转动连接;两根定位安装板(74)的上端通过定位连杆(76)相互连接,并在两根定位安装板(74)之间设有第三复位弹簧(77);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千,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舒普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