筷子无夹支撑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60363 阅读:1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7 16: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筷子无夹支撑机构,解决了现有的筷子拉漆设备在烘干的时候,需要夹持筷子,造成筷子表面油漆受损的缺陷,包括设置在烘干箱内的承接槽,承接槽的其中一侧边上固定有挡板,承接槽上安装有传送带,传送带处于挡板与刮漆片之间;传送带的横截面上直线距离为筷子长度的两点之间的实际长度大于筷子的长度,该两点的直线连线处于传送带上该两点之间的表面的上方。筷子经过上漆设备后从刮漆片的刮漆口出来,承接槽侧边上的挡板对筷子进行阻挡,阻挡后使得筷子落到筷子承接槽的传送带上并随传送带移动,这个过程中无需对筷子进行夹持,保证筷子表面不会受损。(*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筷子无夹支撑机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筷子的支撑机构,尤其是一种筷子在烘干工序中不对筷子进行夹持的筷子无夹支撑机构。
技术介绍
筷子,可谓是中国的国粹。它既轻巧又灵活,在世界各国的餐具中独树一帜,被西方人誉为“东方的文明”。筷子的制作具有很强的传承性和灵活性,手工制作是它的基本特征。筷子的结构很简单,仅仅由两根光滑的细棍组成。而且筷子作为一种日用品,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每个家庭都会配备足够数量的筷子,因此筷子的使用率非常高。为了提高筷子的使用寿命,尤其是针对木制和竹制的筷子,一般都会在筷子的外表裹上一层油漆。传统的筷子工艺是手工制作,手工上漆时筷子的尾端用于捏持或工具夹持,筷子尾端表面没有上漆,手工上漆后,需要将筷子夹住进行烘干,为了防止夹持时破坏筷子表面的油漆,一般在上漆后不对筷子尾端未上漆部位进行处理,直接进行阴干或者烘干,这就需要后续的工序来处理筷子的尾端,直接切掉再补尾端油漆,浪费较大,工序较复杂,如果夹已经烘干部位进行尾端上漆和烘干,容易对筷子完好表面造成影响。同时也由于手工拉漆的效率较低,有人研发了 一种自动拉漆装置,来实现筷子自动拉漆。如:中国专利局于2014年I月I日公告了一份CN101811109B号专利,名称为多规格筷子自动化油漆设备及方法,主要包括排插上筷子机构、自动步进上板机构、90度翻板机械手、垂直浸入油漆机构,方法包括:筷子振动排插入板,自动步进上板与压力递给空板,机械手翻板与定位移动筷子板,垂直浸入油漆与筷子引导校正,循环压力供漆,筷子板上行与橡皮口挂漆。从公开的设备及方法中得知,筷子插入到板上,板翻转浸入到油漆内,但是这个过程中筷子的尾端始终被夹持,这样在进入油漆时该部位不能上漆,即使板子完全浸入到油漆内,筷子的夹持部位也会出现拉漆不完全的现象,烘干的时候,该部位还是需要切断或者其他补救工序,容易影响筷子的拉漆质量,也造成筷子拉漆工序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了现有的筷子拉漆设备在烘干的时候,需要夹持筷子,造成筷子表面油漆受损的缺陷,提供一种筷子无夹支撑机构,上完漆的筷子两端搁置在筷子无夹支撑机构上,不对筷子表面进行固定夹持,防止筷子表面油漆受损。本技术还解决了现有的筷子拉漆设备在烘干的时候,需要夹持着筷子进入烘干箱内,造成筷子加持部位烘干质量低的缺陷,提供一种筷子无夹支撑机构,不对筷子进行固定夹持,只是支撑在上完漆的筷子两端,保证烘干的质量。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筷子无夹支撑机构,设置在处于筷子上漆设备后方的烘干箱内,承接从筷子上漆设备出口处的刮漆片出来的筷子,本机构包括设置在烘干箱内的承接槽,承接槽的其中一侧边上固定有挡板,承接槽上安装有传送带,传送带处于挡板与刮漆片之间;传送带的横截面上直线距离为筷子长度的两点之间的实际长度大于筷子的长度,该两点的直线连线处于传送带上该两点之间的表面的上方。筷子经过上漆设备后从刮漆片的刮漆口出来,筷子出来后,承接槽侧边上的挡板对筷子进行阻挡,阻挡后使得筷子落到筷子承接槽的传送带上并随传送带移动,筷子从刮漆口出来时具有足够的前进速度,这个前进速度保证筷子从刮漆口出来时不用夹持装置,这样筷子表面的油漆不会受损;传送带的结构,使得筷子落到传送带上表面时是两端点支撑,确保筷子表面不会与传送带相接触,这样就保证筷子表面的拉漆效果完好,只要控制好传送带的移动速度,就能使得筷子与筷子之间留出足够的间隙,筷子与筷子之间也不会出现粘接的现象。作为优选,传送带的前进方向与挡板相平行,挡板的平面朝向刮漆片的刮漆口。传送带的前进方向与挡板相平行,筷子受到挡板阻挡后掉落到传送带上,筷子的长度方向与传送带前进方向相垂直,这样随着传送带前进,每次筷子落到传送带上的位置均不同,筷子与筷子之间不会出现碰触。作为优选,传送带由辊轴支撑,辊轴固定到承接槽上,辊轴随传送带前进旋转,或者辊轴之间通过传动链连接旋转并带动传送带前进。通过辊轴支撑,保证传送带的形状始终符合要求。作为优选,传送带为循环式结构,辊轴支撑于传送带的下方。作为优选,传送带的背面上设置有若干道引导条,引导条的横截面呈T形,所述的辊轴成对布置,同一对辊轴的端部之间留有间隙,引导条处于同一对辊轴之间的间隙处,弓丨导条上的短边夹住辊轴。引导条与辊轴相配合可以对传送带的形状进行适当的限定,保证传送带不变形;如果没有引导条,则由传送带自身的形状来满足。作为优选,承接槽上的传送带为多条上下平行布置,每一条传送带形成一层,下一层的传送带正好能承接上一层传送带的传送边缘。