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混凝土滞后泌水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345172 阅读:4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1 17: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解决混凝土滞后泌水的方法,属于建筑材料外加剂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解决混凝土滞后泌水的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混凝土滞后泌水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向减水剂中添加0.02~0.6wt%的保水组分,搅拌,得复配减水剂;b、混凝土搅拌生产时,向凝胶材料和骨料中加入复配减水剂和硫酸钠,加水,搅拌,即可。进一步的,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硫酸钠在解决混凝土滞后泌水中的用途。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可以完全解决冬季低温条件下混凝土应用聚羧酸减水剂所产生的滞后泌水问题,保证混凝土不泌水、不离析,在有效抑制聚羧酸减水剂滞后泌水的同时,基本不影响聚羧酸减水剂的减水效果和保坍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属于建筑材料外加剂领域。
技术介绍
聚羧酸系减水剂是综合性能十分优异的第三代减水剂,自20世纪80年代末就开始在日本、德国、美国等发达国家生产应用,其具有减水率高、混凝土坍落度经时损失小、掺量低、对混凝土强度贡献大、环保性好等诸多优点。2000年以来,聚羧酸减水剂在我国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技术也越来越成熟,但时至今日仍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比较值得注意的就是聚羧酸减水剂在冬季低温条件下使用所引起的混凝土滞后泌水的问题。这里所指滞后泌水是指新拌混凝土的初始状态很好,本身具有良好的和易性,但0.5~2小时内,混凝土出现明显的泌水现象,这种现象称之“滞后泌水”。之所以在聚羧酸减水剂的使用过程中会引起混凝土的滞后泌水,从理论上来讲,这是建立在延缓C3A对外加剂吸附的基础之上,可以有效的减轻混凝土的坍落度经时损失,保证混凝土的施工性能。但是如果缓释功能过于严重的话,尤其是目前工程应用的聚羧酸系减水剂多为复合型外加剂(主要成分:减水组分、缓凝组分、引气组分等),这就进一步提升了聚羧酸减水剂的缓释效果,同时聚羧酸减水剂的缓释效果还具有非常强的温度敏感性,当温度低于5°C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解决混凝土滞后泌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向减水剂中添加0.02~0.6wt%的保水组分,搅拌,得复配减水剂;b、混凝土搅拌生产时,向凝胶材料和骨料中加入复配减水剂和硫酸钠,加水,搅拌,即可。

【技术特征摘要】
1.解决混凝土滞后泌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向减水剂中添加0.02~0.6wt%的保水组分,搅拌,得复配减水剂; b、混凝土搅拌生产时,向凝胶材料和骨料中加入复配减水剂和硫酸钠,加水,搅拌,即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解决混凝土滞后泌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水剂为聚羧酸系复合减水剂。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解决混凝土滞后泌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水组分为聚乙烯醇、羧甲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中的至少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解决混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萍杨钊
申请(专利权)人:十九冶成都建设有限公司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