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景观水体物理除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343208 阅读: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1 15: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景观水体物理除藻装置,包括覆盖膜与转轴;其中,转轴设置在景观水体岸堤处;覆盖膜为矩形,采用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材料;后侧边固定于转轴上;通过将覆盖膜从转轴上放出,覆于景观水体中带除藻水体表面,经过5-10天的遮光覆盖后,抑制了水体中藻类的繁殖;随后,转动转轴将覆盖膜回收,完成除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为:可在藻类繁殖旺盛的局部区域进行覆盖遮光,当藻类生长旺盛局部区域失去光源后,藻类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使其繁殖代谢作用降低,而使整个水域的藻类繁殖得到抑制,最终达到抑制藻类生长,净化景观水体水质的目的。(*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景观水体物理除藻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清理装置,具体来说,是一种景观水体物理性除藻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景观水体多以再生水为主,而再生水中由于富营养化的缘故,导致藻类的繁殖异常快速,致使景观水体经常发生“水华”现状,对水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目前常见的藻类控制或去除方法有三类:1、物理方法:即引水稀释,氮磷营养盐是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在景观水体中注入一定量的水,来降低水体中营养物质的浓度,可以控制藻类的生长。引水稀释需要大量的水,但北京市由于水资源匮乏,此法实施起来难度较大。物理技术除藻的方法,通常是根据藻类的生存角度出发,直接切断生存的某一要素,使藻类失去生存的基本元素或者必备条件,进而控制其繁殖,具有一定的效果,而且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2、化学方法:即混凝沉淀,向水体投加铝盐、铁盐等混凝剂,以去除水中微小悬浮物和胶体杂质,也能除藻。此法具有投资少、操作方便、时间短、效果好的特点,可用于含有大量悬浮物及藻类的景观水体的处理,打捞不及时,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化学技术效果明显、快速,但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不提倡使用。3、生物一生态方法:即投加生物菌剂。直接投加微生物菌能将自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景观水体物理除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覆盖膜与转轴;其中,转轴设置在景观水体岸堤处;覆盖膜为矩形,采用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材料;后侧边固定于转轴上;置于景观水体中待除藻水体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景观水体物理除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覆盖膜与转轴;其中,转轴设置在景观水体岸堤处;覆盖膜为矩形,采用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材料;后侧边固定于转轴上;置于景观水体中待除藻水体表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景观水体物理除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覆盖膜前侧边安装有拉手。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景观水体物理除藻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壳体,转轴两端与一壳体左右两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秀清焦有权苏春宏张昊刘诚斌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农业职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