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佳琪专利>正文

一种给药吸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62781 阅读: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7 18: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特别涉及一种给药吸盘。该给药吸盘,包括一吸盘本体,在吸盘本体的内侧设有一弧形凸面,在吸盘本体的顶部设有一卡槽,一旋转圆盘活动卡设在卡槽内,在弧形凸面与卡槽之间通过四个第一通孔相贯通,在旋转圆盘上对应每个第一通孔的位置均设有一个贯通旋转圆盘的第二通孔,在旋转圆盘的上表面中心位置上固连有一旋转钮。该给药吸盘结构合理,方便实用,操作简单,固定效果好,给药时间长,不需要经常换药且不会对口腔溃疡创面造成二次伤害。(*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给药吸盘(-)
本技术特别涉及一种给药吸盘。(二)
技术介绍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口腔溃疡是口腔黏膜疾病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疾病,普通感冒、消化不良、精神紧张、郁闷、上火等情况均能偶然引起口腔溃疡。口腔溃疡的多发性和反复性给患者带来极大的困扰,在此期间,患者无论是饮水还是进食都非常不便,而且在饮水或者进食时,容易给裸露的溃疡创面造成二次伤害,使溃疡创面扩大恶化,延长了治愈时间,增加了患者的痛苦。目前,临床上治疗口腔溃疡多采用溃疡贴或者直接用棉棒涂抹药物粉末的方式,但是口腔内的环境决定了溃疡贴不能较好固定,给药时间短,需要经常换药,贴上后容易被唾液浸湿后移动,造成药物浪费,治疗效果不好;用棉棒直接涂抹药物粉末,药物粉末容易溶解在唾液中或者被唾液稀释后被患者吞咽进胃里,达不到理想的治疗效果O(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合理、方便实用、操作简单、固定效果好、给药时间长、不需要经常换药且不会造成二次伤害的给药吸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给药吸盘,包括一吸盘本体,在吸盘本体的内侧设有一弧形凸面,在吸盘本体的顶部设有一卡槽,一旋转圆盘活动卡设在卡槽内,在弧形凸面与卡槽之间通过四个第一通孔相贯通,在旋转圆盘上对应每个第一通孔的位置均设有一个贯通旋转圆盘的第二通孔,在旋转圆盘的上表面中心位置上固连有一旋转钮。在旋转钮的侧壁上沿圆周均匀设有四个插孔,一杆体的一端插装到插孔内,杆体的另一端设有尖锐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给药吸盘,结构合理,方便实用,操作简单,使用时将带有药物粉末的医用药棉层覆盖在吸盘本体内侧的弧形凸面上,吸盘本体能够牢牢罩在溃疡处周围的口腔黏膜上,医用药棉层能够与溃疡处紧密贴合,在给药过程中不脱落、不移动,给药时间长,无需经常换药,治疗效果好,不会造成药物浪费,患者在饮水或者进食时,不会造成溃疡创面扩大恶化,能够将药物粉末和溃疡创面罩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这样唾液就无法将药物粉末溶解或者稀释,能够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适于广泛推广应用。(四)【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旋转圆盘的俯视图。图中,1吸盘本体,2弧形凸面,3旋转圆盘,4卡槽,5第一通孔,6第二通孔,7旋转钮,8插孔,9杆体,10医用药棉层。(五)【具体实施方式】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如图1-图2中所示,该实施例包括一吸盘本体I,在吸盘本体I的内侧设有一弧形凸面2,在吸盘本体I的顶部设有一卡槽4,一旋转圆盘3活动卡设在卡槽4内,在弧形凸面2与卡槽4之间通过四个第一通孔5相贯通,在旋转圆盘3上对应每个第一通孔5的位置均设有一个贯通旋转圆盘3的第二通孔6,在旋转圆盘3的上表面中心位置上固连有一旋转钮7 ;在旋转钮7的侧壁上沿圆周均匀设有四个插孔8,一杆体9的一端插装到插孔8内,杆体9的另一端设有尖锐部。本技术在使用前,先用75%的酒精溶液对本技术进行消毒,将医用药棉覆盖在吸盘本体I内侧的弧形凸面2上形成医用药棉层10,在医用药棉层10的表面上涂抹药物粉末,用手转动旋转钮7使第一通孔5和第二通孔6相互错开,防止吸盘本体I在吸附口腔黏膜时漏气,然后将吸盘本体I对准溃疡创面后向下挤压吸盘本体1,挤出吸盘本体I内侧的空气,这样吸盘本体I就会牢固吸附在溃疡处周围的口腔黏膜上。覆盖在弧形凸面2上的医用药棉层10能够与溃疡处紧密贴合,在给药过程中不脱落、不移动,给药时间长,无需经常换药,治疗效果好,不会造成药物浪费,患者在饮水或者进食时,不会造成溃疡创面扩大恶化,能够将药物粉末和溃疡创面罩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这样唾液就无法将药物粉末溶解或者稀释,能够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在将吸盘本体I对准溃疡创面时,患者可以用镜子独立操作或者是通过医务人员协助,如果溃疡创面位于口腔黏膜深处,可以用杆体9插装到旋转钮7上的插孔8内,通过杆体9进行操作,从而将本技术吸附在溃疡创面上。在更换药物粉末时,用手转动旋转钮7至第一通孔5和第二通孔6相互贯通的状态,如果溃疡创面位于口腔黏膜深处,可以通过杆体9插入到插孔8内,通过杆体9转动旋转钮7,使第一通孔5和第二通孔6相互贯通,此时吸盘本体I与外界畅通,即可从口腔黏膜上轻松拿下本技术给药吸盘,如果医用药棉层10不容易取下,可以用杆体9上的尖锐部将医用药棉层10从吸盘本体I内侧的弧形凸面2上挑出,对本技术给药吸盘进行消毒后更换新的医用药棉即可再次使用。本技术未详述之处,均为本
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给药吸盘,其特征是:包括一吸盘本体,在吸盘本体的内侧设有一弧形凸面,在吸盘本体的顶部设有一卡槽,一旋转圆盘活动卡设在卡槽内,在弧形凸面与卡槽之间通过四个第一通孔相贯通,在旋转圆盘上对应每个第一通孔的位置均设有一个贯通旋转圆盘的第二通孔,在旋转圆盘的上表面中心位置上固连有一旋转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给药吸盘,其特征是:包括一吸盘本体,在吸盘本体的内侧设有一弧形凸面,在吸盘本体的顶部设有一卡槽,一旋转圆盘活动卡设在卡槽内,在弧形凸面与卡槽之间通过四个第一通孔相贯通,在旋转圆盘上对应每个第一通孔的位置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佳琪孙丽娟
申请(专利权)人:杨佳琪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