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一种稻麦联合收获打捆一体化复式作业机,该复式作业机由物料切割输送系统、籽粒脱粒清选系统、秸秆压缩打捆系统、动力系统、辅助执行附件组成;复式作业机在田间进行稻麦收获时,茎秆首先由物料切割装置切割喂入,再由物料输送装置将作物茎秆输送到谷物脱粒装置,经谷物脱粒装置脱粒分离后的秸秆由压缩打捆装置进行压缩打捆,经脱粒分离后的籽粒由风筛式清选装置进行清选,并将清洁籽粒输送到粮箱。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实现水稻和小麦的籽粒收获和脱粒后秸秆的压缩打捆要求,具有工作效率高、作业性能稳定、作业流程简单且省时省工的优越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稻麦联合收获打捆一体化复式作业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机械加工制造
,具体的讲是一种稻麦联合收获打捆一体机,可广泛应用于水稻和小麦的高性能收获和秸杆压缩打捆成型联合作业。
技术介绍
由于我国现有稻麦联合收割机在收获水稻、小麦后的茎杆基本采用粉碎还田的形式,还田后的稻麦秸杆散落在地里。但由于收获的秸杆在田间影响下一季作物,在田间不容易腐烂,因此农户常将田间的秸杆焚烧掉。秸杆的焚烧严重影响空气质量,政府的指令也很难有效解决秸杆焚烧问题。为此,国内开始出现稻麦捡拾压缩打捆机械,捡拾打捆机将脱粒分离后的稻麦秸杆进行压缩打捆,整齐有序摆放田间。农民将压缩打捆后的稻麦秸杆卖给发电厂,即有效减少了田间秸杆对下季作物的耕种,也可以为电厂提供燃料,充分缓解我国能源危机。中国专利201010513972.2公开的一种稻麦收获秸杆打捆机,设计了一种将清选筛分离后的粮食糠皮连同秸杆压缩打捆的装置。中国专利200820041059.5公开了一种联合收获打捆机的强行排切草装置,针对打捆机械的进草困难的难题,在联合收割机出草口与打捆机进草口之间设计了一个强行排切草装置。中国专利201210131720.2公开的收获打捆用间歇喂料装置,针对打捆机喂入物料存在的难题设计了一种采用间歇式喂入方式进行打捆的装置。文献《联合收获机后不落地打捆装置的设计与试验》【农机化研究,2011(7),147~150】中,在现有的圆捆打捆机的基础上,开发了联合收获机后不落地打捆装置,并对原有圆捆打捆机打捆部件的动力选择、传动系统的设计、联合收获配置与挂接方式以及喂料与绕绳机构进行了优化。以上针对秸杆压缩打捆装置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改进与研究,稻麦捡拾打捆机械的捡拾和打捆技术基本成熟。但以上打捆机械均是采用独立作业的方式,独立的对田间的稻草进行捡拾和打捆,其效率低、成本高、作业工序繁琐。中国专利ZL00620074426.2公开的一种联合收获打捆复式作业机,将打捆机设置在联合收割机出草口的下部,经脱粒滚筒脱粒后的茎杆直接排到打捆机的进草口,实现了稻麦收获和秸杆打捆一体化作业;但该类机型是直接将打捆机作为背包挂接在联合收割机上,是联合收割机与打捆机一种叠加组合。