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供一种快速、高效、自动的人脸智能美化处理方法及其装置,发明专利技术人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人脸智能美化方法,包括步骤:读取待处理的人脸图像;创建边缘图像,从待处理的人脸图像中提取人脸边缘数据并存入所述边缘图像;对待处理的人脸图像进行自适应窗口大小的均值滤波处理。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披露了一种实现上述人脸智能美化方法的人脸智能美化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快速高效地对人脸进行自动磨皮处理,并且在经自动处理后能保留原本人脸的细节信息不被破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人脸智能美化方法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图像处理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人脸智能美化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审美需求的不断提高,利用电子设备提供的以Photoshop为首的各类图片处理软件对照片风景或人像进行美化处理已经成为了当代人常见的选择。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对图像处理最常见的需求之一就是对人脸的美化处理,人们追求的是一种在不失真的前提下尽可能将人脸变漂亮、光滑并且高质量显示图像的效果。虽然Photoshop可以完成这方面的工作,但它要求使用者对Photoshop有一定的了解,且处理工作复杂而繁琐。也基于此,近年来针对数字图像中人脸智能美化或自动美化的算法研究也层出不穷,然而现有技术中的人脸智能美化算法共有的缺点是处理速度较慢,且容易在自动处理后丢失细节特征。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快速、高效、自动的人脸智能美化处理方法及其装置。为达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专利技术人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人脸智能美化方法,包括步骤:读取待处理的人脸图像;创建边缘图像,从待处理的人脸图像中提取人脸边缘数据并存入所述边缘图像;对待处理的人脸图像进行自适应窗口大小的均值滤波处理。进一步地,所述的人脸智能美化方法中,在步骤“读取待处理的人脸图像”之后以及步骤“创建边缘图像”之前,还包括步骤:对待处理的人脸图像进行暗点检测和暗点消除处理。进一步地,所述的人脸智能美化方法中,在步骤“对待处理的人脸图像进行自适应窗口大小的均值滤波处理”之后还包括步骤:对经均值滤波处理的人脸图像进行肤色检测,并按预设方案调控人脸图像中属于肤色的像素点r通道的值。进一步地,所述的人脸智能美化方法中,所述步骤“创建边缘图像,从待处理的人脸图像中提取人脸边缘数据并存入所述边缘图像”具体为:创建第一灰度图像,提取待处理的人脸图像的灰度数据并保存于所述第一灰度图像中;创建第二灰度图像,对所述第一灰度图像进行均值滤波处理并将处理结果保存于所述第二灰度图像中;遍历第一灰度图像和第二灰度图像的像素点,比较第一灰度图像和第二灰度图像对应坐标上像素点的灰度值的差值,当差值的绝对值大于一预设阈值时,对边缘图像上对应坐标上像素点的灰度值赋值为255 ;否则对边缘图像上对应坐标上像素点的灰度值赋值为O ;对边缘图像进行均值滤波处理。进一步地,所述的人脸智能美化方法中,所述“自适应窗口大小的均值滤波处理”具体为:根据边缘图像中每个像素点的灰度值计算待处理的人脸图像中对应像素点的均值模糊窗口尺寸;遍历待处理的人脸图像中每个像素点并根据每个像素点的上述均值模糊窗口尺寸进行均值滤波处理,将处理结果保存于滤波图像;在RGB颜色空间下将滤波图像与待处理的人脸图像进行叠加处理。一种人脸智能美化装置,包括输入输出单元、边缘处理单元和滤波处理单元;所述输入输出单元用于读取待处理的人脸图像;所述边缘处理单元用于创建边缘图像,并从待处理的人脸图像中提取人脸边缘数据以及存入所述边缘图像;所述滤波处理单元用于对待处理的人脸图像进行自适应窗口大小的均值滤波处理。进一步地,人脸智能美化装置还包括暗点处理单元,用于对待处理的人脸图像进行暗点检测和暗点消除处理进一步地,人脸智能美化装置还包括肤色处理单元,用于对经均值滤波处理的人脸图像进行肤色检测,并按预设方案调控人脸图像中属于肤色的像素点r通道的值。进一步地,人脸智能美化装置中,所述边缘处理单元创建边缘图像,并从待处理的人脸图像中提取人脸边缘数据以及存入所述边缘图像具体为:创建第一灰度图像,提取待处理的人脸图像的灰度数据并保存于所述第一灰度图像中;创建第二灰度图像,对所述第一灰度图像进行均值滤波处理并将处理结果保存于所述第二灰度图像中;遍历第一灰度图像和第二灰度图像的像素点,比较第一灰度图像和第二灰度图像对应坐标上像素点的灰度值的差值,当差值的绝对值大于一预设阈值时,对边缘图像上对应坐标上像素点的灰度值赋值为255 ;否则对边缘图像上对应坐标上像素点的灰度值赋值为O ;对边缘图像进行均值滤波处理。进一步地,人脸智能美化装置中,滤波处理单元用于对待处理的人脸图像进行自适应窗口大小的均值滤波处理具体为:根据边缘图像中每个像素点的灰度值计算待处理的人脸图像中对应像素点的均值模糊窗口尺寸;遍历待处理的人脸图像中每个像素点并根据每个像素点的上述均值模糊窗口尺寸进行均值滤波处理,将处理结果保存于滤波图像;在RGB颜色空间下将滤波图像与待处理的人脸图像进行叠加处理。与现有技术对比,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为处理速度快、效率高,且能很好地保留轮廓、毛发等面部细节。