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热水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49300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2 14: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热水壶,包括壶体、承载壶体的底座、上耦合器、下耦合器,其中,上耦合器设置在壶体上,下耦合器设置在底座上,电热水壶还包括弹性机构,驱动上耦合器和/或下耦合器移动配合形成电耦合,壶体具有与底座配合的底盖,上耦合器固定在底盖上,底盖上设置活动销,弹性机构一端抵接底盖,另一端驱动活动销凸出底盖。应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利用弹性原理,在壶体上设置弹性机构来驱动上、下耦合器相对移动,实现电耦合器配合所需的尺寸补偿,使电耦合器接触良好、体积小、容易加工和安装。(*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热水壶。 
技术介绍
电热水壶等电加热小电器已成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率较高的电器,因其具有使用方便简单,加热快等优点,近来在市场上的普及和发展很快。机械控温式电热水壶一般包括壶盖、壶体、手柄、加热器件和分体式的电耦合器等部件。电耦合器中的上耦合器固定在壶体上并连接发热器件,下耦合器设置在底座上与底座上的电源线接通。 电耦合器是电热水壶的核心器件。普通的电耦合器一般设计的耦合补偿尺寸较大,这样给壶体和底座预留的允许制造误差也较大,便于稳定生产。参见图1所示,图1中示出了普通的下耦合器6,下耦合器6中设置与上耦合器接触的正极铜片601和负极铜片602,铜片本身具有弹性以实现与上耦合器配合补偿,铜片上、下补偿的运行尺寸大于1.5毫米,以足够保证在壶体、底盖组件、电源底座等零件存在制造误差时,上、下耦合器仍能保证接触。普通的下耦合器6有三个插片603与电源连通,分别为正极、负极、零线,所以底座的电源上也需要制造与插片相匹配的母端。这样的电耦合器占用空间很大,造成空间浪费和装配困难。 还有一些厂商在电耦合器上进行改进,使电耦合器占用的空间更小,以提高壶体的使用空间、增大壶体容积。但这种电耦合器因为体积变小,使其耦合补偿的尺寸也变小,使得壶体、底盖、电源座等零件的制造精度要求都提高了。而精度要求提高就意味着增加成本,而且因为补偿尺寸小容易带来生产中出现精度不合格的废品,所以生产的稳定性也不高。 现在需设计一种补偿结构来装配耦合器,一方面减少尺寸,另一方面也能降低制造精度要求,增加生产稳定性,降低成本并留存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电热水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热水壶中的电耦合器占用空间大、制造精度要求高的问题。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热水壶,包括壶体、承载壶体的底座、上耦合器、下耦合器,其中,上耦合器设置在壶体上,下耦合器设置在底座上,电热水壶还包括弹性机构,驱动上耦合器和/或下耦合器移动配合形成电耦合,壶体具有与底座配合的底盖,上耦合器固定在底盖上,底盖上设置活动销,弹性机构一端抵接底盖,另一端驱动活动销凸出底盖。 进一步地,活动销与底盖之间具有活动间隙。 进一步地,底盖朝向底座的表面上设置第一支撑点和第二支撑点,第一支撑点高于第二支撑点。 进一步地,活动销的设置位置距离第一支撑点远于距离第二支撑点。 进一步地,活动销的设置位置距离第一支撑点远于距离第二支撑点。 进一步地,活动销设置多个。 进一步地,多个活动销在底盖的底面上几何均布。 进一步地,活动销凸出底盖的部分具有支撑面。 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利用弹性原理,在壶体上设置弹性机构来驱动上、下耦合器相对移动,实现电耦合器配合所需的尺寸补偿,使电耦合器接触良好、体积小、容易加工和安装。 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的电耦合器; 图2示出了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的下耦合器; 图3a及图3b示出了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的下耦合器与现有技术的对比图; 图4a及图4b示出了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电耦合结构与现有技术的对比剖视图; 图5示出了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电热水壶的底座的剖视图; 图6示出了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电热水壶的剖视图; 图7示出了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电热水壶的底座的分解图; 图8示出了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的上耦合器; 图9示出了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电热水壶的底座的俯视图; 