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底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31636 阅读:1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14 23: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平底鞋,鞋底分成上层鞋底和下层鞋底,上层鞋底与鞋帮固定连接,上层鞋底底部前掌部与后跟部中心竖直方向均设有凸块,凸块中心设有平行于水平面且垂直上层鞋底侧壁的第一通孔,下层鞋底竖直方向设有与凸块位置相对应的通孔,凸块与通孔大小形状相适配,凸块与通孔卡接,下层鞋底侧壁设有与第一通孔同轴的第二通孔,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直径相适配,第二通孔一端设有螺母,螺栓直径与第一通孔直径相适配,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当鞋子的鞋底出现磨损时,将一只鞋的下层鞋底底面翻转180度安装到另一只鞋的上层鞋底下端,这样就实现了更换未被磨损的左右脚下层鞋底目的,从而节省了资源,减少了环境的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平底鞋
本技术涉及一种鞋,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平底鞋。
技术介绍
在生活中,鞋是人保护脚的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穿着物,但是由于人要经常穿着鞋行走,会导致鞋的鞋底被磨损,这样往往会出现鞋底已经被磨破而鞋帮完好无损,这样的鞋已经不能再使用而不得不丢掉,这样不但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同时也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目前市面上有可以更换鞋底的鞋子,将鞋底拆卸下来,换上新的鞋底,被扔掉的鞋底同样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同时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平底鞋。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鞋子,包括鞋底和鞋帮,所述鞋底包括前掌部和后跟部,所述鞋底分成上层鞋底和下层鞋底,所述上层鞋底与鞋帮固定连接,所述上层鞋底底部前掌部与后跟部中心竖直方向均设有凸块,所述凸块中心设有平行于水平面且垂直上层鞋底侧壁的第一通孔,所述下层鞋底竖直方向设有与凸块位置相对应的通孔,所述凸块与通孔大小形状相适配,所述凸块与通孔卡接,所述下层鞋底侧壁设有与第一通孔同轴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直径相适配,所述第二通孔一端设有螺母,所述螺栓直径与第一通孔直径相适配,所述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通过螺栓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鞋子的鞋底出现磨损时,可以通过旋转螺栓上的螺母,拔出螺栓,上层鞋底和下层鞋底可以分开,下层鞋底底面与地面摩擦产生磨损,下层鞋底与上层鞋底接触的端面未被磨损,将一只鞋的下层鞋底底面翻转180度安装到另一只鞋的上层鞋底下端,则另一只鞋底接地面为未被磨损的鞋底端面,通过鞋底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分别于与其对应的凸块对应安装,分别在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中插入螺栓,从而实现一只鞋的下层鞋底翻转180度装到另一只鞋的上层鞋底下端,这样就实现了更换未被磨损的左右脚下层鞋底目的,从而节省了资源,减少了环境的污染。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层鞋底侧壁一端设有第一收容槽,所述第一收容槽与螺母卡接,所述下层鞋底侧壁另一端设有第二收容槽,所述第二收容槽与螺栓沉头卡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收容槽与螺母卡接,第二收容槽与螺栓沉头卡接,牢牢固定上层鞋底与下层鞋底,美观大方,便于下层鞋底未被磨损面翻转180度更换到另一只鞋子的上层鞋底下面,减少资源浪费,减少环境污染。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螺栓沉头表面设有十字凹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更换一只鞋的下层鞋底翻转180度到另一只鞋的鞋底时,使用螺栓固定上层鞋底与下层鞋底,下层鞋底设有第二收容槽,螺栓沉头表面设有十字凹槽,便于螺丝开等工具将螺栓拧紧并进入下层鞋底中,将螺栓沉头收容在第二收容槽内,美观大方,牢牢固定上层鞋底和下层鞋底,减少资源浪费,减少环境污染。