【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所述人脸智能美化方法的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方式所述人脸智能美化装置的功能模块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输入输出单元2-边缘处理单元3-滤波处理单元4-暗点处理单元5-肤色处理单元【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请参阅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所述人脸智能美化方法的流程图;所述方法包括步骤:S1、读取待处理的人脸图像;S2、对待处理的人脸图像进行暗点检测和暗点消除处理;S3、创建边缘图像,从待处理的人脸图像中提取人脸边缘数据并存入所述边缘图像;S4、对待处理的人脸图像进行自适应窗口大小的均值滤波处理;S5、对经均值滤波处理的人脸图像进行肤色检测,并按预设方案调控人脸图像中属于肤色的像素点r通道的值;S6、输出经处理的人脸图像。进一步地,步骤S4又包括以下分步骤:S41、创建第一灰度图像,提取待处理的人脸图像的灰度数据并保存于所述第一灰度图像中;S42、创建第二灰度图像,对所述第一灰度图像进行均值滤波处理并将处理结果保存于所述第二灰度图像中;S43、遍历第一灰度图像和第二灰度图像的像素点,比较第一灰度图像和第二灰度图像对应坐标上像素点的灰度值的差值,当差值的绝对值大于一预设阈值时,对边缘图像上对应坐标上像素点的灰度值赋值为255 ;否则对边缘图像上对应坐标上像素点的灰度值赋值为O ;S44、对边缘图像进行均值滤波处理。进一步地,步骤S5又包括以下分步骤:S51、根据边缘图像中每个像素点的灰度值计算待处理的人脸图像中对应像素点的均值模糊窗口尺寸;S52、遍历待处理的人脸图像中每个像素点并根据每个像素点的上述均值模糊窗口尺寸进行均值滤波处理,将处理结果保存于滤波图像;S53、在RGB颜色空间下将滤波图像与待处理的人脸图像进行叠加处理。以下以一具体案例对本实施方式实现人脸智能美化的方法进行详述:首先,读取待智能美化处理的人脸图像Img。然后,对Img进行暗点检测,并用肤色代替暗点,本步骤的目的是消除人脸上的痣、斑点或其他皮肤瑕疵。暗点检测与暗点消除的具体方法为:S21、设置暗点检测矩形框的边长w与阈值alpha ;S22、对图像Img的每个像素点进行以下操作:以待检测的像素点为中心像素点;遍历中心像素点矩形框边上的像素点(矩形框边长为W,所以一共有4*w_4个像素点),提取边缘像素点的灰度值Bi,0〈i〈(4*w-4),将Bi与中心点像素的灰度值A进行比较,并记录与A灰度值最接近的边框像素点的灰度值B’ ;若所有边框像素点的灰度值Bi满足式子:B1-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人脸智能美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读取待处理的人脸图像; 创建边缘图像,从待处理的人脸图像中提取人脸边缘数据并存入所述边缘图像; 对待处理的人脸图像进行自适应窗口大小的均值滤波处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脸智能美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读取待处理的人脸图像; 创建边缘图像,从待处理的人脸图像中提取人脸边缘数据并存入所述边缘图像; 对待处理的人脸图像进行自适应窗口大小的均值滤波处理。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脸智能美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读取待处理的人脸图像”之后以及步骤“创建边缘图像”之前,还包括步骤: 对待处理的人脸图像进行暗点检测和暗点消除处理。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人脸智能美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对待处理的人脸图像进行自适应窗口大小的均值滤波处理”之后还包括步骤: 对经均值滤波处理的人脸图像进行肤色检测,并按预设方案调控人脸图像中属于肤色的像素点r通道的值。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人脸智能美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创建边缘图像,从待处理的人脸图像中提取人脸边缘数据并存入所述边缘图像”具体为: 创建第一灰度图像,提取待处理的人脸图像的灰度数据并保存于所述第一灰度图像中; 创建第二灰度图像,对所述第一灰度图像进行均值滤波处理并将处理结果保存于所述第二灰度图像中; 遍历第一灰度图像和第二灰度图像的像素点,比较第一灰度图像和第二灰度图像对应坐标上像素点的灰度值的差值,当差值的绝对值大于一预设阈值时,对边缘图像上对应坐标上像素点的灰度值赋值为255 ;否则对边缘图像上对应坐标上像素点的灰度值赋值为O ; 对边缘图像进行均值滤波处理。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人脸智能美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适应窗口大小的均值滤波处理”具体为: 根据边缘图像中每个像素点的灰度值计算待处理的人脸图像中对应像素点的均值模糊窗口尺寸; 遍历待处理的人脸图像中每个像素点并根据每个像素点的上述均值模糊窗口尺寸进行均值滤波处理,将处理结果保存于滤波图像; 在RGB颜色空间下将滤波图像与待处理的人脸图像进行叠加处理。6.一种人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晨涵,关胤,刘进学,刘德建,陈宏展,吴拥民,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天晴数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