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彭志军专利>正文

一种实用性强的家具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44926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1 17: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实用性强的家具床,其特点在于包括床体、小桌板、二根连接臂、二个床头柜,其中床体由床屏、床身、床板及床尾构成,二个床头柜分别安装在床体两侧的床屏与床身之间,二根连接臂分别铰接床屏的两侧侧面上,小桌板安装在二根连接臂之间,以实现小桌板向下翻转撑开或向上收起复位;使用时,小桌板可以向下翻转撑开和架设在床上,方便人们在床上阅读或应用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的需要;而且二根连接臂向下翻转后,其底边是支撑于床头柜上,可以极大地提高了小桌板受力承重性能,不会发生断裂的现象,而且整个功能部分的构造十分简单、结构强度高、耐用性极好,能有极长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实用性强的家具床
本技术涉及一种家具床。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各种信息消费需求越来越强烈,很多人喜欢在临睡前,在床上看一看书,或浏览一下平板电脑,以缓解一下一天的紧张工作生活,满足精神上的需求。然而坐在床上,用手托住一本书或一台平板电脑进行阅读,是十分辛苦的,双手很容易酸痛,从而加重了人们的疲劳度。现时的通常解决办法有:一种是,在床上放一张活动的小桌子,这种方式会影响到被子的使用,使用起来极为不方便,而且小桌子摆放的平稳性十分差;另一种是,更换一张带活动桌子的床,这种方案的床产品,类似如专利号为ZL201220228525.7、名称为“一种床上用折叠桌子”的公开专利文献。专利文献所示这种方案床产品,虽然不会影响到被子的正常使用,但由于其是采用伸缩臂铰接在床体上,来使桌板架设床上,使得桌板在实际使用中,受力性能较差,很容易发生断裂现象,进而影响到整个床产品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带翻转桌子功能,且构造简单、结构强度高、耐用性好、使用寿命长,使用方便的实用性强的家具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实用性强的家具床,其特点在于包括床体、小桌板、二根连接臂、二个床头柜,其中床体由床屏、床身、床板及床尾构成,所述二个床头柜分别安装在床体两侧的床屏与床身之间,所述二根连接臂分别铰接床屏的两侧侧面上,所述小桌板安装在二根连接臂之间,以实现小桌板向下翻转撑开或向上收起复位;在二根连接臂的底面还分别设有支承部,所述支承部支撑在二个床头柜上。为了使小桌板向上收起后,不会发生突然向下翻转的现象,确保小桌板的应用安全,本技术还包括一对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固定在连接臂上,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床屏的背部上。为了进一步丰富本技术的功能,使其能更好地满足人们的应用需要,所述床身中还设有多个储物腔,所述床板由前活动板部分与后翻盖部分构成,在后翻盖部分与储物腔之间还设有液压气动支撑机构,该液压气动支撑机构的下部固定安装在储物腔的侧边上,所述后翻盖部分的底面与液压气动支撑机构的顶部相连接。为了使人们能够根据季节变化,选择不同的床屏乘靠表面,以提高床屏乘靠的舒适度,所述床屏由床屏架与床屏翻板构成,其中床屏架上设有供床屏翻板安装的翻板槽孔,在翻板槽孔的上孔壁与下孔壁上分别做出有榫槽,所述床屏翻板的顶边与底边上分别设有连接榫,该床屏翻板通过其上连接榫与翻板槽孔中的榫槽相嵌装而安装于床屏架的翻板槽孔中;在床屏翻板的正面与背面分别做成为软质靠背面结构与硬质透气靠背面结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I)通过由二根连接臂组装的翻转式小桌板、床头柜的结构设计,要使用时,小桌板可以向下翻转撑开和架设在床上,方便人们在床上阅读或应用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的需要;而且二根连接臂向下翻转后,其底边是支撑于床头柜上,可以极大地提高了小桌板受力承重性能,不会发生断裂的现象,而且整个功能部分的构造十分简单、结构强度高、耐用性极好,能有极长的使用寿命。(2)通过复位弹簧设计,使小桌板和连接臂向上收起后,不会发生突然向下翻转的现象,从而确保小桌板应用的安全性。(3 )通过采用由床屏架、床屏翻板、翻板槽孔、连接榫、榫槽、软质靠背面及硬质透气靠背面构成的床屏结构,使得人们能够根据季节变化,方便地选择不同的床屏乘靠表面,来提高床屏乘靠的舒适度。(4)采用在床身中设有储物腔的结构,以及将床板设计成方便翻开的结构,从而可以进一步地丰富本技术的功能,使其能更好地满足人们的应用需要,而且使用起来非常方便、简单。(5)采用在床板与床身的装配结构之间设有缓冲胶条的结构,使得床板安装在床身上,具有一定缓冲与静音作用,一方面,不会擦花床板,确保床板持久如新,另一方面,人们睡在上面,床板不会噪音和响动,进而能提高人们的睡眠质量。