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拉线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30433 阅读:1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14 16: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拉线模,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底座、主轴、操作杆、上模和下模,下模固定在底座上,上模固定在操作杆上,上模的底面上设有导线直槽,下模的顶面上设有导线直槽,主轴固定在底座上,操作杆的下端转动设置在主轴上,当上模和下模合模时,上模和下模的两个导线槽合并成一个轴线与主轴轴线平行的孔。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操作杆使上模相对于下模旋转一定角度,使得上模和下模中的两直端错开距离,露在模具外的U型弯部由平面弯曲变成立体弯曲,形成需要的跨槽导线。本发明专利技术操作方便,成型效果好,规格一致,加工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拉线模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机零部件的制造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拉线模。
技术介绍
电机转子上需要用到一种跨槽导线,该导线是由一根直导线扭曲成两端平行且错开一定的距离、中间部分相对两直端具有斜度的导线,目前这种导线通过工人手工制作,先将直导线加工成U型导线,然后再用钳子将U型导线的弯部扭曲,这种方法加工速度慢,力口工尺寸不易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将U型导线拉成跨槽导线的拉线模。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包括底座、主轴、操作杆、上模和下模,下模固定在底座上,上模固定在操作杆上,上模的底面上设有导线直槽,下模的顶面上设有导线直槽,主轴固定在底座上,操作杆的下端转动设置在主轴上,当上模和下模合模时,上模和下模的两个导线槽合并成一个轴线与主轴轴线平行的孔。为了便于安装主轴和下模,所述的底座包括底板、后立板和两个支耳,后立板固定在底板的后侧,两个支耳间隔固定在底座和后立板上,主轴和下模固定在两个支耳上,下模位于主轴的上方。为了便于控制成型产品两端的错开的距离,所述的操作杆上螺纹连接有第一调整螺栓,第一调整螺栓的轴线与主轴轴线垂直。为了使第一调整螺栓能够锁定调节位置,所述的第一调整螺栓上螺纹连接有第一调整螺母。为了更好的适应U型导线两端的初始状态,方便将U型导线插入上模和下模的孔中,所述的后立板上螺纹连接有第二调整螺栓,第二调整螺栓正对着上模。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设计有特别结构的上模和下模,加工时,U型导线的两直端的约束在上模和下模中,U型弯部露在模具外可以自由变形,通过操作杆使上模相对于下模旋转一定角度,使得上模和下模中的两直端错开距离,露在模具外的U型弯部由平面弯曲变成立体弯曲,形成需要的跨槽导线。本专利技术操作方便,成型效果好,规格一致,加工效率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操作杆与上模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轴挡圈,3.主轴,4.第一调整螺栓,5.操作杆,6.上模,7.下模,8.下模挡圈,9.端挡圈,10.紧定螺钉,11.第二调整螺栓,12.内六角螺钉,13.定位销。【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不的一种具体实施例,它包括底座1、主轴3、操作杆5、上模6和下模7,下模7固定在底座I上,上模6固定在操作杆5上,上模6的底面上设有导线直槽,下模7的顶面上设有导线直槽,主轴3固定在底座I上,操作杆5的下端转动设置在主轴3上,当上模6和下模7合模时,上模6和下模7上的两个导线槽合并成一个轴线与主轴3的轴线平行的孔。如图1所示,底座I包括底板、后立板和两个支耳,后立板固定在底板的后侧,两个支耳间隔固定在底座和后立板上,主轴3和下模7固定在两个支耳上,下模7位于主轴3的上方。在支耳上设置有在主轴3端部的端挡圈9和在下模7外的下模挡圈8。后立板上设置有紧定螺钉10,紧定螺钉10顶在下模7上。底座I也可以采用其它结构,比如框架结构。操作杆5的下端固定有轴套,轴套在主轴3上,在轴套的两侧各设有一个轴挡圈2,使操作杆5可以绕主轴3转动,并在轴向方向上定位。操作杆5也可以通过轴承设置在主轴3上。如图1和图3所不,操作杆5的中部固定有一个横杆,上模6和横杆通过两组内六角螺钉12安装固定,通过定位销13准确定位,便与更换新的模具。操作杆5上螺纹连接有第一调整螺栓4,第一调整螺栓4的轴线与主轴3的轴线垂直,第一调整螺栓4上螺纹连接有第一调整螺母。如图2所示,后立板上螺纹连接有第二调整螺栓11,第二调整螺栓11正对着上模6。拉线方法:推动操作杆5使上模6和下模7合模,取一根U形导线,将U形导线的两端分别插入上模6的导线直槽和下模7的导线直槽中,并使U形导线的U型弯部露在上模6和下模7的长方槽孔外,拉动操作杆5向下转动直到第一调整螺栓4顶在底座I的底板上,上模6和下模7分开使得U形导线的两直端错开,U型弯部由平面弯曲变成立体弯曲,形成需要的跨槽导线。拉线前,可以根据U形导线的情况,调节第二调整螺栓11,使是上模6和下模7适当错开,以适应U形导线两端的初始状态。还可调节第一调整螺栓4,使成形导线的两直端的错开的距离达到设计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拉线模,其特征在于:本专利技术包括底座、主轴、操作杆、上模和下模,下模固定在底座上,上模固定在操作杆上,上模的底面上设有导线直槽,下模的顶面上设有导线直槽,主轴固定在底座上,操作杆的下端转动设置在主轴上,当上模和下模合模时,上模和下模的两个导线槽合并成一个轴线与主轴轴线平行的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拉线模,其特征在于:本发明包括底座、主轴、操作杆、上模和下模,下模固定在底座上,上模固定在操作杆上,上模的底面上设有导线直槽,下模的顶面上设有导线直槽,主轴固定在底座上,操作杆的下端转动设置在主轴上,当上模和下模合模时,上模和下模的两个导线槽合并成一个轴线与主轴轴线平行的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线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包括底板、后立板和两个支耳,后立板固定在底板的后侧,两个支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光恒张恒帅齐永刚成龙飞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科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