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聚光度的复合槽式集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40627 阅读:1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1 13:39
一种高聚光度的复合槽式集热器,包括开口处与二个渐开面下底相连的抛物面,其特征为:还具有下底分别与抛物面开口处相连的二个渐开面。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集热器能在不跟踪太阳的前提下,在一天内集热器都可接收到太阳光。其中太阳光最强的10点到14点,收聚强度最高,而其它时间也可收到太阳光,但强度略低。虽然比不上跟踪太阳系统的聚热度高,但比单纯的抛物线聚光要好得多。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要求聚光度不是很高的太阳能热水供暖系统,有利于在中小城镇及农村居民推广太阳能供暖技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聚光度的复合槽式集热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太阳能应用
,涉及一种高聚光度的复合槽式集热器,可以用于聚集太阳光能。
技术介绍
槽式集热器是太阳能应用于供热系统的重要部件,目前采用的集热器有几种,各有一些缺点。抛物线聚光集热器应用最为普遍,其聚光原理如图1所示,平行于y1轴(即主光轴O1F)的光线H,投到抛物线P点,过P点作抛物线的切线PM,和法线PN,则H点经P点反射投到抛物线的焦点F。抛物线上的任何一点都具有上述功能。但抛物线曲面的应用要求太阳光线始终与主轴平行,而实际上太阳光线从早到晚时刻都在变化,这就要求接收太阳能的接收器时刻跟踪太阳能旋转,需要复杂的机电结构,增加很大的成本。CPC复合抛物面聚光集热器,发展近40年,但由其内部结构不理想,至今未能大量推广。 SPC半抛物线柱面聚光集热器,也在应用,虽然其受光角稍大,但一天内收发太阳的时间一般只有6个小时,其余时间的太阳能无法利用。因此设计一种高聚光度,而又不需要跟踪太阳运动的聚光集热器,是大家一直致力研究的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设计制造一种高聚光度的复合槽式集热器,以克服现有产品的一些缺陷,如:发展了近40年的CPC复合抛物面聚光集热器,但其内部结构仍不理想;SPC半抛物线柱面聚光集热器有效工作时间较短;抛物线聚光集热器要求跟踪太阳旋转,需要复杂的机电结构,增加很大的成本等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高聚光度的复合槽式集热器,包括开口处与二个渐开面I下底相连的抛物面2,其特征为:还具有下底分别与抛物面2开口处相连的二个渐开面I。渐开面I的渐开线基圆半径r、渐开线的展开角Θ、抛物面2的抛物线焦距f之间的关系为: -2fcos6 ? -二 - κπθ(ε?π8—Bcosi'.; °渐开面I的渐开线的展开角Θ在1.1—2.8弧度之间。渐开面I的渐开线的展开角Θ取2.0284弧度为最好。 采取以上措施的本专利技术的集热器能在不跟踪太阳的前提下,在一天内集热器都可接收到太阳光。其中太阳光最强的10点到14点,收聚强度最高,而其它时间也可收到太阳光,但强度略低。虽然比不上跟踪太阳系统的聚热度高,但比单纯的抛物线聚光要好得多。本专利技术适用于要求聚光度不是很高的太阳能热水供暖系统,有利于在中小城镇及农村居民推广太阳能供暖技术。以下再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述。【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抛物线曲面聚光器的原理图; 附图3是渐开线曲面聚光器的原理图; 附图4是本专利技术由抛物线曲面和渐开线曲面组成的复合式太阳能聚光器原理图。附图标记说明:渐开面1、抛物面2、底座3、渐开线4、抛物线5、渐开线基圆6。【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主要包括开口处与二个渐开面I下底相连的抛物面2,还具有下底分别与抛物面2开口处相连的二个渐开面I。抛物面2下再连结有用角钢做成的底座3即可构成槽式集热器。本专利技术的渐开面I和抛物面2用金属片电镀做成。渐开面I的渐开线基圆半径r、渐开线的展开角Θ、抛物面2的抛物线焦距f之间的关系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聚光度的复合槽式集热器,包括开口处与二个渐开面(1)下底相连的抛物面(2),其特征为:还具有下底分别与抛物面(2)开口处相连的二个渐开面(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聚光度的复合槽式集热器,包括开口处与二个渐开面(I)下底相连的抛物面(2),其特征为:还具有下底分别与抛物面(2)开口处相连的二个渐开面(I)。2.复合槽式集热器,其特征为:渐开面(I)的渐开线基圆半径r、渐开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成贵刘振华刘源恭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海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