(6 )采用在床板上设有透气小凹槽与透气小孔的结构,使人们在夏天,不需要往铺设床垫或棉毯,可以直接睡在床板表面上,透气舒适、凉快,并且这种设计,对患有腰椎病的人,具有良好的康复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在小桌板向上收起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在小桌板向下翻转撑开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在床板向上打开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分解后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图4中A部分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图4中B部分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实用性强的家具床,包括床体1、小桌板2、二根连接臂3、二个床头柜4,其中床体I由床屏11、床身12、床板13及床尾14构成,所述二个床头柜4分别安装在床体I两侧的床屏11与床身12之间,所述二根连接臂3分别铰接床屏11的两侧侧面上,所述小桌板2安装在二根连接臂3之间,以实现小桌板2向下翻转撑开或向上收起复位;在二根连接臂3的底面还分别设有支承部31,所述支承部31支撑在二个床头柜4上。通过由二根连接臂3组装的翻转式小桌板2、床头柜4的结构设计,要使用时,如图2所示,小桌板2可以向下翻转撑开和架设在床上,方便人们在床上阅读或应用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的需要;而且二根连接臂3向下翻转后,其底边是支撑于床头柜4上,可以极大地提高了小桌板2受力承重性能,不会发生断裂的现象,而且整个功能部分的构造十分简单、结构强度高、耐用性极好,能有极长的使用寿命。而当不用时,可如图1所示,向中收起,从而不影响到床的正常使用。为了使小桌板向上收起后,不会发生突然向下翻转的现象,确保小桌板的应用安全,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还包括一对复位弹簧5,所述复位弹簧5的一端固定在连接臂3上,所述复位弹簧5的另一端固定在床屏11的背部上。通过复位弹簧5的张紧作用,使得小桌板2向上收起后,可以如图1和图3所示,不会发生自动向下翻转跌落的危险。为了进一步丰富本技术的功能,使其能更好地满足人们的应用需要,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床身12中还设有多个储物腔15,所述床板13由前活动板部分131与后翻盖部分132构成,在后翻盖部分132与储物腔15之间还设有液压气动支撑机构16,该液压气动支撑机构16的下部固定安装在储物腔11的侧边上,所述后翻盖部分132的底面与液压气动支撑机构16的顶部相连接。使用时,借助液压气动支撑机构16的作用,使人们可以轻松地打开或关上后翻盖部分132,使用储物腔15存放衣物,使用起来非常方便、简单。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床身12的边缘上还做出有嵌装台阶17,在嵌装台阶17安装有缓冲胶条6,所述床板13的四周边直接支承在缓冲胶条6上。从而使得床板13安装在床身上,具有一定缓冲作用,一方面,不会擦花床板,确保床板持久如新,另一方面,人们睡在上面,床板不会噪首和响动,进而能提闻人们的睡眠质量。为了使人们能够根据季节变化,选择不同的床屏乘靠表面,以提高床屏乘靠的舒适度,如图4所示,所述床屏11由床屏架111与床屏翻板112构成,其中床屏架111上设有供床屏翻板113安装的翻板槽孔113,在翻板槽孔113的上孔壁与下孔壁上分别做出有榫槽114,所述床屏翻板112的顶边与底边上分别设有连接榫115,该床屏翻板112通过其上连接榫115与翻板槽孔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实用性强的家具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床体(1)、小桌板(2)、二根连接臂(3)、二个床头柜(4),其中床体(1)由床屏(11)、床身(12)、床板(13)及床尾(14)构成,所述二个床头柜(4)分别安装在床体(1)两侧的床屏(11)与床身(12)之间,所述二根连接臂(3)分别铰接床屏(11)的两侧侧面上,所述小桌板(2)安装在二根连接臂(3)之间,以实现小桌板(2)向下翻转撑开或向上收起复位;在二根连接臂(3)的底面还分别设有支承部(31),所述支承部(31)支撑在二个床头柜(4)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用性强的家具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床体(I)、小桌板(2)、二根连接臂(3)、二个床头柜(4),其中床体(I)由床屏(11)、床身(12)、床板(13)及床尾(14)构成,所述二个床头柜(4)分别安装在床体(I)两侧的床屏(11)与床身(12)之间,所述二根连接臂(3)分别铰接床屏(11)的两侧侧面上,所述小桌板(2)安装在二根连接臂(3)之间,以实现小桌板(2)向下翻转撑开或向上收起复位;在二根连接臂(3)的底面还分别设有支承部(31),所述支承部(31)支撑在二个床头柜(4)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实用性强的家具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对复位弹簧(5),所述复位弹簧(5)的一端固定在连接臂(3)上,所述复位弹簧(5)的另一端固定在床屏(11)的背部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实用性强的家具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身(12)中还设有多个储物腔(15),所述床板(13)由前活动板部分(131)与后翻盖部分(132)构成,在后翻盖部分(132)与储物腔(15)之间还设有液压气动支撑机构(16),该液压气动支撑机构(16)的下部固定安装在储物腔(11)的侧边上,所述后翻盖部分(132)的底面与液压气动支撑机构(16)的顶部相连接。4.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志军
申请(专利权)人:彭志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