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妊娠黄疸病人外阴瘙痒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353809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7 10: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妊娠黄疸病人外阴瘙痒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该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茵陈80-160份,大血藤40-80g份,苦参10-30份,白鲜皮5-25份,黄柏5-25份,杜仲8-16份,桑寄生8-16份,当归5-13份,艾叶20-40份。该中药专用于妊娠黄疸病人外阴瘙痒,具有疗效显著,无毒副作用和过敏反应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药
,具体涉及。
技术介绍
外阴瘙痒是皮肤科及妇科常见的一种症状,又称外阴非特异性皮炎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多发于阴蒂、小阴唇,也可波及大阴唇、会阴以及肛周。外阴非特异性皮炎,是各种致病因子使皮肤局部代谢障碍而产生的,以皮肤痰痒为主要症状,早期可见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晚期则微血栓形成,血管内皮细胞肿胀脱落,从而使皮肤营养障碍,病变进一步加重。本病自觉症状常为阵发性加剧,夜间尤甚,临床常用皮质类固醇软膏外涂,仅能暂时缓解,由于长期依赖皮质类固醇后,会出现一系列副作用。孕妇外阴瘙痒是孕妇常见妇科病,由于外阴瘙痒会造成失眠,以致精神不振、食欲减退,从而会使身体抵抗力降低,因此对妊娠和顺利分娩都将不利。妊娠黄疸也是孕妇高发的疾病,当孕妇患肝胆及其他疾病出现黄疸时,因血液内胆红质增高,皮肤受胆盐的刺激也可发生外阴瘙痒。临床中发现,妊娠黄疸病人对多数普通外用洗剂不敏感,因此,继续寻找一种专用于妊娠黄疸病人外因瘙痒的药物。中国专CN200910074188提供了一种孕妇适用的洁阴洗液,其原料配方按重量份数计:苦参10-90份,白鲜皮5-90份,黄柏1-60份,杜仲5_85份,寄生10-90份,当归1_50份,艾叶3-90份。该洗液具有清热解毒,祛湿杀虫止痒,培补下元,温经和血安胎之功效。本专利技术配方合理,临床效果显著,无毒副作用和过敏反应,有效率达100%。该洗液适用于妇女霉菌性阴道炎和外阴炎,特别是本配方中加入了安胎的中药成分,尤其适用于孕妇。本 申请人:在临床研究中发现,该洁阴洗液对多数孕妇瘙痒有效,但是对妊娠黄疸病人疗效不够好。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该中药专用于妊娠黄疸病人外阴瘙痒,具有疗效显著,无毒副作用和过敏反应的特点。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用于妊娠黄疸病人外阴瘙痒的中药,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 茵陈80-160份,大血藤40-80g份,苦参10-30份,白鲜皮5_25份,黄柏5_25份,杜仲8-16份,桑寄生8-16份,当归5-13份,艾叶20-40份。优选的,上述的用于妊娠黄疸病人外阴瘙痒的中药,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 茵陈100-140份,大血藤50-70g份,苦参15-25份,白鲜皮20-30份,黄柏20-30份,杜仲10-14份,桑寄生10-14份,当归7-11份,艾叶25-35份。 更优选的,上述的用于妊娠黄疸病人外阴瘙痒的中药,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 茵陈120份,大血藤60g份,苦参20份,白鲜皮15份,黄柏15份,杜仲12份,桑寄生12份,当归9份,艾叶30份。上述的用于妊娠黄疸病人外阴瘙痒的中药,该药物的剂型为外用制剂。外用制剂包含常用的洗剂、乳膏剂、凝胶剂、擦剂、水溶剂、外敷粉剂、软膏剂,外用泡腾片等等,优选为外用洗剂。上述的用于妊娠黄疸病人外阴瘙痒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照所需重量份称取各种原料; (2)将杜仲、当归、艾叶碎成粗粉,水蒸气蒸馏提取挥发油,并收集后备用,提取后的药潘混合后备用; (3)将茵陈、大血藤、苦参、白鲜皮、黄柏,桑寄生与上述蒸馏提取挥发油后的药渣,加水煎煮提取二次,第一次加药物体积7-9倍量水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药物体积5-7倍量水煎煮1.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60°C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1.18的浓缩液,放冷,加入乙醇至含醇量达到70-80%,搅匀,O~5°C静置冷藏24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并60°C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1~1.16,搅匀,再2~5°C静置冷藏24小时,滤过;再加入上述蒸馏后的水溶液,随加随搅拌;并调节PH值至4.5~6.0,加水调整至2000份,滤过,灭菌,即得。优选的,上述的用于妊娠黄疸病人外阴瘙痒的中药的制备方法中,所述步骤(3 )中第一次加药物体积8倍量水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药物体积6倍量水煎煮1.2小时。优选的,上述的用于妊娠黄疸病人外阴瘙痒的中药的制备方法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加入乙醇至含醇量达到75%。本专利技术用于预防时:取药液20-50ml,用3_5倍量温开水稀释,每隔1_2日冲洗一次,可起到预防妇科炎症的作用。本专利技术用于治疗时,早晚各一次。药液加热,先熏后洗,持续15-20分钟,局部用药液湿敷效果更好。