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多桩基础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42852 阅读:1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1 15: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装配式多桩基础结构,包括混凝土体,混凝土体的顶面中心处设置有预留基础环孔,混凝土本体的底面对应管桩的位置处环形设置有多个均匀布置的预留桩窝孔。通过陆上预制混凝土承台,利用混凝土承台代替传统的钢套箱,预制混凝土承台套箱即充当了混凝土模板同时又是重要的承载结构,采用装配式多桩基础安装方法,与目前海上风电机组中使用的多桩基础施工方案相比,节省了海上支模和拆模工序,同时可以将大量的海上现场钢筋绑扎在陆上预制厂完成,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节省了海上承台施工时间,同时降低了施工成本。(*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多粧基础结构
本技术属于海上风电建设工程中高耸构筑物基础结构
,涉及一种装配式多桩基础结构,适用于支撑例如风力发电机组塔架、海上升压站、输电线路杆塔等基础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清洁能源的大力开发,我国海上风电即将迎来大规模建设高潮。其中,海上风电机组基础设计技术是风电工程中的关键环节,针对我国近海海域极端风速大、波浪等荷载及环境灾害联合作用、地基软弱复杂、施工条件局限等特点,传统多桩基础先打桩,但是承台内的施工都是在海上,需要防水钢套箱,钢筋绑扎,预埋件,调平,海上浇筑大体积混凝土,存在施工过程复杂、周期较长等问题。海上风电预制装配式多桩基础可减少海上作业时间,但风电机组对基础的平整度要求较严格。为此,改进和创新海上风电机组多桩基础结构型式及其承建(安装)方法,以减少施工量、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装配式多桩基础结构,以减少施工量、提高施工效率、提高工程质量和降低施工成本。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多桩基础结构,包括混凝土体,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混凝土体的顶面中心处设置有预留基础环孔,混凝土本体的底面对应管桩的位置处环形设置有多个均匀布置的预留桩窝孔。上述混凝土体的边缘处设置有穿透该混凝土体的顶面和底面的预留桩窝环孔,该预留桩窝环孔的内、外环面之间设置有多个沿周向布置的连接钢梁,相邻的连接钢梁之间的预留桩窝环孔部分形成所述的预留桩窝孔。上述多个连接钢梁沿预留桩窝环孔的周向均匀设置。上述连接钢梁所在平面低于所述预留基础环孔的底面。上述每个预留桩窝孔的顶部设置有穿透混凝土本体的顶面的灌浆孔道。上述灌浆孔道为偏心环形孔道。本技术的优点是:通过陆上预制混凝土承台(混凝土承台套箱),利用混凝土承台代替传统的钢套箱,预制混凝土承台套箱即充当了混凝土模板同时又是重要的承载结构,采用装配式多桩基础安装方法(装配式的多桩基础施工方案),与目前海上风电机组中使用的多桩基础(高桩承台基础)施工方案相比,节省了海上支模和拆模工序,同时可以将大量的海上现场钢筋绑扎在陆上预制厂完成,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节省了海上承台施工时间,同时降低了施工成本。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预留基础环孔和桩窝环孔的预制混凝土承台轴向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预留基础环孔和桩窝孔的预制混凝土承台轴向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预埋基础环、预留预留桩窝孔的预制混凝土承台轴向剖面结构示意图。图6是管桩结构示意图。图7是完成吊装后、且于预留桩窝孔内进行调平的预制混凝土承台结构示意图。图8是完成后的基于预留基础环孔和预留预留桩窝孔的预制混凝土承台的装配式多桩基础轴向剖面结构示意图。图9是完成后的基于预留桩窝孔的预制混凝土承台的装配式多桩基础轴向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9中的A部放大图。图11是完成后的基于预埋基础环和预留桩窝孔的预制混凝土的装配式多桩基础。图12是管桩顶部主筋结构示意图。图13是预留基础环孔底面预埋支撑钢板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混凝土体;2、预留基础环孔;3、预留桩窝孔;4、电源选择开关;4、吊耳;5、预留桩窝环孔;6、连接钢梁;7、灌浆孔道;8、管桩;9、钢筋笼;10、桩芯混凝土段;11、外延混凝土段;12、过渡段;13、桩帽;14、粗调平千斤顶;15、基础环;16、调整螺栓;17、底法兰;18、微调千斤顶;19、支撑平台;20、中心柱;21、支撑钢板;22、底法兰圆周。