该类组装机型常存在联合收割机的传动强度不够,动力分配不合理,大大降低了联合收割机的可靠性;由于联合收割机与打捆机的组合,导致了联合收割机重心的不合理,在田间收获时易出现整机的侧翻,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克服稻麦联合收割机在收获过程中的茎杆切割、输送、脱粒、清选、秸杆压缩打捆的一体化作业难点,解决因将打捆机械直接挂接在联合收割机上导致的传动强度不够、整机出现的故障率高、动力分配不合理、联合收割机的可靠性低等问题;因联合收割机重心配置不合理,在田间收获时易出现整机的侧翻,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事故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实现稻麦联合收获打捆一体作业机型,通过对联合收割机上的物料切割输送系统、籽粒脱粒清选系统、秸杆压缩打捆系统、动力系统、辅助执行附件进出合理布置,实现水稻小麦的收获和秸杆压缩打捆要求,具有工作效率高、作业流程简单、省时省工、故障率低,安全可靠的优越性。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稻麦联合收获打捆一体化复式作业机包括物料切割输送系统、籽粒脱粒清选系统、秸杆压缩打捆系统、动力系统、辅助执行附件。物料切割输送系统包括物料切割装置和物料输送装置,物料切割装置由拨禾装置、茎杆切割装置、喂入搅龙装置组成,喂入搅龙装置位于物料切割装置的尾部,茎杆切割装置位于喂入搅龙装置前侧,拨禾装置位于茎杆切割装置上侧、拨禾装置位于茎杆切割装置前侧;物料输送装置与物料切割装置尾部的喂入搅龙装置喂入口相连。籽粒脱粒清选系统包括谷物脱粒装置和风筛式清选装置,谷物脱粒装置由切流脱粒分离装置和横轴流脱粒分离装置组成,切流脱粒分离装置位于横轴流脱粒分离装置前侦牝切流脱粒分离装置与物料输送装置相连;风筛式清选装置由抖动板、编织后筛、鱼鳞前筛组成,抖动板位于风筛式清选装置上侧,抖动板位于鱼鳞前筛前侧,编织后筛与鱼鳞前筛水平相连且位于鱼鳞前筛后侧,风筛式清选装置位于切流脱粒分离装置和横轴流脱粒分离装置下侧。秸杆压缩打捆系统包括压缩打捆装置和打捆传动飞轮,压缩打捆装置包括进料机构、动力输入机构、预压机构传动轮、连杆分料机构、输草机构传动轮、排草轮、草捆打结传动轮、曲柄预压机构 ,进料机构位于动力输入机构上侧,方形草捆出口机构位于动力输入机构后部,动力输入机构与打捆传动飞轮通过传动轴相连;进料机构与横轴流脱粒分离装置出草口相连。动力系统包括发动机和蓄电池,发动机通过传动链和传动轴将动力传递给谷物脱粒装置,谷物脱粒装置通过传动带将动力传递给物料输送装置和风筛式清选装置,物料输送装置通过传动带将动力传递给物料切割装置的喂入搅龙装置,喂入搅龙装置通过传动轴将动力传递给茎杆切割装置,喂入搅龙装置通过传动带将将动力传递给拨禾装置;发动机通过传动链将动力传递给打捆传动飞轮,打捆传动飞轮通过传动轴将动力传递给动力输入机构,动力输入机构通过传动链将动力传递给进预压机构传动轮、连杆分料机构、输草机构传动轮、排草轮、草捆打结传动轮、曲柄预压机构;发动机通过传动轴将动力传递给行驶底盘装置,行驶底盘装置通过传动轴将动力传递给左前行走轮、左后行走轮、右后行走轮、右前行走轮;发动机通过传动链将动力传递给驾驶室和粮箱;蓄电池通过两芯线将电源传递给发动机、驾驶室、行驶底盘装置。辅助执行附件包括行驶底盘装置、驾驶室、粮箱、油箱,行驶底盘装置由左前行走轮、左后行走轮、右后行走轮、右前行走轮、底盘机架组成;左前行走轮和右前行走轮分别位于行驶底盘装置左前侧和右前侧,左后行走轮和右后行走轮分别位于行驶底盘装置左后侧和右后侧;切流脱粒分离装置位于行驶底盘装置左前侧,切流脱粒分离装置前端面与行驶底盘装置前端面齐平;驾驶室位于物料输送装置上侧,驾驶室后端面与行驶底盘装置前端面齐平;粮箱、发动机、油箱、蓄电池均位于行驶底盘装置左上侧。