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冲击直流高压发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40661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1 13: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耐冲击直流高压发生器,交流整流电路的输入端与交流电源的输入端相连,交流整流电路的输出端与斩波升压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斩波升压模块的输出端与桥式逆变电路的输入端相连,桥式逆变电路的输出端与中频变压器的输入端相连,中频变压器的输出端与倍压整流模块的输入端相连,倍压整流模块的输出端通过直流分压器与控制模块的输出端相连,控制模块的控制端与斩波升压模块的受控端相连,控制模块的控制端还与桥式逆变电路的受控端相连,控制模块的输入端与交流电源的输入端相连。解决了连续放电冲击下不复位死机的问题,同时增强抗干扰能力;在放电冲击模式下,将外部采集的数据信息可以传送到远端,并且可以满足远程控制。(*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耐冲击直流局压发生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耐冲击直流高压发生器,尤其涉及一种能承受多次高压冲击的直流高压发生器。
技术介绍
直流高压发生器主要适用于电力部门、工矿、冶金、钢铁等企业动力部门对氧化锌避雷器、电力电缆、变压器、发电机等高压电气设备进行直流耐压试验。现在高压电源和高压发生器已经没有严格的区别。主要用于研究直流精电及换流站设备和绝缘材料在直流高电压下的绝缘强度、直流输电线路电晕和离子流及其效应以及进行交、直流电力设备的泄漏电流试验。另外还可以作为其他高压试验设备如冲击电压发生器、冲击电流发生器、振荡回路等的电源。目前现有的技术针对常规的试验基本能满足要求,当输出高压短路时,只要求仪器不损坏能复位再次升压即属于正常。但对于做冲击试验和振荡回路等电源时,由于要求高压输出按照周期性的对地短路,仪器不能复位和硬件保护,更不能仪器损坏,所以对直流高压发生器的要求更高;对于耐冲击的高压电源的要求是:能在高压不断开的状态下承受瞬间短路,当短路断开后高压能够在规定时间内恢复到需要的高压。1、现有技术所存在问题:I)、常规控制模式都采用低电压的微控制器,容易受到干扰,当冲击试验时,常会出现复位,死机等现象;2)、为满足第一点,目前现有的技术都采用纯硬件模式完成,可解决复位,死机等现象,但由于没有微控制器无法满足远程控制等;3)、高压电流小,常规是10毫安级,冲击试验时易损坏;4 )、对于容性试品时充电电流小,容易引起过充电,导致仪器保护。2、现有技术另外采用的方法为工频倍压整流模式:缺点:体积大,而且随着输出电压等级的提高,体积成倍的增加,不利于微机控制,不适合现有的智能化和将来的升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耐冲击直流高压发生器。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耐冲击直流高压发生器,包括控制机箱,所述控制机箱内包括交流整流电路、斩波升压模块、桥式逆变电路、所述交流整流电路的输入端与交流电源的输入端相连,所述交流整流电路的输出端与斩波升压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所述斩波升压模块的输出端与桥式逆变电路的输入端相连,所述桥式逆变电路的输出端与中频变压器的输入端相连,所述中频变压器的输出端与倍压整流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所述倍压整流模块的输出端通过直流分压器与控制模块的输出端相连,所述控制模块的控制端与斩波升压模块的受控端相连,控制模块的控制端还与桥式逆变电路的受控端相连,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入端与交流电源的输入端相连,所述控制模块的控制端与斩波升压模块、桥式逆变电路的受控端相连之间设置有隔离装置。更进一步地,上述的耐冲击直流高压发生器,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入端与交流电源的输入端相连之间设置有电源隔离装置。更进一步地,上述的耐冲击直流高压发生器,所述控制模块通过光纤与远程控制装置相连。再进一步地,上述的。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质性特点和进步主要体现在:本技术解决了连续放电冲击下不复位死机的问题,同时增强抗干扰能力;在放电冲击模式下,将外部采集的数据信息可以传送到远端,并且可以满足远程控制;增大高压输出电流,在现有直流发生器提高了抗干扰能力和抗冲击能力,降低损坏率,利于现场试验;比现有工频倍压模式的发生器体积小,可远程控制,可智能化,更利于现场试验。【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图1:本技术的构造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耐冲击直流高压发生器,包括控制机箱11,控制机箱11内包括交流整流电路1、斩波升压模块2、桥式逆变电路3、交流整流电路I的输入端与交流电源的输入端相连,交流整流电路I的输出端与斩波升压模块2的输入端相连,斩波升压模块2的输出端与桥式逆变电路3的输入端相连,桥式逆变电路3的输出端与中频变压器4的输入端相连,中频变压器4的输出端与倍压整流模块5的输入端相连,倍压整流模块5的输出端通过直流分压器6与控制模块7的输出端相连,控制模块7的控制端与斩波升压模块2的受控端相连,控制模块7的控制端还与桥式逆变电路3的受控端相连,控制模块7的输入端与交流电源的输入端相连,控制模块7通过光纤与远程控制装置10相连。控制模块7的控制端与斩波升压模块2、桥式逆变电路3的受控端相连之间设置有隔离装置8,使控制模块7与斩波升压模块2、桥式逆变电路3之间不受影响,保证电路的准确性。控制模块7的输入端与交流电源的输入端相连之间设置有电源隔离装置9,使控制模块7不受交流电源的影响。为满足控制机箱11不受外部干扰,所有与控制机箱11产生关系的都要隔离;包括控制机箱11与中频变压器4、倍压整流模块5及直流分压器6组成的高压倍压筒12之间也同样需要隔离,以保证控制机箱11与高压倍压筒12之间不受影响。对于功率较小的冲击电源,在斩波升压模块2和桥式逆变电路3在通过控制模块7之间连接都采用高频线圈隔离,且控制模块7的驱可以直接用高频线圈驱动,但对于大功率输出的采用高速的光耦隔离。对于启动控制模块7的辅助电源,交流电源通过电源隔离装置9对控制模块7供电,另外在电源隔离装置9相对地增加压敏电阻作为保护控制模块7.为提高输出电流和冲击不损坏高压倍压筒12,将高压整流硅堆的电流放大,而且通过直流分压器与倍压整流模块5将现有的单倍压模式改为双桥臂输出,从而增加耐冲击性。通过远程控制装置10对于控制模块7控制提高仪器的智能化。需要强调的是:以上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耐冲击直流高压发生器,包括控制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箱内包括交流整流电路、斩波升压模块、桥式逆变电路、所述交流整流电路的输入端与交流电源的输入端相连,所述交流整流电路的输出端与斩波升压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所述斩波升压模块的输出端与桥式逆变电路的输入端相连,所述桥式逆变电路的输出端与中频变压器的输入端相连,所述中频变压器的输出端与倍压整流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所述倍压整流模块的输出端通过直流分压器与控制模块的输出端相连,所述控制模块的控制端与斩波升压模块的受控端相连,控制模块的控制端还与桥式逆变电路的受控端相连,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入端与交流电源的输入端相连,所述控制模块的控制端与斩波升压模块、桥式逆变电路的受控端相连之间设置有隔离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耐冲击直流高压发生器,包括控制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箱内包括交流整流电路、斩波升压模块、桥式逆变电路、所述交流整流电路的输入端与交流电源的输入端相连,所述交流整流电路的输出端与斩波升压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所述斩波升压模块的输出端与桥式逆变电路的输入端相连,所述桥式逆变电路的输出端与中频变压器的输入端相连,所述中频变压器的输出端与倍压整流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所述倍压整流模块的输出端通过直流分压器与控制模块的输出端相连,所述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军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工业园区海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