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边坡防护
。具体涉及一种松散土质边坡的防护方法。
技术介绍
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尤其是山区的道路工程,存在大量的挖方边坡与路堤边坡。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扰动或坡脚支护的改变,导致新创边坡不稳定。在冻融季节或者雨季,雨水渗入的情况下,松软的高陡边坡因饱和导致负荷增大,同时因水分润滑导致摩擦与黏聚力减弱,极易发生边坡坍塌与滑坡事故。排水是边坡防护的主要措施之一。正常施工包括坡面上方的截水沟与沿坡面水泥混凝土硬化的泄流槽。这不仅增加高陡边坡上的施工困难,而且混凝土增加了坡面荷载。客观上要求对自然坡面上的土沟进行轻质硬化。有专利ZL200410040882.0在沟底打入木桩并用石灰土或水泥土夯实;这种加筋的轻质硬化方式,防冲刷较强,但施工难度与成本相对较闻。坡面上的水分经常会渗入坡体内部,不仅因为水分增加荷载、减弱摩擦等导致边坡更加容易垮塌。有专利ZL200610021966.9提出植生带边坡防护方法,也有专利提出草皮防护,都是借助先锋植物减缓坡面冲刷。对于高海拔地区的高陡边坡,购买、运输与植播植生带或草皮的成本较高,并且不一定能够适应环境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松软边坡的立体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⑴准备工作:在荫蔽潮湿地带采摘成毡面的块状苔藓;剪取有硬度的新鲜营养植株;加工横截面呈月牙型、管径2‑3cm的中空PVC管材,长度1‑3m,插入端头切成楔形体,并用硬物堵塞,凹面上有渗透缝或孔;制备乳化沥青、乳化沥青胶砂、多孔混凝土;⑵浅层组合排水体系:先在坡顶上方开挖横向截水沟,再沿坡面间隔4‑8m开挖深15‑25cm、宽20‑40cm的泄水沟;采用乳化沥青喷涂泄水沟的上部底面,采用乳化沥青胶砂涂抹泄水沟的中部底面,然后用多孔混凝土填充泄水沟下部底面成为渗沟,并且整形为浅槽状;⑶浅层加筋体系:在坡面中部扦插出深度微孔,微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松软边坡的立体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⑴准备工作:在荫蔽潮湿地带采摘成毡面的块状苔藓;剪取有硬度的新鲜营养植株;加工横截面呈月牙型、管径2-3cm的中空PVC管材,长度l-3m,插入端头切成楔形体,并用硬物堵塞,凹面上有渗透缝或孔;制备乳化浙青、乳化浙青胶砂、多孔混凝土 ; ⑵浅层组合排水体系:先在坡顶上方开挖横向截水沟,再沿坡面间隔4-8m开挖深15-25cm、宽20-40cm的泄水沟;采用乳化浙青喷涂泄水沟的上部底面,采用乳化浙青胶砂涂抹泄水沟的中部底面,然后用多孔混凝土填充泄水沟下部底面成为渗沟,并且整形为浅槽状; ⑶浅层加筋体系:在坡面中部扦插出深度微孔,微孔间距30-50cm ;然后把乳化浙青灌注进入微孔,待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林涛,李纯清,姜忠,梁学战,周立新,杨建琳,王建群,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文理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