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耐热导线与金具组合体高温时的握力及拉断力试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布置试验回路;2)试验导线通电至温度达到稳定状态;3)恒温30min结束后,分别测量并记录试验导线温度、试验导线电流值、环境温度与风速;4)断开电流,待试验导线温度降至实验室温度+5℃以内;5)重复步骤2)~4)两次;6)重复步骤2)~3),将导线的机械负荷逐步增加至导线计算拉断力的50%,保持120s;再在不少于30s的时间内,将机械负荷逐步增加到规定的握力值,保持60s;如导线未滑移,则继续增大负荷直至导线与金具组合体破坏,停止试验并记录拉断力值。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模拟实际运行状态进行机电一体化性能试验,使得试验数据更加真实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技术涉及测试
,尤其涉及耐热导线与金具组合体机电一体化测试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电能输送部件一耐热导线与金具组合体高温时的握力、拉断力及高温后的握力等机电一体化的测试方法。
技术介绍
电力是国民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能源,西电东送、南北互供、全国联网等各类项目分别启动,对输电网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老旧线路的改造,线路扩容成为当务之急。增容导线是在架空输电线路上使用的特种导线,它是在具有相等导体截面积的情况下,相对于传统的钢芯招绞线ACSR(Aluminum Conductor Steel Reinforced)能输送更多电能的若干种类导线的总称,也可称其为“耐热导线”。迄今,世界上已有很多种耐热导线出现,概括起来可分为二大类:一是增加导线的输送容量,导线的温度提高,但作为导电部分的材料其强度不降低,仍保持着常温下相接近的总拉断力,如耐热铝合金作导体的系列导线;另一类,则着重于导电部分是节能的,即有着高的导电率,而导线总的力学性能由承力的芯部承担,即使在导线载流增加,导线温度提高以后,导线的运行仍是安全的,如有机复合材料作为加强芯的系列导线。因此,耐热导线及其配套金具的机电性能研究迫在眉睫。但是到目前为止,在实验室测试中,耐热导线及其配套金具的电气性能与机械性能一般为分开做的单独试验,与其实际运行时的状态不相符合,因此在机电性能的考核上存在一定的偏差和难度。其根本原因在于缺乏相应的机电一体化试验国家标准(在各种架空导线的产品以及试验方法标准如GB/T1179-2008、GB/T2317.1-2008、GB/T2317.3-2008等中均未有说明)和有效的测试方法。因此无法较为准确、客观地为电网应用耐热导线提供参考数据。因此,在倡导节能降损的大环境下,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国家,研究耐热导线及其配套金具机电一体化试验方法,显得十分必要和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是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旨在提供一种能够准确定量、切合实际地测试的。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I)布置试验回路a)被试导线两端采用耐张线夹压接,施加机械载荷达到导线计算拉断力的20%作为预张力后保持lmin,用深色记号笔紧贴耐张线夹出口在导线表面做环状记号;b)将耐张线夹引流板与试验装置的大电流输出端通过铜导线相连接;控制环境温度在15°C?25°C之间,如需用空调来调节实验室温度时,实验室内的风速控制在0.lm/s以内,实验室无阳光直射;试验导线长度不小于导线直径的100倍,且控制在4m?8m之间,试验导线为新线,表面应光洁,无损伤;2)将电流通过试验回路,使试验导线温度达到稳定状态;3)恒温30min结束后,分别测量并记录试验导线温度、试验导线电流值、环境温度与风速;4)断开电流,待试验导线温度降至实验室温度+ 5°C以内;5)重复步骤2)?4);6)重复步骤2)?3),记录数据完毕后,在不少于30s时间内,将导线的机械负荷逐步增加至导线计算拉断力的50%,保持120s ;再在不少于30s的时间内,将机械负荷逐步增加到规定的握力值,保持60s ;如导线未滑移,则继续增大负荷直至导线与金具组合体破坏,停止试验并记录拉断力值;7)断电降温。本专利技术的,可以使耐热导线及其配套金具在实验室内模拟实际运行状态进行机电一体化性能试验,使得试验数据更加真实可靠,为生产企业耐热导线及其配套金具的优化设计制造、电网中耐热导线及其配套金具的选型应用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有利于节能降损,节约资源,改善环境,有极大的商业价值和积极的社会前景。本专利技术还要提供一种耐热导线与金具组合体高温后的握力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I)布置试验回路a)被试导线两端采用耐张线夹压接,施加机械载荷达到导线计算拉断力的20%作为预张力后保持lmin,用深色记号笔紧贴耐张线夹出口在导线表面做环状记号;b)将耐张线夹引流板与试验装置的大电流输出端通过铜导线相连接;控制环境温度在15°C?25°C之间,如需用空调来调节实验室温度时,实验室内的风速控制在0.lm/s以内,实验室无阳光直射;试验导线长度不小于导线直径的100倍,且控制在4m?8m之间,试验导线为新线,表面应光洁,无损伤;2)将电流通过试验回路,使试验导线温度达到稳定状态;3)恒温30min结束后,分别测量并记录试验导线温度、试验导线电流值、环境温度与风速;4)断开电流,待试验导线温度降至实验室温度+ 5°C以内;5)重复步骤2)?4)两次;6)在不少于30s时间内,将导线的机械负荷逐步增加至导线计算拉断力的50%,保持120s ;再在不少于30s的时间内,将机械负荷逐步增加到规定的握力值,保持60s ;如导线未滑移,则导线与金具组合体高温后握力试验为合格。