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热瓶吹瓶机三次吹气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29442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14 15: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耐热瓶吹瓶机三次吹气机构,包括气缸和中心管,气缸包括缸体和活塞杆,缸体与活塞杆之间设置有施力腔,该活塞杆的活塞处于施力腔内,缸体上位于活塞的上、下端分别设置上气口和下气口,活塞杆上设置有通气孔,活塞杆的下端设有出气端;中心管上下活动安装于通气孔内由升降动力装置驱动,缸体上设置第一进气腔室;缸体的顶部还设置有第二进气腔室;中心管的下端设置有若干个出气孔,中心管的中部设置有进气孔,该进气孔在中心管下行到位时与第二进气腔室连通。该三次吹气机构利用在气缸的缸体上开设第二进气腔室作为中心管的进气口,实现了快速安装,使结构更加紧凑,中心管进气和动作非常可靠。(*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耐热瓶吹瓶机三次吹气机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吹气机构,特别是指一种耐热瓶吹瓶机三次吹气机构。
技术介绍
耐热瓶吹瓶机在成型后需要利用吹气机构进行吹气冷却:耐热瓶成型过程的吹气次数为三次,因此,本技术称之为三次吹气机构。而目前的三次吹气机构包括气缸和中心管,所述气缸包括缸体和滑动安装于缸体内部的活塞杆,所述缸体与活塞杆之间设置有施力腔,该活塞杆的活塞处于施力腔内,所述缸体上位于活塞的上、下端分别设置与施力腔连通的上气口和下气口,活塞杆上设置有轴向的通气孔,活塞杆的下端设有与耐热瓶瓶口配合的出气端,所述中心管上下活动安装于通气孔内且贯穿缸体,该中心管由升降动力装置驱动,所述缸体上设置有与活塞杆的通气孔连通的第一进气腔室;中心管上端通过弯头和软管连接高压进气管。使用时,气缸的活塞杆下移与耐热瓶的瓶口配合,高压气从第一进气腔室进入后经过活塞杆的通气孔,再从塞入端吹出对耐热瓶冷却,该动作要吹气两次。而第三次吹气的动作是升降动力装置带动中心管向下伸入到耐热瓶内吹气,其中心管上端的弯头和软管会随着中心管动作,因此,中心管的弯头的接口易松动,软管易破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耐热瓶吹瓶机三次吹气机构,该三次吹气机构取消了弯头和软管,利用在气缸的缸体上开设第二进气腔室作为中心管的进气口,实现了快速安装,使结构更加紧凑,中心管进气和动作非常可靠。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耐热瓶吹瓶机三次吹气机构,包括气缸和中心管,所述气缸包括缸体和滑动安装于缸体内部的活塞杆,所述缸体与活塞杆之间设置有施力腔,该活塞杆的活塞处于施力腔内,所述缸体上位于活塞的上、下端分别设置与施力腔连通的上气口和下气口,活塞杆上设置有轴向的通气孔,活塞杆的下端设有与耐热瓶瓶口配合的出气端;所述中心管上下活动安装于通气孔内且贯穿缸体,该中心管由升降动力装置驱动,所述缸体上设置有与活塞杆的通气孔连通的第一进气腔室;所述缸体的顶部还设置有与第一进气腔室独立的第二进气腔室,所述中心管贯穿第二进气腔室且与缸体密封配合;所述中心管的下端设置有若干个出气孔,所述中心管的中部设置有进气孔,该进气孔在中心管下行到位时与第二进气腔室连通。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进气孔的数目为多个,且排列整齐于中心管的管壁上。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活塞杆的通气孔内设置有支撑骨架,该支撑骨架包括同心设置的内筒和外筒,所述内筒和外筒之间设置有带通孔的连接部,所述中心管滑动安装于内筒内。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的效果是:该三次吹气机构在缸体的顶部设置有与第一进气腔室独立的第二进气腔室,所述中心管贯穿第二进气腔室且与缸体密封配合;所述中心管的下端设置有若干个出气孔,所述中心管的中部设置有进气孔,该进气孔在中心管下行到位时与第二进气腔室连通,这样,当中心管由升降动力装置驱动下行到位是,中心管的下端的出气口进入到瓶内,而中部的进气孔则与第二进气腔室连通,此时,往第二进气腔室内通入高压气体时,高压气体进入经中心管的进气孔进入后从中心管的下端出气口吹出对耐热瓶进行第一次三次吹气。