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辆包围套件,包括保险杠、翼子板和侧裙板,保险杠包括护板和防撞横梁,护板与防撞横梁之间设置有第一充气气囊,第一充气气囊与防撞横梁可拆卸连接,翼子板内侧设置有第二充气气囊,侧裙板内侧设置有第三充气气囊,第一充气气囊设置有第一气门嘴,第二充气气囊设置有第二气门嘴,第三充气气囊设置有第三气门嘴。充气气囊具有较强的缓冲力,汽车在发生轻度碰撞或者擦挂后保险杠、翼子板和侧裙板能够自动恢复形变,不需要修理;发生较严重的交通事故也能很好地保护使车体和车上人员。保险杠、翼子板和侧裙板和充气气囊均采用橡胶材料制成,防撞横梁由合金钢制成,进一步加强了车辆的缓冲能力,增加汽车的安全性。(*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包围套件
本技术涉及车辆配件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车辆包围套件。
技术介绍
车辆包围套件是具有美观、吸收缓和外界冲击力、防护车身安全的装置。车辆包围套件包括保险杠、翼子板和侧裙板。目前,车辆包围套件的保险杠、翼子板、侧裙板内侧未设置任何缓冲部件,或者设置泡沫作为缓冲部件,由于泡沫的防撞能力弱,当车辆发生轻度碰撞或者擦挂时,保险杠、翼子板、侧裙板很容易变形和损坏,当撞击力度达到一定程度时,保险杠、翼子板、侧裙板承受不住撞击力,导致车体产生较大变形,威胁驾驶员和乘客的生命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辆包围套件,该车辆包围套件能承受较大的撞击力,而且在发生轻度碰撞或者擦挂后不需要修理。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车辆包围套件,包括保险杠、翼子板和侧裙板,所述保险杠包括护板和防撞横梁,所述护板与所述防撞横梁之间设置有第一充气气囊,所述第一充气气囊与所述防撞横梁可拆卸连接,所述翼子板内侧设置有第二充气气囊,所述侧裙板内侧设置有第三充气气囊,所述第一充气气囊设置有第一气门嘴,第二充气气囊设置有第一气门嘴,第三充气气囊设置有第三气门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充气气囊横向设置于所述护板内侧且两者为一体结构,所述第二充气气囊与所述翼子板为一体结构,所述第三充气气囊横向设置于所述侧裙板内侧且两者为一体结构。充气气囊具有较强的缓冲撞击力、恢复形变的作用,将充气气囊与护板、翼子板、侧裙板设置为一体结构,便于安装和拆卸。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充气气囊上设置有用于卡住所述防撞横梁的卡接部件。卡接部件可以连接第一充气气囊和防撞横梁,使保险杠结构更加坚固。进一步地,所述卡接部件为第一充气气囊上横向设置的两排卡子。具体地通过两排卡子将第一充气气囊与防撞横梁连接在一起,可以使保险杠结构更加牢固,提高其抗撞击的能力。进一步地,所述卡接部件为第一充气气囊上横向设置的两个凸起。具体地通过两个凸起将第一充气气囊与防撞横梁连接在一起,可以使保险杠结构更加牢固,提高其抗撞击的能力。进一步地,所述护板为橡胶护板,所述翼子板为橡胶翼子板,所述侧裙板为橡胶侧裙板,所述第一充气气囊、第二充气气囊和第三充气气囊均为橡胶充气气囊,所述防撞横梁为合金钢防撞横梁。橡胶护板、橡胶翼子板、橡胶侧裙板和橡胶充气气囊具有一定弹性,若汽车发生轻度碰撞和擦挂,橡胶护板、橡胶翼子板、橡胶侧裙板和充气气囊都能承受一定撞击力并且能自动恢复形变;合金钢防撞横梁比一般的钢材制成的防撞钢梁承受的撞击力大,提高了汽车的防撞能力。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效果: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车辆包围套件包括保险杠、翼子板和侧裙板,在所述保险杠、翼子板和侧裙板内侧均设置有充气气囊,充气气囊具有较强的缓冲力,能够很大程度的缓冲外界撞击力,使得汽车在发生轻度碰撞或者擦挂后保险杠、翼子板和侧裙板能够自动恢复形变,不需要修理。即使发生较严重的交通事故,保险杠、翼子板和侧裙板能够承受较大的撞击力度,使车体和车上人员得到更好的保护。