物料切割装置、物料输送装置、谷物脱粒装置、压缩打捆装置依次首尾连接,切流脱粒分离装置位于行驶底盘装置的左前侧,方形草捆出口机构位于行驶底盘装置的右后侦牝且方形草捆出口机构的前端面与行驶底盘装置的右后侧端面齐平;粮箱位于行驶底盘装置的右前侧,粮箱的前端面与行驶底盘装置的右前断面齐平;发动机位于粮箱的后侧,且位于行驶底盘装置的上侧,油箱位于发动机后侧,且油箱与发动机底部位于同一水平线上;蓄电池位于油箱左侧,且蓄电池与油箱顶部位于同一水平线上。动力输入机构通过同一条链将动力传递给输草机构传动轮、草捆打结传动轮、预压机构传动轮,在动力输入机构和预压机构传动轮之间安装有传动轮和张紧轮;输草机构传动轮安装在进料机构中部,进料机构通过链耙输送秸杆;预压机构传动轮将动力传递给曲柄预压机构,由曲柄预压机构对秸杆进行压缩;草捆打结传动轮安装在进料机构尾部,由草捆打结传动轮对压缩后的方形秸杆块进行打捆和打结;排草轮安装在方形草捆出口机构上侧,对压缩打捆后的方形草捆进行输送,并由连杆分料机构将压缩打捆成型的方形草捆切断和拨出到方形草捆出口机构外侧。物料输送装置的出口与切流脱粒分离装置的入口采用上侧铰接方式;横轴流脱粒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稻麦联合收获打捆一体化复式作业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物料切割输送系统、籽粒脱粒清选系统、秸秆压缩打捆系统、动力系统、辅助执行附件;所述物料切割输送系统包括物料切割装置(1)和物料输送装置(2),物料切割装置(1)包括拨禾装置(101)、茎秆切割装置(102)、喂入搅龙装置(103),所述喂入搅龙装置(103)位于所述物料切割装置(1)的尾部,所述茎秆切割装置(102)位于喂入搅龙装置(103)前侧,所述拨禾装置(101)位于茎秆切割装置(102)上侧、拨禾装置(101)位于茎秆切割装置(102)前侧;物料输送装置(2)与物料切割装置(1)尾部的喂入搅龙装置(103)喂入口相连;所述籽粒脱粒清选系统包括谷物脱粒装置(4)和风筛式清选装置(12),所述谷物脱粒装置(4)包括切流脱粒分离装置(401)和横轴流脱粒分离装置(402),所述横轴流脱粒分离装置(402)下方设有秸秆排出口(405),所述切流脱粒分离装置(401)位于横轴流脱粒分离装置(402)前侧,所述切流脱粒分离装置(401)与物料输送装置(2)相连;所述风筛式清选装置(12)包括抖动板(1201)、编织后筛(1202)、鱼鳞前筛(1203),所述抖动板(1201)位于风筛式清选装置(12)上侧,所述抖动板(1201)位于鱼鳞前筛(1203)前侧,所述编织后筛(1202)与鱼鳞前筛(1203)水平相连且位于鱼鳞前筛(1203)后侧,所述风筛式清选装置(12)位于切流脱粒分离装置(401)和横轴流脱粒分离装置(402)下侧;所述秸秆压缩打捆系统包括压缩打捆装置(5)和打捆传动飞轮(503),所述压缩打捆装置(5)包括进料机构(501)、动力输入机构(502)、预压机构传动轮(505)、连杆分料机构(506)、输草机构传动轮(507)、排草轮(508)、草捆打结传动轮(509)、曲柄预压机构(5010),进料机构(501)位于动力输入机构(502)上侧,方形草捆出口机构(11)位于动力输入机构(502)后部,动力输入机构(502)与打捆传动飞轮(503)通过传动轴相连;进料机构(501)与秸秆出草口(405)相连;动力系统包括发动机(8)和蓄电池(10),发动机(8)通过传动链和传动轴将动力传递给谷物脱粒装置(4),谷物脱粒装置(4)通过传动带将动力传递给物料输送装置(2)和