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C型细径光纤跳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42114 阅读: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1 14: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LC型细径光纤跳线,包括光缆以及设置在光缆两头的LC型光纤连接器,光缆包括光纤、挤塑在光纤外部的由聚合物液晶树脂构成的加强层以及套塑在加强层外部由PVC塑料构成的外护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提高光纤跳线整体强度的LC型细径光纤跳线。(*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LC型细径光纤跳线
本技术涉及一种光纤跳线,尤其涉及一种LC型细径光纤跳线。
技术介绍
目前通信设备、光电设备、电子设备集成化程度越来越高,设备内部模块越来越多,模块之间的通信链接越复杂,对连接线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既要有一定的安装强度,占用空间越小越好(即线缆要求越细)。对于集成光通信设备而言,受空间限制,作为光通路载体的光纤跳线其光缆线径要细,光纤连接器要小,且由于光纤跳线安装过程中受其自身重力作用,设备安装、捋线时还会存在一定的安装力,而且设备运输时会存在振动、冲击等外力作用,因此对光纤跳线有一定的连接强度要求。参见图1,公知的光纤跳线是将两个光纤连接器制作在一根光缆的两端而形成的。LC型光纤跳线属于光纤跳线的一种,由两个LC型光纤连接器I和一根光缆2组成。参见图2,LC型光纤连接器由于外形尺寸小,适用于集成光通信设备光路的连接,由前壳体3、后壳体4、法兰盘8、限流管5以及弹簧7等组成。目前公开的LC型光纤跳线有两种:第一种采用的光缆(其截面示意图如图3所示)为光纤9外面挤塑一层加强层10 (加强层一般是PVC材料)而形成,外径为0.9mm,光缆本身抗拉强度较低,一般不会超过30N,光纤通过光学胶6 (353ND胶)与法兰盘8和限流管5粘接。该跳线连接强度低,一般仅有几牛顿力,仅能用于光路的简单连接且连接过程应不受较大外力,无法满足集成设备的使用要求。第二种采用的光缆是在前述光缆的基础上,外部增加一层芳纶层11和外护套12 (其截面示意图如图4所示),光缆强度较高,且芳纶层11通过光学胶6 (353ND胶)与法兰盘8和限流管5粘接,使光纤跳线具有较高的强度,然而这种光缆直径较大,一般不小于2mm,从而使跳线尺寸较大,采用此光纤跳线将占用设备更大的安装空间,影响设备的集成化程度。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因LC型光纤跳线强度和尺寸无法兼顾的因素,而造成或无法满足设备安装、运输及可靠性要求,或影响设备的集成化程度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提高光纤跳线整体强度的LC型细径光纤跳线。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本技术提供了一种LC型细径光纤跳线,包括光缆以及设置在光缆两头的LC型光纤连接器,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光缆包括光纤、挤塑在光纤外部的由聚合物液晶树脂构成的加强层以及套塑在加强层外部由PVC塑料构成的外护套。上述LC型光纤连接器包括法兰盘、限流管、与法兰盘相连的前壳体以及与前壳体连接的后壳体;所述限流管套装在法兰盘上;所述由聚合物液晶树脂构成的加强层伸入由限流管和法兰盘构成的空腔中;所述由聚合物液晶树脂构成的加强层分别与限流管和法兰盘之间灌注有光学胶;所述光学胶在限流管内的轴向长度是限流管长度的2/3?3/4。上述限流管的端面不超过后壳体尾端面。上述LC型细径光纤跳线还包括套装在外护套外部并与后壳体尾部相连的尾护套。上述光缆的直径是0.7mm?0.9mm。上述加强层的直径是0.35mm?0.55mm。本技术的优点是: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高强度、细径的光缆,该光缆直径不大于0.9mm,抗拉强度超过80N,其加强层通过光学胶与法兰盘和限流管进行粘接,提高光纤跳线的整体强度。由于采用这种细径高强度的光缆,在保证小尺寸的同时,提高了 LC型光纤跳线的整体抗拉强度,一般超过30N。同时,本技术在后壳体尾部增加尾护套,保护细径光缆在小折弯下不会受损。【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LC型光纤跳线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现有技术中LC型光纤连接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现有技术中LC型光纤跳线所采用的第一种光缆截面放大示意图;图4是现有技术中LC型光纤跳线所采用的第二种光缆截面放大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所提供的LC型细径光纤跳线一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所采用的光缆的截面放大示意图;其中:1-LC型光纤连接器;2_光缆;3_前壳体;4_后壳体;5_限流管;6_光学胶;7_弹簧;8_法兰盘;9-光纤;10-加强层;11-芳纶层;12_外护套;13_尾护套。【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5以及图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LC型细径光纤跳线,由两个LC型光纤连接器1、两个尾护套13和一根光缆2组成,两个LC型光纤连接器I设置在光缆2的两头;LC型光纤连接器I包括前壳体3、后壳体4、法兰盘8、限流管5以及弹簧7组成;光缆2包括光纤9、加强层10以及外护套12组成,加强层10以及外护套12依次套装在光纤9外部;本技术是采用了一种具有高强度(大于80N)、细径(不大于0.9mm)特点的光缆,加强层10插入法兰盘8内,并通过光学胶6将加强层10与法兰盘8和限流管5进行粘接,在后壳体4尾部套上尾护套13,尾护套13保护光缆2在小折弯下不会受损。限流管5套在法兰盘8尾部圆柱上,加强层10插进限流管5与法兰盘8组成的内腔,加强层10与法兰盘8和限流管5之间为光学胶6,弹簧7套在法兰盘8和限流管5外圆柱上,法兰盘8与前壳体3为间隙配合,后壳体4前端与前壳体3后端内腔为过盈配合。光缆2由一次挤塑(形成加强层10)和一次套塑(形成外护套12)二次工艺流程制成,该光缆直径为0.7mm?0.9mm,加强层10直径为0.35mm?0.55mm,加强层10材料一般为高分子聚合材料,外护套12材料一般为塑料。该光缆抗拉强度超过80N。光学胶6充满法兰盘内腔,在限流管5内轴向长度为限流管长度的2/3?3/4。限流管5 —般不超过后壳体2尾端面。尾护套13为橡胶类材料,安装在后壳体尾部。本技术所提供的LC型细径光纤跳线中的光缆的加强层10采用聚合物液晶树脂制备而成,外护套12采用PVC塑料,加强层直径为0.5mm,高强度细径光缆直径0.85mm,限流管长度为20mm,光学胶选用353ND胶,限流管内粘接长度为13mm?15mm,尾护套采用天然橡胶。高强度细径光缆抗拉强度为110N,光纤跳线的抗拉强度则达到了 35N。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LC型细径光纤跳线,包括光缆以及设置在光缆两头的LC型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缆包括光纤、挤塑在光纤外部的由聚合物液晶树脂构成的加强层以及套塑在加强层外部由PVC塑料构成的外护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LC型细径光纤跳线,包括光缆以及设置在光缆两头的LC型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缆包括光纤、挤塑在光纤外部的由聚合物液晶树脂构成的加强层以及套塑在加强层外部由PVC塑料构成的外护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C型细径光纤跳线,其特征在于:所述LC型光纤连接器包括法兰盘、限流管、与法兰盘相连的前壳体以及与前壳体连接的后壳体;所述限流管套装在法兰盘上;所述由聚合物液晶树脂构成的加强层伸入由限流管和法兰盘构成的空腔中;所述由聚合物液晶树脂构成的加强层分别与限流管和法兰盘之间灌注有光学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卓汤伟江刘建新吴海龙周绍华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海驰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