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插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29446 阅读:1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14 15:32
气管插管,涉及医疗器械。包括导管(1),导管(1)的前端设有导引头(2)及出气孔(3),导管(1)的后端设有进气孔(4),所述导管(1)的外壁于导引头(2)后方设有气囊(5),导管(1)的外壁于后端设有吸引接头(6),导管(1)壁内设有吸气通道(7),吸气通道(7)后端与吸引接头(6)连接,吸气通道(7)前端于气囊(5)前方的壁上设有内吸气孔(8)和外吸气孔(9)分别与导管的内外连通。它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及可有效清除附着在气管壁上的痰液及痰痂的优点。(*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管插管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呼吸科使用的气管插管。
技术介绍
气管插管术是一种气管内麻醉和抢救病人的技术,也是保持上呼吸道通畅的最可靠手段。但在手术时,经常会遇到病人下呼吸道分泌物结痂而堵塞气管,需要及时进行吸引操作。由于目前插入使用的气管都是单通道,即呼吸和吸引同采用一条通道,导致较浓的痰液及痰痂附着在气管壁上很难被吸引出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可以有效吸除痰痂的清除器。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它包括导管,导管的前端设有导引头及出气孔,导管的后端设有进气孔,所述导管的外壁于导引头后方设有气囊,导管的外壁于后端设有吸引接头,导管壁内设有吸气通道,吸气通道后端与吸引接头连接,吸气通道前端于气囊前方的壁上设有内吸气孔和外吸气孔分别与导管的内外连通。本技术的技术效果是:它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及可有效清除附着在气管壁上的痰液及痰痂的优点。呼吸通道与吸引通道各自分离,互不影响,并且,二者在端部交汇,吸引通道与呼吸通道在交汇处形成回路,刚好有利于清除交汇处的浓痰液及痰痂,使呼吸道保持畅通。【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它包括导管1,导管I的前端设有导引头2及出气孔3,导管I的后端设有进气孔4,所述导管I的外壁于导引头2后方设有气囊5,导管I的外壁于后端设有吸引接头6,导管I壁内设有吸气通道7,吸气通道7后端与吸引接头6连接,吸气通道7前端于气囊5前方的壁上设有内吸气孔8和外吸气孔9分别与导管的内外连通。所述内吸气孔8 口径小于外吸气孔9,利于外孔产生较大吸力。本技术可采用医用橡胶制成。呼吸与吸引的通道分开,各自独立,由于二者在导引头2处交汇,在强力吸气时,可直接与呼吸通道构成回路,在清除痰痂时,不会伤及肺。为增大吸气通道7,可以采用多条通道并行的结构。由于痰液粘稠度较高,在加大吸力的情况下,在交汇处会产生较强吸力,使痰液逐渐被整体吸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气管插管,包括导管(1),导管(1)的前端设有导引头(2)及出气孔(3),导管(1)的后端设有进气孔(4),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1)的外壁于导引头(2)后方设有气囊(5),导管(1)的外壁于后端设有吸引接头(6),导管(1)壁内设有吸气通道(7),吸气通道(7)后端与吸引接头(6)连接,吸气通道(7)前端于气囊(5)前方的壁上设有内吸气孔(8)和外吸气孔(9)分别与导管的内外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气管插管,包括导管(1),导管(I)的前端设有导引头(2)及出气孔(3),导管(I)的后端设有进气孔(4),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I)的外壁于导引头(2)后方设有气囊(5),导管(I)的外壁于后端设有吸引接头(6),导管(I)壁内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薪于仁志赵丽丽
申请(专利权)人:牡丹江医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