【具体实施方式】图1所示为一种装配式多桩基础结构(又称预制混凝土承台套箱),具体是一种预留桩窝环孔5的预制混凝土承台,包括混凝土体1,设置在混凝土体I的顶面中心处的预留基础环孔2,预留桩窝环孔5穿透该混凝土体I的顶面和底面且位于混凝土体I的边缘处(即轴向外圆周附近),预留桩窝环孔5的内、外环面之间设置有多个沿周向布置的连接钢梁6,结合图2可见,相邻的连接钢梁6之间的预留桩窝环孔5部分形成预留桩窝孔3,该预留桩窝孔3设置在混凝土本体I的底面对应管桩8的位置处,且呈环形均匀设置,自然,该多个连接钢梁6沿预留桩窝环孔5的周向均匀设置。由图1不难看出,连接钢梁6所在平面低于预留基础环孔2的底面。而图3所示则为预留基础环孔和桩窝孔的预制混凝土承台(即第二种装配式多桩基础结构),由图3可见,每个预留桩窝孔3的顶部设置有穿透混凝土本体I的顶面的灌浆孔道7,而由图4可见,灌浆孔道7为偏心环形孔道(为圆环形),即灌浆孔道7的环壁外侧向预留基础环孔2内距离因开设灌浆孔道7而形成的中心柱20的距离逐渐减小,这一点由图3也可清晰见证。图5则是预埋基础环15、预留桩窝孔3的预制混凝土承台(即第三种装配式多桩基础结构),其与图3所示的预留基础环孔和桩窝孔的预制混凝土承台结构类似,只是预埋有基础环15而已。同时,本实施例提供了基于以上各种预制混凝土承台的装配式多桩基础的承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完成基桩的安装;2、吊装预制混凝土承台;3给预制混凝土承台内浇筑混凝土,实现基桩与预制混凝土承台的一体浇筑,完成装配式多桩基础的承建。具体来说,基于图1、2所示的预留基础环孔2和预留桩窝孔3的预制混凝土承台的装配式多桩基础的承建方法,包括步骤I)(结合图6)、在安装好的各管桩8内设置钢筋笼9且该钢筋笼9的上段部分置于管桩8外,再向该钢筋笼9内浇筑混凝土,形成桩芯混凝土段10、延伸至管桩8顶部外的外延混凝土段11、连接该桩芯混凝土段10与外延混凝土段11的过渡段12,然后在该外延混凝土段11外及管桩8顶部套设桩帽13,最后在该桩帽13的顶部垂直设置粗调平千斤顶14 (见图7);步骤2)(结合图7)、用IOOOt (字母t代表重量计量单位:吨)浮吊将图1所示的预制混凝土承台提起,使预制混凝土承台底部高于管桩8桩顶I?1.5 m左右,同时使预留桩窝孔3对准每根管桩后,缓缓、匀速下放预制混凝土承台,待预制混凝土承台内的预埋连接钢梁6触压到管桩桩顶的粗调平千斤顶14后,测量人员立即用激光水准仪观测预制混凝土承台的偏位情况,随时将结果报给指挥人员,通过调节各桩桩顶处粗调平千斤顶14的行程实现对预制混凝土承台的水平度的调整,并使调平误差小于5cm ;步骤3)、于预留基础环孔2内安装基础环15,并通过设直在基础环15与预留基础环孔2的底面之间的基础环支撑调平架实现对基础环15的调平,使基础环15的调平误差小于5_,向预留基础环孔2、预留桩窝环孔5内浇筑混凝土,使得整个基桩与预制混凝土承台现浇为一整体(即通过海上现浇二期混凝土实现与预制承台套箱混凝土浇筑为一体),完成装配式多桩基础的承建,见图8。而基于图3、4所示的预留桩窝孔的预制混凝土承台的装配式多桩基础的承建方法,包括步骤I)(结合图6)、完成各基桩安装,将各基桩桩头切平,使得各基桩桩顶处于同一水平面,并于各管桩8内设置钢筋笼9且该钢筋笼9的上段部分置于管桩8外,再向该钢筋笼9内浇筑混凝土,形成桩芯混凝土段10、延伸至管桩8顶部外的外延混凝土段11、连接该桩芯混凝土段10与外延混凝土段11的过渡段12,不难看出,相比较前述的基于预留基础环孔和预留预留桩窝孔的预制混凝土承台的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装配式多桩基础结构,包括混凝土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体(1)的顶面中心处设置有预留基础环孔(2),混凝土本体(1)的底面对应管桩(8)的位置处环形设置有多个均匀布置的预留桩窝孔(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多桩基础结构,包括混凝土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体(I)的顶面中心处设置有预留基础环孔(2),混凝土本体(I)的底面对应管桩(8)的位置处环形设置有多个均匀布置的预留桩窝孔(3)。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多桩基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体(I)的边缘处设置有穿透该混凝土体(I)的顶面和底面的预留桩窝环孔(5),该预留桩窝环孔(5)的内、外环面之间设置有多个沿周向布置的连接钢梁(6),相邻的连接钢梁(6)之间的预留桩窝环孔(5)部分形成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申宽育胡永柱张立英李振作刘蔚田伟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