图10示出了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电热水壶的水壶底盖的剖视图; 图11示出了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电热水壶的水壶底盖的分解图; 图12示出了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电热水壶的水壶底盖; 图13示出了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电热水壶的水壶底盖与水壶配合图; 图14示出了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电热水壶与底座的配合图; 图15示出了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电热水壶与底座的剖视图; 图16示出了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的电热水壶的水壶底盖; 图17示出了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的电热水壶的水壶底盖与水壶配合图; 图18示出了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的电热水壶与底座的配合图; 图19示出了本技术第四实施例的电热水壶的底座的分解图; 图20示出了本技术第四实施例的电热水壶的上盖; 图21示出了本技术第四实施例的电热水壶的稳定盖; 图22示出了本技术第四实施例的电热水壶的底座; 图23示出了本技术第四实施例的电热水壶与底座的配合图; 图24示出了本技术第五实施例的电热水壶与底座的配合图;以及 图25示出了本技术第五实施例的电热水壶的底盘外壳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本技术利用弹性原理,在壶体与底座之间设置弹性补偿机构来实现电耦合器配合所需的尺寸补偿,以解决二者之间由于电耦合器结构改变而导致的接触不良等技术问题。 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是:电源底座设有上盖和下盖,上盖上固定下耦合器,上盖与下盖间设有弹簧、滑动槽及限位销,上盖与下盖之间由弹力驱动可以上、下活动,实现电耦合器的上、下位置补偿。 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是:由塑胶材料制成的壶身底盖上设计高低凸点和导向活动槽,在槽内设有弹簧及活动销,使活动销利用弹簧的弹性原理在槽内上、下活动,以支撑电水壶及通过高低凸点高度不一使电水壶倾斜,由此实现电耦合器上、下位置补偿。 本技术的第三实施例是:将弹性配合补偿结构设在上耦合器的底盖,在底盖设有三个或以上的弹性支撑脚或支撑面或整个弹性面,当水壶受重力向下时,弹性脚或面向相反方向移动,以达到补偿的目的。 本技术的第四实施例是:将下耦合器底座设计成两个机构,中间是固定的下耦合器机构,外围是由弹性部件支撑可上、下活动的稳定盖机构,通过稳定盖结构的移动达到耦合器上、下补偿的目的。 本技术的第五实施例是:实施例5:可将壶身的底盖折分成两个零件,中间是固定上耦合器,周圈是单独的浮动零件,称为壶底外壳,壶底外壳零件上设有弹性零件,使壶身外壳可上、下浮动,达到补偿的目的。 以下介绍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通过改进现有底座的结构,将所述弹性补偿结构设 置在的底座的上、下盖之间。 参照图2至图4b所示,本技术的电耦合器与现有技术的电耦合器的区别,具体描述如下: 1、配合补偿方式不同:图1中示出了普通下耦合器6,普通下耦合器6中设置与上耦合器接触的正极铜片601和负极铜片602,铜片本身具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热水壶,包括壶体、承载所述壶体的底座、上耦合器、下耦合器,其中,所述上耦合器设置在壶体上,所述下耦合器设置在底座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水壶还包括弹性机构,驱动所述上耦合器和/或所述下耦合器移动配合形成电耦合;所述壶体具有与所述底座配合的底盖,所述上耦合器固定在所述底盖上,所述底盖上设置活动销,所述弹性机构一端抵接所述底盖,另一端驱动所述活动销凸出所述底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热水壶,包括壶体、承载所述壶体的底座、上耦合器、下耦合器,其中,所述上
耦合器设置在壶体上,所述下耦合器设置在底座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水壶还包括
弹性机构,驱动所述上耦合器和/或所述下耦合器移动配合形成电耦合;所述壶体具有与
所述底座配合的底盖,所述上耦合器固定在所述底盖上,所述底盖上设置活动销,所述
弹性机构一端抵接所述底盖,另一端驱动所述活动销凸出所述底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销与所述底盖之间具有活动间
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永江黄理水徐先平龚益官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