该吹气机构省去了弯管和软管,避免弯管和软管随中心管上下运动而造成松动,也避免软管破损。又由于所述进气孔的数目为多个,且排列整齐于中心管的管壁上,在中心管上下移动时,中心管和缸体之间的密封圈会与中心管外周进行摩擦,该进气孔设置多个可以减少进气孔的尺寸,增加进气孔的数量,从而可减少进气孔与密封圈的磨损量,延长使用寿命O【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中心管未下行时的结构剖视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中心管下行到位时的结构剖视图;图3是图1在A-A处的放大示意图;附图中:1.缸体;2.活塞;3.活塞杆;4.施力腔;5.下气口 ;6.上气口 ;7.支撑骨架;8.中心管;9.出气孔;10.第一进气腔室;11.第二进气腔室;12.进气孔;13.第一封头;14.弟二封头。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如图1、2、3所示,一种耐热瓶吹瓶机三次吹气机构,包括气缸和中心管8,所述气缸包括缸体I和滑动安装于缸体I内部的活塞杆3,所述缸体I与活塞杆3之间设置有施力腔4,该活塞杆3的活塞2处于施力腔4内,所述缸体I上位于活塞2的上、下端设置与施力腔4连通的上气口 6和下气口 5,上气口 6和下气口 5的进气和出气交换从而可以驱动活塞杆3上行和下行。活塞杆3上设置有轴向的通气孔,活塞杆3的下端设有与耐热瓶瓶口配合的出气端;所述中心管8上下活动安装于通气孔内且贯穿缸体1,该中心管8由升降动力装置驱动,所述缸体I的上设置有与活塞杆3的通气孔连通的第一进气腔室10,其中,该第一进气腔室10是由缸筒和第一封头13围成;所述缸体I的顶部还设置有与第一进气腔室10独立的第二进气腔室11,该第二进气腔室11是由缸筒、第一封头13、第二封头14围成,所述中心管8贯穿第二进气腔室11且与缸体I顶部之间密封配合,中心管8和第一封头13之间、第二封头14之间通过密封圈配合;所述中心管8的下端设置有若干个出气孔9,所述中心管8的中部设置有进气孔12,该进气孔12在中心管8下行到位时与第二进气腔室11连通。其中,所述进气孔12的数目为多个,且排列整齐于中心管8的管壁上,由于进气孔12的数目多,因此在保证进气量的前提下,进气孔12的孔径可尽可能小,从而减少进气孔12的孔沿与密封圈的磨损,延长使用寿命。其中,中心管8的滑动安装结构为:所述活塞杆3的通气孔内设置有支撑骨架7,该支撑骨架7包括同心设置的内筒和外筒,所述内筒和外筒之间设置有带通孔的连接部,该连接部上的通孔作为通气孔的一部分,所述中心管8滑动安装于内筒内与内筒配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耐热瓶吹瓶机三次吹气机构,包括气缸和中心管,所述气缸包括缸体和滑动安装于缸体内部的活塞杆,所述缸体与活塞杆之间设置有施力腔,该活塞杆的活塞处于施力腔内,所述缸体上位于活塞的上、下端分别设置与施力腔连通的上气口和下气口,活塞杆上设置有轴向的通气孔,活塞杆的下端设有与耐热瓶瓶口配合的出气端;所述中心管上下活动安装于通气孔内且贯穿缸体,该中心管由升降动力装置驱动,所述缸体上设置有与活塞杆的通气孔连通的第一进气腔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的顶部还设置有与第一进气腔室独立的第二进气腔室,所述中心管贯穿第二进气腔室且与缸体密封配合;所述中心管的下端设置有若干个出气孔,所述中心管的中部设置有进气孔,该进气孔在中心管下行到位时与第二进气腔室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耐热瓶吹瓶机三次吹气机构,包括气缸和中心管,所述气缸包括缸体和滑动安装于缸体内部的活塞杆,所述缸体与活塞杆之间设置有施力腔,该活塞杆的活塞处于施力腔内,所述缸体上位于活塞的上、下端分别设置与施力腔连通的上气口和下气口,活塞杆上设置有轴向的通气孔,活塞杆的下端设有与耐热瓶瓶口配合的出气端;所述中心管上下活动安装于通气孔内且贯穿缸体,该中心管由升降动力装置驱动,所述缸体上设置有与活塞杆的通气孔连通的第一进气腔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的顶部还设置有与第一进气腔室独立的第二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中云吴赟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新美星包装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