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照明领域,提供了一种LED支架及LED发光体。其中LED支架包括金属基板以及设于金属基板上的塑胶反射杯,于塑胶反射杯围合的区域设有用于安装LED芯片的凸起的围坝,围坝与塑胶反射杯一体成型,围坝的深度为LED芯片的厚度的1/3~3倍,围坝的每组相对的内侧面的张角小于120°。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金属基板上一体成型塑胶反射杯和围坝,节约了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并且不易变形、剥离等可能性,加强了塑胶反射杯与金属基板的结合力,提高了LED的可靠性;将围坝的深度设计为芯片厚度的1/3~3倍,将每组相对内侧面的张角限定在120°以内,避免了侧面吸光并保证正面的正常出光,提高了发光效率。(*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LED支架及LED发光体
本技术涉及LED照明
,尤其涉及一种LED支架及LED发光体。
技术介绍
LED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光源之一,在LED的制作过程中,通常在芯片四周制作围坝,以便于涂覆荧光胶或封装胶,或是阻挡芯片侧壁对光的吸收。现有的围坝制作方法是在封装前于基板上制作围坝,然后将芯片一一安装在围坝中间,这种方式工序复杂,效率较低,也增加了成本,并且由于围坝是独立于基板上,长久使用有变形隐患,影响LED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LED支架,旨在简化工序,提高生产效率,并提闻其可罪性。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LED支架,包括金属基板以及设于所述金属基板上的塑胶反射杯,于所述塑胶反射杯围合的区域设有用于安装LED芯片的凸起的围坝,所述围坝与所述塑胶反射杯一体成型,所述围坝的深度为LED芯片的厚度的1/3?3倍,所述围坝具有两组相对的内侧面,每组相对的内侧面的张角均小于120°。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围坝由两组相对的侧壁围合而成,其中一组相对的侧壁与所述塑胶反射杯连接为一体。所述塑胶反射杯的杯底为矩形、圆形或方形。所述塑胶反射杯和围坝的材质为热固性或热塑性高反射塑胶材料。所述金属基板的表面设有金属镀层,所述金属镀层为金镀层、银镀层、铜镀层、镍镀层及钯镀层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的层叠结构。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LED发光体,包括所述的LED支架,所述LED支架的所述围坝内设有LED芯片。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于所述塑胶反射杯内填充有荧光胶或透明封装胶。所述围坝内部充满所述荧光胶或透明封装胶。所述荧光胶或透明封装胶覆盖于所述围坝之外。本技术提供的LED支架直接在金属基板上一体成型塑胶反射杯和围坝,不需要单独设置围坝,节约了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并且,由于围坝与塑胶反射杯一体成型,且可以将金属基板包裹,使得围坝不易出现变形、剥离等可能性,也加强了塑胶反射杯与金属基板的结合力,提高了 LED的可靠性;将围坝的深度设计为LED芯片的厚度的1/3?3倍,同时将每组相对的内侧面的张角限定在120°以内,既避免了侧面吸光,又保证了芯片正面的正常出光,提高了 LED发光体的发光效率,另外,围坝可以作为涂覆荧光胶的碗杯,便于点胶。【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LED支架的正视图;图2是图1所示LED支架的A-A向剖视图;图3是图1所示LED支架的B-B向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LED支架包括金属基板I以及设于金属基板I上的塑胶反射杯2,在塑胶反射杯2围合的区域内设有凸起于金属基板I之上的围坝3,围坝3与塑胶反射杯2 —体成型,材质相同。围坝3的尺寸略大于LED芯片4的尺寸,用于安装LED芯片4。进一步参阅图2、3,围坝3的深度为LED芯片4的厚度的1/3?3倍,进一步优选为I?2倍。围坝3由两组相对的侧壁围合而成,形成方形的壁垒结构,其内侧面为四棱台形,底部尺寸小于上端开口的尺寸,其内侧面由两组相对的内侧面构成,即第一内侧面31和第二内侧面32,且两个第一内侧面31和两个第二内侧面32的张角α和β均小于120°。另外,金属镀层可以为金镀层、银镀层、铜镀层、镍镀层及钯镀层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的层叠结构,用于实现LED芯片4与供电线路的电性连接。该LED支架的围坝3主要用于防止LED芯片4侧面吸光,对于侧面不发光的LED芯片,本身发出的光和其他芯片发出的光照射到其侧面会被大量吸收,造成光损失,本实施例在金属基板I上设置围坝3可有效解决该问题。