【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试验回路的布置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流程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耐热导线与金具组合体高温后的握力试验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采用直接测量的方法,具体要求和步骤如下:I试验条件试验应在环境温度为15°C?25°C之间,如需用空调来调节实验室温度时,实验室内的风速应控制在0.lm/s以内,实验室应有良好的密封性,无阳光直射。2试验导线选择试验导线两端尽量采用耐张线夹压接,长度不小于导线直径的100倍,且控制在4m?8m之间;试验导线应为新线,表面应光洁,无损伤。3试验设备试验设备为机电一体化试验系统,其中主要包括大电流试验装置和卧式静荷拉力试验机。4试验回路布置a)参照图1,导线I两端分别耐张线夹2压接,耐张线夹的钢锚3安装在拉力试验机上;b)每个耐张线夹引流板4通过一根铜导线6和一对设备线夹5和7与试验装置的大电流输出端相连;c)试验布置应避免其他磁性物质对试验的影响。5试验方法5.1导线温度测试方法温度测量宜采用热电阻或热电偶。测温探头应置于试验导线的中央位置,并且紧固于导线表面。固定测温探头时,宜采用聚四氟乙烯自黏带包覆。5.2电流测试方法将试验导线穿过穿心电流互感器,电流互感器选择合适的变比,在电流互感器二次侧接电流表,根据电流表读数结合变比计算出试验回路电流值。6参照图2,本专利技术的具体试验步骤如下:I)布置试验回路a)被试导线两端采用耐张线夹压接,施加机械载荷达到导线计算拉断力的20%作为预张力后保持lmin,用深色记号笔紧贴耐张线夹出口在导线表面做环状记号8。b)将耐张线夹引流板与试验装置的大电流输出端通过铜导线相连接。2)将电流通过试验回路,使试验导线温度达到稳定状态(在15min内,其温度波动不大于2°C)。为了缩短试验时间,可加大初期电流以加速升温,但不得超过试验电流的1.5倍。3)恒温30min结束后,分别测量并记录试验导线温度、试验导线电流值、环境温度与风速。4)断开电流,待试验导线温度降至实验室温度+ 5°C以内。为缩短降温时间,允许强迫降温,但应保证试验回路的各处降温速度均匀。5)重复步骤2)?4)。6)重复步骤2)?3)。记录数据完毕后,在不少于30s时间内,将导线的机械负荷逐步增加至导线计算拉断力的50%,保持120s ;再在不少于30s的时间内,将机械负荷逐步增加到规定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耐热导线与金具组合体高温时的握力及拉断力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布置试验回路a)被试导线两端采用耐张线夹压接,施加机械载荷达到导线计算拉断力的20%作为预张力后保持1min,用深色记号笔紧贴耐张线夹出口在导线表面做环状记号;b)将耐张线夹引流板与试验装置的大电流输出端通过铜导线相连接;控制环境温度在15℃~25℃之间,如需用空调来调节实验室温度时,实验室内的风速控制在0.1m/s以内,实验室无阳光直射;试验导线长度不小于导线直径的100倍,且控制在4m~8m之间,试验导线为新线,表面应光洁,无损伤;2)将电流通过试验回路,使试验导线温度达到稳定状态;3)恒温30min结束后,分别测量并记录试验导线温度、试验导线电流值、环境温度与风速;4)断开电流,待试验导线温度降至实验室温度+5℃以内;5)重复步骤2)~4);6)重复步骤2)~3),记录数据完毕后,在不少于30s时间内,将导线的机械负荷逐步增加至导线计算拉断力的50%,保持120s;再在不少于30s的时间内,将机械负荷逐步增加到规定的握力值,保持60s;如导线未滑移,则继续增大负荷直至导线与金具组合体破坏,停止试验并记录拉断力值;7)断电降温。...
【技术特征摘要】
1.耐热导线与金具组合体高温时的握力及拉断力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布置试验回路 a)被试导线两端采用耐张线夹压接,施加机械载荷达到导线计算拉断力的20%作为预张力后保持lmin,用深色记号笔紧贴耐张线夹出口在导线表面做环状记号; b)将耐张线夹引流板与试验装置的大电流输出端通过铜导线相连接; 控制环境温度在15°C~25°C之间,如需用空调来调节实验室温度时,实验室内的风速控制在0.lm/s以内,实验室无阳光直射;试验导线长度不小于导线直径的100倍,且控制在4m~8m之间,试验导线为新线,表面应光洁,无损伤; 2)将电流通过试验回路,使试验导线温度达到稳定状态; 3)恒温30min结束后,分别测量并记录试验导线温度、试验导线电流值、环境温度与风速; 4)断开电流,待试验导线温度降至实验室温度+5°C以内; 5)重复步骤2)~4); 6)重复步骤2)~3),记录数据完毕后,在不少于30s时间内,将导线的机械负荷逐步增加至导线计算拉断力的50%,保持120s ;再在不少于30s的时间内,将机械负荷逐步增加到规定的握力值,保持60s ;如导线未滑移,则继续增大负荷直至导线与金具组合体破坏,停止试验并记录拉断力值; 7)断电降温。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热导线与金具组合体高温时的握力及拉断力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导线温度测量采用热电阻或热电偶,测温探头置于试验导线的中央位置,并且采用聚四氟乙烯自黏带包覆紧固于导线表面。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热导线与金具组合体高温时的握力及拉断力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方法测试导线电流:将试验导线穿过穿心电流互感器,电流互感器选择合适的变比,在电流互感器二次侧接电流表,根据电流表读数结合变比计算出试验回路电流值。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热导线与金具组合体高温时的握力及拉断力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初期电流以加速升温,但不超过试验电流的1.5倍。5.如权利要求1-4任何一项所述的耐热导线与金具组合体高温时的握力及拉断力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禾,
申请(专利权)人:李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