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浩镝专利>正文

一种压蒜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62922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7 18: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压蒜器。该压蒜器,包括一两端开放设置的筒体,在筒体的一端活动套接有一筒盖,在筒体内部的两端分别活动插接有第一挤压块和第二挤压块,所述第一挤压块包括一活动插接于筒体内部的挤压台,在挤压台的外端面上固设有一与挤压台的外端面垂直设置的第一挤压杆,第一挤压杆的另一端穿出筒盖后与第一挤压柄固连,在筒盖的内壁与挤压台的外端面之间设有若干根弹簧;所述第二挤压块包括一活动插接于筒体内部的挤压座,在挤压座的外端面上固设有一与挤压座的外端面垂直设置的第二挤压杆,第二挤压杆的另一端伸出筒体后与第二挤压柄固连。该压蒜器结构简单,体积小巧,易清洁,无噪音,既可以加工粗蒜蓉,又可以制作细蒜蓉。(*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压蒜器(-)
本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压蒜器。(二)
技术介绍
大蒜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调味品,南北风味的菜肴都离不开大蒜。在烹调鱼、肉和禽类时,需要将蒜瓣制作成粗蒜蓉用以去腥增味,在粗蒜蓉的制作过程中,现有的方法一般是先用刀身将蒜瓣拍扁后再用刀刃将其切碎,蒜瓣在被拍扁的过程中容易造成蒜汁外溅,而且蒜瓣也容易散落到地上,造成不必要的浪费;而在凉拌菜中,多将蒜瓣制作成细蒜蓉使用,既可增味,又可杀菌,现有的制作方法是用蒜白子将蒜瓣捣碎,传统的蒜白子多使用简单的冲击,噪声大,而且笨重,存储和清洁都很不方便。目前市场还出现一种采用杠杆原理把蒜瓣通过滤网挤压成蒜蓉的压蒜器,但是该压蒜器事实上只能将大蒜瓣压扁,对于小蒜瓣则发挥不了作用,而且滤网在清洁过程中也很麻烦。(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合理、方便实用、体积小巧、便于存放、易清洁、无噪音、蒜蓉不外溅、既可以加工粗蒜蓉、又可以制作细蒜蓉的压蒜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种压蒜器,包括一两端开放设置的筒体,在筒体的一端活动套接有一筒盖,在筒体内部的两端分别活动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压蒜器,其特征是:包括一两端开放设置的筒体,在筒体的一端活动套接有一筒盖,在筒体内部的两端分别活动插接有第一挤压块和第二挤压块,所述第一挤压块包括一活动插接于筒体内部的挤压台,在挤压台的外端面上固设有一与挤压台的外端面垂直设置的第一挤压杆,第一挤压杆的另一端穿出筒盖后与第一挤压柄固连,在筒盖的内壁与挤压台的外端面之间设有若干根弹簧;所述第二挤压块包括一活动插接于筒体内部的挤压座,在挤压座的外端面上固设有一与挤压座的外端面垂直设置的第二挤压杆,第二挤压杆的另一端伸出筒体后与第二挤压柄固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蒜器,其特征是:包括一两端开放设置的筒体,在筒体的一端活动套接有一筒盖,在筒体内部的两端分别活动插接有第一挤压块和第二挤压块,所述第一挤压块包括一活动插接于筒体内部的挤压台,在挤压台的外端面上固设有一与挤压台的外端面垂直设置的第一挤压杆,第一挤压杆的另一端穿出筒盖后与第一挤压柄固连,在筒盖的内壁与挤压台的外端面之间设有若干根弹簧;所述第二挤压块包括一活动插接于筒体内部的挤压座,在挤压座的外端面上固设有一与挤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浩镝
申请(专利权)人:杨浩镝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