风筛式清选装置(12),物料输送装置(2)通过传动带将动力传递给物料切割装置(1)的喂入搅龙装置(103),喂入搅龙装置(103)通过传动轴将动力传递给茎秆切割装置(102),喂入搅龙装置(103)通过传动带将将动力传递给拨禾装置(101);发动机(8)通过传动链将动力传递给打捆传动飞轮(503),打捆传动飞轮(503)通过传动轴将动力传递给动力输入机构(502),动力输入机构(502)通过传动链将动力传递给进预压机构传动轮(505)、连杆分料机构(506)、输草机构传动轮(507)、排草轮(508)、草捆打结传动轮(509)、曲柄预压机构(5010);发动机(8)通过传动轴将动力传递给行驶底盘装置(3),行驶底盘装置(3)通过传动轴将动力传递给左前行走轮(301)、左后行走轮(302)、右后行走轮(303)、右前行走轮(304);发动机(8)通过传动链将动力传递给驾驶室(6)和粮箱(7);蓄电池(10)通过两芯线将电源传递给发动机(8)、驾驶室(6)、行驶底盘装置(3);辅助执行附件包括行驶底盘装置(3)、驾驶室(6)、粮箱(7)、油箱(9),行驶底盘装置(3)由左前行走轮(301)、左后行走轮(302)、右后行走轮(303)、右前行走轮(304)、底盘机架(305)组成;左前行走轮(301)和右前行走轮(304)分别位于行驶底盘装置(3)左前侧和右前侧,左后行走轮(302)和右后行走轮(303)分别位于行驶底盘装置(3)左后侧和右后侧;切流脱粒分离装置(401)位于行驶底盘装置(3)左前侧,切流脱粒分离装置(401)前端面与行驶底盘装置(3)前端面齐平;驾驶室(6)位于物料输送装置(2)上侧,驾驶室(6)后端面与行驶底盘装置(3)前端面齐平;粮箱(7)、发动机(8)、油箱(9)、蓄电池(10)均位于行驶底盘装置(3)左上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稻麦联合收获打捆一体化复式作业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物料切割输送系统、籽粒脱粒清选系统、秸杆压缩打捆系统、动力系统、辅助执行附件; 所述物料切割输送系统包括物料切割装置(I)和物料输送装置(2),物料切割装置(I)包括拨禾装置(101)、茎杆切割装置(102)、喂入搅龙装置(103),所述喂入搅龙装置(103)位于所述物料切割装置(I)的尾部,所述茎杆切割装置(102)位于喂入搅龙装置(103)前侦牝所述拨禾装置(101)位于茎杆切割装置(102)上侧、拨禾装置(101)位于茎杆切割装置(102)前侧;物料输送装置(2)与物料切割装置(I)尾部的喂入搅龙装置(103)喂入口相连; 所述籽粒脱粒清选系统包括谷物脱粒装置(4)和风筛式清选装置(12),所述谷物脱粒装置(4)包括切流脱粒分离装置(401)和横轴流脱粒分离装置(402),所述横轴流脱粒分离装置(402)下方 设有秸杆排出口(405),所述切流脱粒分离装置(401)位于横轴流脱粒分离装置(402 )前侧,所述切流脱粒分离装置(401)与物料输送装置(2 )相连;所述风筛式清选装置(12)包括抖动板(1201)、编织后筛(1202)、鱼鳞前筛(1203),所述抖动板(1201)位于风筛式清选装置(12)上侧,所述抖动板(1201)位于鱼鳞前筛(1203)前侧,所述编织后筛(1202)与鱼鳞前筛(1203)水平相连且位于鱼鳞前筛(1203)后侧,所述风筛式清选装置(12)位于切流脱粒分离装置(401)和横轴流脱粒分离装置(402)下侧; 