根据光线射向芯片侧面的角度以及芯片正面的出光角度,将围坝深度设定为LED芯片4的厚度的1/3?3倍,同时将两个第一内侧面31和两个第二内侧面32的张角均限定在120°以内,上述深度及角度配合,可以使光线无法照射到LED芯片4的侧面,避免侧面吸光。本技术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直接在金属基板I上一体成型塑胶反射杯2和围坝3,以解决芯片侧面吸光的问题,不需要在金属基板I上另设围坝3,节约了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并且,由于围坝3与金属基板I 一体成型,使得围坝3不易出现变形、剥离等可能性,也加强了塑胶反射杯2与金属基板I的结合力,提高了 LED的可靠性。在本实施例中,围坝3由两组相对的侧壁围合而成,其中一组相对的侧壁与塑胶反射杯2连接为一体。塑胶反射杯2可以为矩形、圆形、椭圆形、方形等。如图1,作为一种可选的方式,塑胶反射杯2为矩形,围坝3的一组相对的侧壁靠近塑胶反射杯2,该组侧壁与塑胶反射杯2连接为一体。当然,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连接方式,不必局限于上述结构。进一步地,围坝3与塑胶反射杯2的材质可以是PPA、PCT、环氧树脂、硅胶等热固性或热塑性的高反射塑胶材料,可塑性及稳定性好,并且利于光的反射,减少吸收,提高了出光效率。在本实施例中,每个围坝3内设置一个LED芯片4,每个围坝3外围设有一个塑胶反射杯2,如图2、3,当然,还可以在一个塑胶反射杯2围合的区域内设置多个围坝3,每个围坝3内安装一个LED芯片4。例如,每个塑胶反射杯2内设有三个围坝3,分别设置红、绿、蓝光LED芯片,这样,每个塑胶反射杯2以及其围合的内部结构构成一个白光单兀。不仅如此,还可以采用其他方式,例如在每个塑胶反射杯2中设置两个或更多个围坝3等均是可行的。进一步地,在LED的制造过程中,在设置好塑胶反射杯2并安装好芯片之后,需进行点胶过程,将荧光胶或透明封装胶填充塑胶反射杯2内,可以将围坝3 —并填满,也可以只覆盖于LED芯片4和围坝3之外。即:当围坝3尺寸较大时,荧光胶或透明封装胶会填充围坝3,当围坝3尺寸较小时,荧光胶或透明封装胶只覆盖于围坝3之上或者少量填充围坝3内部,这两种情况都不会影响LED出光,本实施例不再赘述。本技术进一步提供一种LED发光体,包括上述的LED支架,以及设置于LED支架的围坝3内的LED芯片4。该LED芯片4可以一对一的设置于围坝3内,也可以按照特殊要求多对一的设置于围坝3内。围坝3的深度和高度如上所述,以避免LED芯片4侧面吸光并保证其正面正常出光。进一步地,在塑胶反射杯2内填充有荧光胶或透明封装胶,该荧光胶或透明封装胶可以充满围坝3或覆盖于围坝3之外。该LED发光体采用了本专利技术提供的LED支架,其围坝与塑胶反射杯一体成型,不需要在金属基板上另设围坝,节省了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并增强了 LED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提闻了广品质量。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LED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基板以及设于所述金属基板上的塑胶反射杯,于所述塑胶反射杯围合的区域设有用于安装LED芯片的凸起的围坝,所述围坝与所述塑胶反射杯一体成型,所述围坝的深度为LED芯片的厚度的1/3~3倍,所述围坝具有两组相对的内侧面,每组相对的内侧面的张角均小于120°。
【技术特征摘要】
1.LED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基板以及设于所述金属基板上的塑胶反射杯,于所述塑胶反射杯围合的区域设有用于安装LED芯片的凸起的围坝,所述围坝与所述塑胶反射杯一体成型,所述围坝的深度为LED芯片的厚度的1/3?3倍,所述围坝具有两组相对的内侧面,每组相对的内侧面的张角均小于12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围坝由两组相对的侧壁围合而成,其中一组相对的侧壁与所述塑胶反射杯连接为一体。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LED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塑胶反射杯的杯底为矩形、圆形或方形。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LED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塑胶反射杯和围坝的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游志,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瑞丰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