多层传送带设置,可以延长筷子在烘干箱内的移动时间,同时又不需要延单根传送带的长度,缩小传送带布置的长度。作为优选,传送带的横截面成弧形,且弧形的内弧面朝上;或者传送带的横截面为折边形状,折边的每一条边的长度小于筷子的长度。作为优选,挡板朝向刮漆片的表面上固定有弹性片,挡板的该表面形成弹性面。挡板上具有弹性面,这样阻挡筷子时能起到缓冲的作用,同时也能更好地控制筷子阻挡后的下落位置。作为优选,挡板与承接槽之间为可动连接,挡板的下部设置有转轴,挡板与承接槽之间连接有转动控制盘。挡板与承接槽之间为可动连接表示挡板的角度可以调节,调出挡板最佳阻挡角度,使得筷子经过挡板阻挡后落到传送带上的位置理想。作为优选,转动控制盘上标有刻度,该刻度显示挡板与承接槽之间的倾斜角度,转动控制盘上设置有锁紧螺母,锁紧螺母锁紧转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筷子经过上漆设备后从刮漆片的刮漆口出来,承接槽侧边上的挡板对筷子进行阻挡,阻挡后使得筷子落到筷子承接槽的传送带上并随传送带移动,这个过程中无需对筷子进行夹持,保证筷子表面不会受损;传送带的结构,使得筷子落到传送带上表面时是两端点支撑,确保筷子表面不会与传送带相接触,这样就保证筷子表面的拉漆效果完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多层传送带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第三种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一种挡板阻挡筷子示意图;图中:1、刮漆片,2、筷子,3、挡板,4、传送带,5、承接槽,6、辊轴,7、引导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支撑上方传送带的辊轴为外辊轴,外辊轴支撑传送带的下方,支撑下方传送带的辊轴为内辊轴,内辊轴支撑传送带的下方。实施例1:一种筷子无夹支撑机构(参见附图1附图2),设置在处于筷子上漆设备后方的烘干箱内,承接从筷子上漆设备出口处的刮漆片I出来的筷子2。本机构包括设置在烘干箱内的承接槽5,承接槽的其中一侧边上固定有挡板3,承接槽上安装有传送带4,传送带处于挡板与刮漆片之间。传送带的前进方向与挡板相平行,挡板的平面朝向刮漆片的刮漆口。传送带由辊轴支撑,辊轴固定到承接槽上,辊轴随传送带前进旋转。传送带为循环式结构,传送带的横截面成弧形,上方的传送带其内弧面朝上用于支撑筷子,下方的传送带其内弧面朝下。支撑上方传送带的辊轴为外辊轴,外辊轴支撑传送带的外弧面,支撑下方传送带的辊轴为内辊轴,内辊轴支撑传送带的内弧面。外辊轴的圆周面为内凹面,内辊轴的圆周面为外凸面。筷子受挡板阻挡后落到上方的传送带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筷子无夹支撑机构,设置在处于筷子上漆设备后方的烘干箱内,承接从筷子上漆设备出口处的刮漆片出来的筷子,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烘干箱内的承接槽,承接槽的其中一侧边上固定有挡板,承接槽上安装有传送带,传送带处于挡板与刮漆片之间;传送带的横截面上直线距离为筷子长度的两点之间的实际长度大于筷子的长度,该两点的直线连线处于传送带上该两点之间的表面的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筷子无夹支撑机构,设置在处于筷子上漆设备后方的烘干箱内,承接从筷子上漆设备出口处的刮漆片出来的筷子,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烘干箱内的承接槽,承接槽的其中一侧边上固定有挡板,承接槽上安装有传送带,传送带处于挡板与刮漆片之间;传送带的横截面上直线距离为筷子长度的两点之间的实际长度大于筷子的长度,该两点的直线连线处于传送带上该两点之间的表面的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筷子无夹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传送带的前进方向与挡板相平行,挡板的平面朝向刮漆片的刮漆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筷子无夹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传送带由辊轴支撑,辊轴固定到承接槽上,辊轴随传送带前进旋转,或者辊轴之间通过传动链连接旋转并带动传送带、产.、rr.目U进。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筷子无夹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传送带为循环式结构,辊轴支撑于传送带的下方。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筷子无夹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传送带的背面上设置有若干道引导条,引导条的横截面呈T形,所述的辊轴成对布置,同一对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季加贵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三箭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