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烟灰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44216 阅读:2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1 16: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烟灰缸,包括外缸座和内缸体,所述外缸座顶面开设有一凹槽,上沿部开设有一环形水套,环形水套上开设有注水口,下部外周面上开设有一灭烟环槽,环形水套与灭烟环槽之间开设有水道相通,内缸体设置于外缸体顶面凹槽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快速熄灭烟蒂,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优点。(*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烟灰缸
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烟灰缸,属于日常生活用品

技术介绍
市面现有烟灰缸多为缸体开设凹槽结构,该种结构的烟灰缸,当吸烟者需要灭掉烟蒂时,需将烟蒂在烟灰缸中按压方可,为防止烟蒂残余火星复燃,往往还需随时取水浇灭残余火星,灭烟极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方便灭烟的新型烟灰缸。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烟灰缸,包括外缸座和内缸体,所述外缸座顶面开设有一凹槽,上沿部开设有一环形水套,环形水套上开设有注水口,下部外周面上开设有一灭烟环槽,环形水套与灭烟环槽之间开设有水道相通,内缸体设置于外缸体顶面凹槽中。作为优化,所述外缸座上开设的连接环形水套和灭烟环槽的通水道上设置有控制阀门。作为优化,所述灭烟环槽开口部除均匀留置有多个灭烟口外,其余部分与外缸座壁一体封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由于在外缸体上沿部开设有环形水套,下部外周面上开设有灭烟环槽,环形水套和灭烟环槽之间连接有通水道,平时可通过环形水套的注水口将清水注入环形水套之内,水流即可自通水道流入灭烟环槽,吸烟者灭烟时可随时通过灭烟环槽中的水将烟蒂熄灭,无需随时取水灭烟,极为方便;在通水道上设置阀门并封闭灭烟环槽后,吸烟者则可在需要灭烟随时打开阀门放入少量的水进入灭烟环槽熄灭烟蒂,不仅可减少向环形水套注水的次数,而且可避免灭烟环槽水量过多不慎倾倒污染物品的危险。【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烟灰缸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外缸座,2、内缸体,3、凹槽,4、环形水套,5、注水口,6、通水道,7、控制阀门,8、灭烟环槽,9、灭烟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技术的结构做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所示,本技术烟灰缸包括外缸座I和内缸体2,所述外缸座I顶面开设有一凹槽3,上沿部开设有一环形水套4,环形水套4上开设有注水口 5,下部外周面上开设有一灭烟环槽8,该灭烟环槽8开口部除均匀留置有多个灭烟口 9外,其余部分与外缸座壁一体封闭,环形水套4与灭烟环槽8之间开设有水道6相通,水道6上设置有控制阀门7 ;内缸体2设置于外缸体I顶面凹槽3中。该新型烟灰缸平时可通过环形水套注水口 5将环形水套中注满清水,以备灭烟使用。需要灭烟时,吸烟者可打开通水道6控制阀门7,放入少许清水进入灭烟环槽8,将烟蒂伸入灭烟口 9熄灭;清洗灭烟环槽8时,打开通水道控制阀门7,并向环形水套4中持续注入清水即可完成清洗工作。上述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烟灰缸,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缸座(1)和内缸体(2),所述外缸座(1)顶面开设有一凹槽(3),上沿部开设有一环形水套(4),环形水套(4)上开设有注水口(5),下部外周面上开设有一灭烟环槽(8),环形水套(4)与灭烟环槽(8)之间开设有水道(6)相通,内缸体(2)设置于外缸体(1)顶面凹槽(3)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烟灰缸,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缸座(I)和内缸体(2),所述外缸座(I)顶面开设有一凹槽(3),上沿部开设有一环形水套(4),环形水套(4)上开设有注水口(5),下部外周面上开设有一灭烟环槽(8),环形水套(4)与灭烟环槽(8)之间开设有水道(6)相通,内缸体(2)设置于外缸体(I...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申雪保申甜甜申江辉
申请(专利权)人:韩城市悦鑫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