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化学检测试片的制造方法,包括下列步骤:提供一基板;提供一含有金属导体或碳粒子的导电胶体层,并经一印刷流程将该导电胶体层印刷于该基板上;使该导电胶体层经过一清洗程序;提供第一、第二、第三金属层以化学镀方式依序堆栈镀于该导电胶体层表面。可易于制造,有效降低成本,且有效提升电化学检测试片之敏感性以及特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该申请为分案申请,其原案申请的申请号为201010527358.1、申请日为2010年10月26日、专利技术名称为“电化学检测试片”。
本专利技术有关一种检测试片的制造方法,特别是关于一种。
技术介绍
由于机电技术的发展,在检测生物检体时,大多使用电化学式或是光学式的反应加以侦测。利用前者(电化学)反应的情况,举例而言,在侦测血糖时,以血液样本中的葡萄糖与测试试片上搭载的葡萄糖氧化酶(glucose oxidase, GOD)进行氧化还原反应,藉由氧化还原反应中所产生的电子或电流等讯号,以侦测参与反应的葡萄糖含量,藉此换算成血糖浓度。而利用后者(光学)反应的情况,则可以葡萄糖与酵素反应后所造成测试试片的颜色变化,再藉由比色法将颜色变化量换算成血糖浓度。而目前采用电化学反应的检测试片,由于需要侦测反应中所产生的电子电流等讯号,因此需要有导电电极接收这些讯号,并且传导至测量仪器中进行换算。现有技术的导电电极有在铜质电极镀上镍及钯,或是将银胶印刷后涂上活性碳层以制成电极。由于铜质电极在制作上多利用电镀等方式,将后续的镍与钯镀在铜金属层上,制作成本较高。此外,亦有利用蒸镀或溅镀等方式,将惰性金属(金、钼、钯)直接镀在基板上,后续再使用蚀刻制程将多余部份去除,仅留下需要的电路部份,这种制程则会造成更多的材料耗损,且更提升制造成本。但是使用在印刷好的银胶线路上涂布有活性碳层以制成电极的方式,虽然成本较前述采用电镀或蒸镀溅镀等方式为低,但是所制成的检测试片,较前述采用惰性金属为电极外层的检测试片,在测量时的精准度与稳定度不佳,反而使得品管(QC)上要耗费额外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缺点,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包括下列步骤:提供一基板;提供一含有金属导体或碳粒子的导电胶体层,并经一印刷流程将该导电胶体层印刷于该基板上;使该导电胶体层经过一清洗程序;提供第一、第二、第三金属层以化学镀方式依序堆栈镀于该导电胶体层表面。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由于采用导电胶体,因此易于制造,可有效降低成本。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由于是以钯、金或是钼金属形成电极外层,因此可有效提升测量的敏感性以及特异性。此外,本专利技术亦提供另一种,包括下列步骤:提供一基板;提供一含有金属导体或碳粒子的导电胶体层,并经一印刷流程将该导电胶体层印刷于该基板上;使该导电胶体层经过一清洗程序,该清洗程序包括下列步骤:经过一电浆程序,去除该导电胶体层的杂质;以及经过一酸洗程序,活化该导电胶体层表面;提供第一、第二、第三金属层以化学镀方式依序堆栈镀于该导电胶体层表面。导电胶体可为铜胶、镍胶、银胶、银碳胶、或是碳胶。第一金属层则是由第VIII族金属组成。第二金属层则由镍组成。而第三金属层是钯、金或是钼金属所组成。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由于采用印刷方式将导电胶体印刷于基板上,因此易于制造,可有效降低成本。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由于是以钯、金或是钼金属形成电极外层,因此可有效提升测量的敏感性以及特异性。【附图说明】图1A,为本专利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电化学检测试片示意图。图1B,为本专利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电化学检测试片剖面示意图。图2A,为本专利技术第二较佳实施例电化学检测试片示意图。图2B,为本专利技术第二较佳实施例电化学检测试片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之流程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电化学检测试片1、2基板11、21导电电极 12、22导电胶体层 120、220第一金属层121、221第二金属层122、222第三金属层 123、223绝缘层13、23反应材料 24反应区 22a传导区 22b连接区 22c绝缘漆2201【具体实施方式】由于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其中所利用电化学原理及电路印刷技术,已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能明了,故以下文中的说明,不再作完整描述。