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属于金属制品加工
。
技术介绍
线材在拉拔之前进行磷化处理后,形成一层致密磷化膜。磷化膜与钢基具有较强结合力,避免在拉拔过程中钢基与模具的直接接触。磷化膜作为提供携带润滑剂载体,减少拉拔过程中热量产生,可以提高拉拔作业率。同时使钢丝通条性能得到满足。一般磷化处理后,线材具有致密、光滑表面。因此被广泛使用。但由于现使用的大直径(直径> 14mm)、高碳钢线材(碳量≥0.83%)及强度(1180— 1250N/mm2)越来越高,微量的合金元素(Mn、Cr、Si)增多。磷化槽内组分的在反应过程中产生一定的变化,造成磷化后线材的表面质量局部会出现磷化不均、手感粗糙、变薄等现象,使线材磷化质量受到影响,造成后续无法进行拉拔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避免大直径、高碳钢线材在磷化处理后产生表面质量缺陷,满足线材拉拔要求。本专利技术可 以通过以下措施达到,磷化温度:65— 75°C,磷酸盐的离子浓度降低,促进剂点数,磷化槽内PH值,辅助添加剂的质量分数,磷化时间4一6min,磷化之前进行表调处理。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直径、高碳钢线材磷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将经表面清洗干净的线材入槽进行表调处理,采用胶体磷酸肽水解增加表面的活化面,提高成膜速度,形成致密的磷化膜;2)线材经表调处理后入磷化槽进行磷化,磷化槽工艺参数为:总酸度45—55点、游离酸度6—8点、氧化锌20—25 g/l、硝酸根25—32 g/l、磷酸根15—21g/l、磷化温度65—75℃;同时在磷化槽内添加辅助促进剂Ni2+,促进剂Ni2+点数:2—4点,质量浓度1~1.5g/l,提高成膜速度,形成更加致密的磷化膜;在磷化槽内添加NaF 0.04~0.1g/l左右,维持磷化槽内溶液PH值在1.58—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直径、高碳钢线材磷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经表面清洗干净的线材入槽进行表调处理,采用胶体磷酸肽水解增加表面的活化面,提高成膜速度,形成致密的磷化膜; 2)线材经表调处理后入磷化槽进行磷化, 磷化槽工艺参数为:总酸度45— 55点、游离酸度6— 8点、氧化锌20— 25 g/Ι、硝酸根25—32 g/Ι、磷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宗前,万小松,江渝,吴光虎,吴晓曙,胡邮邮,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钢绳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