所述秸杆压缩打捆系统包括压缩打捆装置(5)和打捆传动飞轮(503),所述压缩打捆装置(5)包括进料机构(501)、动力输入机构(502)、预压机构传动轮(505)、连杆分料机构(506)、输草机构传动轮(507)、排草轮(508)、草捆打结传动轮(509)、曲柄预压机构(5010),进料机构(501)位于动力输入机构(502)上侧,方形草捆出口机构(11)位于动力输入机构(502)后部,动力输入机构(502)与打捆传动飞轮(503)通过传动轴相连;进料机构(501)与秸杆出草口 (405)相连; 动力系统包括发动机(8)和蓄电池(10),发动机(8)通过传动链和传动轴将动力传递给谷物脱粒装置(4),谷物脱粒装置(4)通过传动带将动力传递给物料输送装置(2)和风筛式清选装置(12),物料输送装置(2)通过传动带将动力传递给物料切割装置(I)的喂入搅龙装置(103),喂入搅龙装置(103)通过传动轴将动力传递给茎杆切割装置(102),喂入搅龙装置(103)通过传动带将将动力传递给拨禾装置(101);发动机(8)通过传动链将动力传递给打捆传动飞轮(503),打捆传动飞轮(503)通过传动轴将动力传递给动力输入机构(502),动力输入机构(502)通过传动链将动力传递给进预压机构传动轮(505)、连杆分料机构(506)、输草机构传动轮(507)、排草轮(508)、草捆打结传动轮(509)、曲柄预压机构(5010);发动机(8)通过传动轴将动力传递给行驶底盘装置(3),行驶底盘装置(3)通过传动轴将动力传递给左前行走轮(301)、左后行走轮(302)、右后行走轮(303)、右前行走轮(304);发动机(8)通过传动链将动力传递给驾驶室(6)和粮箱(7);蓄电池(10)通过两芯线将电源传递给发动机(8 )、驾驶室(6 )、行驶底盘装置(3 ); 辅助执行附件包括行驶底盘装置(3)、驾驶室(6)、粮箱(7)、油箱(9),行驶底盘装置(3)由左前行走轮(301)、左后行走轮(302)、右后行走轮(303)、右前行走轮(304)、底盘机架(305)组成;左前行走轮(301)和右前行走轮(304)分别位于行驶底盘装置(3)左前侧和右前侧,左后行走轮(302)和右后行走轮(303)分别位于行驶底盘装置(3)左后侧和右后侧;切流脱粒分离装置(401)位于行驶底盘装置(3)左前侧,切流脱粒分离装置(401)前端面与行驶底盘装置(3 )前端面齐平;驾驶室(6 )位于物料输送装置(2 )上侧,驾驶室(6 )后端面与行驶底盘装置(3)前端面齐平;粮箱(7)、发动机(8)、油箱(9)、蓄电池(10)均位于行驶底盘装置(3 )左上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稻麦联合收获打捆一体化复式作业机,其特征在于:物料切割装置(1)、物料输送装置(2)、谷物脱粒装置(4)、压缩打捆装置(5)依次首尾连接,切流脱粒分离装置(401)位于行驶底盘装置(3)的左前侧,方形草捆出口机构(11)位于行驶底盘装置(3)的右后侧,且方形草捆出口机构(11)的前端面与行驶底盘装置(3)的右后侧端面齐平;粮箱(7)位于行驶底盘装置(3)的右前侧,粮箱(7)的前端面与行驶底盘装置(3)的右前断面齐平;发动机(8)位于粮箱(7)的后侧,且位于行驶底盘装置(3)的上侧,油箱(9)位于发动机(8)后侧,且油箱(9)与发动机(8)底部位于同一水平线上;蓄电池(10)位于油箱(9)左侧,且蓄电池(10)与油箱(9)顶部位于同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耀明,唐忠,徐立章,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