同时,以下文中所对照的附图,意在表达与本专利技术特征有关的含义,并未亦不需要依据实际情形完整绘制,在先说明。 首先,请参考图1A,为本专利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电化学检测试片示意图。电化学检测试片I包含有基板11以及铺设于基板11之上的导电电极12,在导电电极12上盖设有绝缘层13。其中基板11的材质可以是聚乙烯对苯二甲酸酯(PET)、聚碳酸酯(PC)等生物惰性塑料(bio-1nert plastic)材料,亦可采用聚亚酰胺(polyimide)、玻璃纤维板、或是电木板(酚醛树脂)。请参考图1B,为图1A中电化学检测试片I沿AA连线的剖面示意图。导电电极12的构成,如同图中所示,由基板11向上,依序堆栈有导电胶体层120、第一金属层121、第二金属层122、以及第三金属层123。而导电胶体层120则为含有金属导体或碳粒子的树脂胶体,其材质可以是铜胶(copper paste)、镍胶(nickel paste)、银胶(silver paste)、银碳胶(含有银粒子与碳粒子的树脂胶)、或是碳胶,并且采用印刷方式将导电胶体层120印刷于基板11之上。第二金属层122的材质则采用镍。此外,在印刷导电胶体层120之后,会将印有导电胶体层120的基板10,经过清洗程序,利用电浆(plasma)去除导电胶体的杂质,并且再藉由酸洗程序将导电胶体层120的表面活化,以利后续第一金属层121、第二金属层122以及第三金属层123的制作。另外,由于导电胶体层120之中的导电材料,如上所述,是使用铜、镍、银、碳,或是银碳胶,因此为了要将第二金属层122的镍以及第三金属层123采用化学镀的方式堆栈上去,第一金属层121的材质则是要使用第VIII族金属,亦即要使用镍(nickel,Ni)、钯(Palladium, Pd)、或是钼(Platinum, Pt)金属;其中又以使用钮!的情况,对于后续第二金属层122与第三金属层123的化学镀效果较好。此外,导电胶体层120中所使用的胶体树脂的材质则与印刷上去的基板材质为相同时(例如基板11和导电胶体层120中胶体树脂的材质均是聚乙烯对苯二甲酸酯),对于后续进行第一金属层121的化学镀的效果较好。此外,导电胶体层120的印刷厚度也会影响第一金属层121的化学镀的结果。为了要能让电化学反应中所产生的电子顺利地传导到导电电极12,以利后续的讯号测量以及相对应的待测物质浓度换算,第三金属层123的材质是使用钯、金或者钼等具有良好导电性的金属,其中又以使用钼所制成的电化学检测试片I在使用测量的精准度为最佳,且钼本身可以当作触媒,有利于电化学反应的产生。虽然使用钼的效果最佳,但因钼的材料成本较高,因此,在材料成本与试片测量精准度两者的平衡考虑下,也可以采用金做为第三金属层123的材质。此外,除了如上述第一较佳实施例中所示的,在整条导电电极12中都镀有第一金属层121、第二金属层122以及第三金属层123的情况(亦即是镀在整个导电胶体层120的上面),也可以依照实际情况,只在导电电极12的部份区域镀上第一金属层121、第二金属层122与第三金属层123。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第二较佳实施例,亦为一种电化学检测试片。请参考图2A,电化学检测试片2与第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电化学检测试片I大致相同,亦包含有基板21以及铺设于基板21之上的导电电极22,而在导电电极22上盖设有绝缘层23。与第一较佳实施例不同之处是电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化学检测试片的制造方法,包括下列步骤:提供一基板;提供一含有金属导体或碳粒子的导电胶体层,并经一印刷流程将该导电胶体层印刷于该基板上;使该导电胶体层经过一清洗程序,该清洗程序包括下列步骤:经过一酸洗程序,活化该导电胶体层表面;将一第一金属化学镀于该导电胶体层表面,该第一金属为第VIII族金属;将一第二金属化学镀于该第一金属上,该第二金属为镍;以及将一第三金属化学镀于该第二金属上,该第三金属为钯(Pd)、金(Au)以及铂(Pt)其中之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化学检测试片的制造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提供一基板; 提供一含有金属导体或碳粒子的导电胶体层,并经一印刷流程将该导电胶体层印刷于该基板上; 使该导电胶体层经过一清洗程序,该清洗程序包括下列步骤: 经过一酸洗程序,活化该导电胶体层表面; 将一第一金属化学镀于该导电胶体层表面,该第一金属为第VIII族金属; 将一第二金属化学镀于该第一金属上,该第二金属为镍;以及 将一第三金属化学镀于该第二金属上,该第三金属为钯(Pd)、金(Au)以及钼(Pt)其中之一 O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钏兴,
申请(专利权)人:佑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