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平衡供求双方要求的电子系统可靠性分配方法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系统可靠性分配
,尤其涉及一种平衡供求双方要求的电子系统可靠性分配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在开发新系统的过程中,对系统完成特定任务概率的要求通常定量为可靠度、失效率或不可靠度指标。系统的可靠度要求一般通过可靠性分配技术分配给下一级工作单元(如:单机)。在系统方案设计的初级阶段,通常系统的单机组成尚不明确,此时一般可假设系统为串联结构,并基于评分分配法开展可靠性分配。之后,通过计算各个单机的可靠性评分,确定各个单机的分配权重。最后,基于分配权重将系统的可靠性要求分配给各个单机。对于一个系统而言,通常其组成单机的工作时间是不一样的。对于供方而言,较长的工作时间意味着较高的失效风险,因而倾向于将较低的可靠度指标分配给工作时间较长的单机。目前常用的评分分配法(曾声奎.可靠性设计与分析[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1),正是从供方的角度出发,对于工作时间较长的单机,其任务时间分较高。在一些应用中,评分分配方法逐渐暴露出其不足之处,即其仅从供方可实现性的角度出发进行可靠度指标分配。从需求方的角度而言,较长的工作时间可能意味着在整个系统中该单机将发挥较大的效能,产生较多的效益,因而更需要确保其正常工作(即具备较高的可靠度指标)。然而,需求方这方面的诉求往往因其并不参与系统可靠性分配而得不到保证,最终可能导致系统总体可靠性指标满足要求但所产生的效能(效益)不符合需求方的预期。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的分析,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平衡供求双方要求的电子系统可靠性分配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平衡供求双方要求的电子系统可靠性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明确电子系统可靠性指标要求;针对系统的每一台单机,接收供求双方分别根据预定的评分因素开展可靠性分配评分的评分结果,并基于电子系统可靠性指标要求以及供求双方各自评分结果分别开展可靠性分配,得到针对该单机的供求双方各自的可靠性分配结果;基于供求双方各自的可靠性分配结果进行加权处理,获得针对该单机的最终的可靠性分配结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平衡供求双方要求的电子系统可靠性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明确电子系统可靠性指标要求; 针对系统的每一台单机,接收供求双方分别根据预定的评分因素开展可靠性分配评分的评分结果,并基于电子系统可靠性指标要求以及供求双方各自评分结果分别开展可靠性分配,得到针对该单机的供求双方各自的可靠性分配结果; 基于供求双方各自的可靠性分配结果进行加权处理,获得针对该单机的最终的可靠性分配结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电子系统可靠性指标要求采用以下形式确定:Rs (T) = r 其中,Rs(.)为系统可靠性数学模型或可靠性函数,T为系统任务时间,r为电子系统可靠性指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供求双方基于评分分别开展可靠性分配,得到针对该单机的供求双方各自的可靠性分配结果的过程具体包括: 接收供求双方对各单机的评分因素的评分,分别针对供求双方进行如下处理: 计算各单机每个评分因素平均得分; 根据该单机各个评分因素的评价得分,计算得到该单机的综合评分; 根据该单机的综合评分,计算得到整个系统的综合评分; 根据该单机的综合评分以及整个系统的综合评分,计算得到该单机的综合评分因子; 根据该单机的综合评分因子以及电子系统可靠性指标,计算得到针对该单机的可靠性分配结果。4.根据权利要求1到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供求双方对于各单机的评分因素包括以下因素中的多个: 重要性评分、复杂性评分、成熟性评分、工作环境评分、任务时间评分。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设系统由η台单机组成,有上述5个评分因素,由L位供应方专家对各单机的评分因素进行评分;设供应方方面,第j个专家对单机i的重要性评分为SsU1,复杂性评分为SsU2,成熟性评分为SsU3,工作环境评分SsU4,任务时间评分为SsU5,则单机i第k个评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尤明懿,吴献忠,吕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六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