对于妊娠黄疸病人,多由或血虚生风化燥,肌肤失养所致。由于孕期体内激素水平产生巨大变化,随之局部神经功能敏感性提高,进而介导肥大细胞而成。因此孕期外因瘙痒发病率较高。本组方中的茵陈苦、辛,微寒茵陈清热利湿、退黄;大血藤性味苦,平可活血通络,祛风杀虫,与当归同用,可以起到补血活血的功效,同时大血藤活血功效较弱,不至于引起胎儿敏感。中医认为所有的风都责之于血虚,因此需活血补血。苦参、白鲜皮和黄柏清热解毒,祛湿杀虫止痒,善清下焦湿热;杜仲、寄生补肝肾,固冲任,培补下元,安胎;艾叶温经散寒,能制约苦参等药的苦寒之药性,益火以消阴翳,也可安胎,使其不伤胎气。诸药合用,共凑清热解毒,祛湿杀虫止痒,补血活血,培补下元,温经和血安胎之功效。两组临床综合疗效比较:本专利技术中药用于妊娠黄疸病人外阴瘙痒,其治愈率高达46.88%,有效率高达98.44%,治疗组治愈率和总效率率与对照组差异极明显著(P〈0.0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更进一步的说明,以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了解本专利技术,但并不因此限制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 处方:茵陈120g,大血藤60g,苦参20g,白鲜皮15g,黄柏15g,杜仲12g,桑寄生12g,当归9g,艾叶30g。制备方法: (1)按照所需重量份称取各种原料; (2)将杜仲、当归、艾叶碎成粗粉,水蒸气蒸馏提取挥发油,并收集后备用,提取后的药潘混合后备用; (3)将茵陈、大血藤、苦参、白鲜皮、黄柏,桑寄生与上述蒸馏提取挥发油后的药渣,加水煎煮提取二次,第一次加药物体积8倍量水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药物体积6倍量水煎煮1.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60°C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1.18的浓缩液,放冷,加入乙醇至含醇量达到75%,搅匀,O~5°C静置冷藏24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并60°C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1~1.16,搅匀,再2~5°C静置冷藏24小时,滤过;再加入上述蒸馏后的水溶液,随加随搅拌;并调节pH值至4.5~6.0,加水调整至2000ml,滤过,灭菌,即得。实施例2 处方:茵陈100g,大血 藤70g,苦参15g,白鲜皮30g,黄柏20g,杜仲14g,桑寄生IOg,当归118,艾叶258。制备方法: (1)按照所需重量份称取各种原料; (2)将杜仲、当归、艾叶碎成粗粉,水蒸气蒸馏提取挥发油,并收集后备用,提取后的药潘混合后备用; (3)将茵陈、大血藤、苦参、白鲜皮、黄柏,桑寄生与上述蒸馏提取挥发油后的药渣,加水煎煮提取二次,第一次加药物体积7倍量水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药物体积5倍量水煎煮1.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60°C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1.18的浓缩液,放冷,加入乙醇至含醇量达到70%,搅匀,O~5°C静置冷藏24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并60°C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1~1.16,搅匀,再2~5°C静置冷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妊娠黄疸病人外阴瘙痒的中药,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茵陈80‑160份,大血藤40‑80g份,苦参10‑30份,白鲜皮5‑25份,黄柏5‑25份,杜仲8‑16份,桑寄生8‑16份,当归5‑13份,艾叶20‑40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妊娠黄疸病人外阴瘙痒的中药,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 茵陈80-160份,大血藤40-80g份,苦参10-30份,白鲜皮5_25份,黄柏5_25份,杜仲8-16份,桑寄生8-16份,当归5-13份,艾叶20-4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妊娠黄疸病人外阴瘙痒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 茵陈100-140份,大血藤50-70g份,苦参15-25份,白鲜皮20-30份,黄柏20-30份,杜仲10-14份,桑寄生10-14份,当归7-11份,艾叶25-35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妊娠黄疸病人外阴瘙痒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 茵陈120份,大血藤60g份,苦参20份,白鲜皮15份,黄柏15份,杜仲12份,桑寄生12份,当归9份,艾叶30份。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用于妊娠黄疸病人外阴瘙痒的中药,其特征在于,该药物的剂型为外用制剂。5.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妊娠黄疸病人外阴瘙痒的中药,其特征在于,该药物的剂型为外用洗剂。6.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用于妊娠黄疸病人外阴瘙痒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新富张金兰张循格苟春霞宋征邢树礼孙绍伟
申请(专利权)人: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