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凸块与下层鞋底厚度一样。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凸块与下层鞋底通孔卡接,所述凸块与与下层鞋底厚度一样,能牢牢固定上层鞋底与下层鞋底,形成一个稳定的鞋底,便于两只下层鞋底更换,便于下层鞋底未被磨损面翻转180度更换到另一只鞋子的上层鞋底下面,减少资源浪费,减少环境污染。【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平底鞋实施例的整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平底鞋实施例的鞋底示意图。附图标记:1、鞋底;2、鞋帮;3、上层鞋底;4、下层鞋底;5、前掌部;6、后跟部;7、凸块;8、通孔;9、第一通孔;10、第二通孔;11、螺母;12、螺栓;13、沉头;14、十字凹槽;15、第一收容槽;16、第二收容槽。【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2对本技术平底鞋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一种鞋子,包括鞋底I和鞋帮2,所述鞋底I包括前掌部5和后跟部6,所述鞋底I分成上层鞋底3和下层鞋底4,所述上层鞋底3与鞋帮2固定连接,所述上层鞋底3底部前掌部5与后跟部6中心竖直方向均设有凸块7,所述凸块7中心设有平行于水平面且垂直上层鞋底3侧壁的第一通孔9,所述下层鞋底4竖直方向设有与凸块7位置相对应的通孔8,所述凸块7与通孔8大小形状相适配,所述凸块7与通孔8卡接,所述下层鞋底4侧壁设有与第一通孔9同轴的第二通孔10,所述第一通孔9与第二通孔10直径相适配,所述第二通孔10 —端设有螺母11,所述螺栓12直径与第一通孔9直径相适配,所述第一通孔9与第二通孔10通过螺栓12固定连接,当鞋子的鞋底I出现磨损时,可以通过旋转螺栓12上的螺母11,拔出螺栓12,上层鞋底3和下层鞋底4可以分开,下层鞋底4底面与地面摩擦产生磨损,下层鞋底4与上层鞋底3接触的端面未被磨损,将一只鞋的下层鞋底4底面翻转180度安装到另一只鞋的上层鞋底3下端,则另一只鞋底I接地面为未被磨损的鞋底I端面,通过鞋底I的第一通孔9和第二通孔10分别于与其对应的凸块7对应安装,分别在第一通孔9和第二通孔10中插入螺栓12,从而实现一只鞋的下层鞋底4翻转180度装到另一只鞋的上层鞋底3下端,这样就实现了更换未被磨损的左右脚下层鞋底4目的,从而节省了资源,减少了环境的污染。所述下层鞋底4侧壁一端设有第一收容槽15,所述第一收容槽15与螺母11卡接,所述下层鞋底4侧壁另一端设有第二收容槽16,所述第二收容槽16与螺栓12沉头13卡接,所述第一收容槽15与螺母11卡接,第二收容槽16与螺栓沉头13卡接,牢牢固定上层鞋底3与下层鞋底4,美观大方,便于下层鞋底4未被磨损面翻转180度更换到另一只鞋子的上层鞋底3下面,减少资源浪费,减少环境污染。所述螺栓12沉头13表面设有十字凹槽14,当更换一只鞋的下层鞋底4翻转180度到另一只鞋的鞋底I时,使用螺栓12固定上层鞋底3与下层鞋底4,下层鞋底4设有第二收容槽16,螺栓12沉头13表面设有十字凹槽14,便于螺丝开等工具将螺栓12拧紧并进入下层鞋底4中,将螺栓12沉头13收容在第二收容槽16内,美观大方,牢牢固定上层鞋底3和下层鞋底4,减少资源浪费,减少环境污染。所述凸块7与下层鞋底4厚度一样,所述凸块7与下层鞋底4通孔8卡接,所述凸块7与与下层鞋底4厚度一样,能牢牢固定上层鞋底3与下层鞋底4,形成一个稳定的鞋底1,便于两只下层鞋底4更换,便于下层鞋底4未被磨损面翻转180度更换到另一只鞋子的上层鞋底3下面,减少资源浪费,减少环境污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平底鞋,包括鞋底和鞋帮,所述鞋底包括前掌部和后跟部,其特征是:所述鞋底分成上层鞋底和下层鞋底,所述上层鞋底与鞋帮固定连接,所述上层鞋底底部前掌部与后跟部中心竖直方向均设有凸块,所述凸块中心设有平行于水平面且垂直上层鞋底侧壁的第一通孔,所述下层鞋底竖直方向设有与凸块位置相对应的通孔,所述凸块与通孔大小形状相适配,所述凸块与通孔卡接,所述下层鞋底侧壁设有与第一通孔同轴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直径相适配,所述第二通孔一端设有螺母,所述螺栓直径与第一通孔直径相适配,所述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平底鞋,包括鞋底和鞋帮,所述鞋底包括前掌部和后跟部,其特征是:所述鞋底分成上层鞋底和下层鞋底,所述上层鞋底与鞋帮固定连接,所述上层鞋底底部前掌部与后跟部中心竖直方向均设有凸块,所述凸块中心设有平行于水平面且垂直上层鞋底侧壁的第一通孔,所述下层鞋底竖直方向设有与凸块位置相对应的通孔,所述凸块与通孔大小形状相适配,所述凸块与通孔卡接,所述下层鞋底侧壁设有与第一通孔同轴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直径相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项卫平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鼎越鞋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