此外,保险杠、翼子板和侧裙板和充气气囊均采用橡胶材料制成,防撞横梁由合金钢制成,该类型的保险杠、翼子板、侧裙板、充气气囊和防撞横梁的配合使用使保险杠、翼子板和侧裙板具有更强的反弹力,进一步加强了车辆的防撞击能力,增加汽车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前保险杠总体结构;图2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前保险杠的充气气囊与前防撞横梁的第一种连接方式;图3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前保险杠的充气气囊与前防撞横梁的第二种连接方式;图4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后保险杠总体结构;图5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后保险杠的充气气囊与后防撞横梁的第一种连接方式;图6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后保险杠的充气气囊与后防撞横梁的第二种连接方式;图7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前翼子板、后翼子板和侧裙板结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图1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前保险杠总体结构,包括左前防撞横梁支架la、右前防撞横梁支架2a、前防撞横梁5a、前橡胶护板8a。左前防撞横梁支架Ia设置有第一螺杆3a,右前防撞横梁支架2a设置有第二螺杆4a。前防撞横梁5a采用的合金钢的抗拉强度大于等于50kg/mm2,此处前防撞横梁5a由抗拉强度为50kg/mm2的高强度合金钢制成,具有一定弧度。与左前防撞横梁支架Ia对应,在前防撞横梁5a左端设置有第一螺纹孔6a,与右前防撞横梁支架2a对应,在前防撞横梁5a右端设置有第二螺纹孔7a。前橡胶护板8a内侧横向设置有第一橡胶充气气囊10a,第一橡胶充气气囊IOa的内部气压范围是0.15MPa?0.25MPa,此实施例中采用0.2MPa。第一前气门嘴9a从前橡胶护板8a上伸出,具体位置在前橡胶护板8a的车辆前进方向的左侧下部。图2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前保险杠的第一充气气囊与前防撞横梁的第一种连接方式。具体地,第一橡胶充气气囊IOa设置于前橡胶护板8a和前防撞横梁5a之间,并且第一橡胶充气气囊IOa与前橡胶护板8a为一体结构。第一橡胶充气气囊IOa上设置有用于卡住前防撞横梁5a的上下两排前囊卡子11a,通过前囊卡子11a,第一橡胶充气气囊IOa和前防撞横梁5a连接在一起。第一螺纹孔6a与第一螺杆3a匹配抒合,第二螺纹孔7a与第二螺杆4a匹配拧合,使前防撞横梁5a安装在左前防撞横梁支架Ia和右前防撞横梁支架2a上。左前防撞横梁支架Ia和右前防撞横梁支架2a固定在车体上。图3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前保险杠的第一充气气囊与前防撞横梁的第二种连接方式。具体地,第一橡胶充气气囊IOa上设置有用于卡住前防撞横梁5a的上下两个前囊凸起12a,通过前囊凸起12a,第一橡胶充气气囊IOa和前防撞横梁5a连接在一起。图4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后保险杠总体结构,与前保险杠对应,包括左后防撞横梁支架lb、右后防撞横梁支架2b,后防撞横梁5b、后橡胶护板8b。左后防撞横梁支架Ib设置有第三螺杆3b,右后防撞横梁支架2b设置有第四螺杆4b。后防撞横梁5b采用的合金钢的抗拉强度大于等于50kg/mm2,此处后防撞横梁5b由抗拉强度为50kg/mm2的高强度合金钢制成,具有一定弧度。与左后防撞横梁支架Ib对应,在后防撞横梁5b左端设置有第三螺纹孔6b,与右后防撞横梁支架2b对应,在后防撞横梁5b右端设置有第四螺纹孔7b。后橡胶护板8b内侧横向设置有第一橡胶充气气囊10b,第一橡胶充气气囊IOb的内部气压范围是0.15MPa?0.25MPa,此实施例中采用0.25MPa。第一后气门嘴9b从后橡胶护板Sb上伸出,具体位置在后橡胶护板Sb的车辆前进方向的右侧下部位置。图5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后保险杠的充气气囊与后防撞横梁的第一种连接方式。具体地,第一橡胶充气气囊IOb设置于后橡胶护板Sb和后防撞横梁5b之间,并且第一橡胶充气气囊IOb与后橡胶护板Sb为一体结构。第一橡胶充气气囊IOb上设置有用于卡住后防撞横梁5b的上下两排后囊卡子11b,通过后囊卡子11b,第一橡胶充气气囊IOb和后防撞横梁5b连接在一起。第三螺纹孔6b与第三螺杆3b匹配拧合,第四螺纹孔7b与第四螺杆4b匹配抒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包围套件,包括保险杠、翼子板和侧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保险杠包括护板和防撞横梁,所述护板与所述防撞横梁之间设置有第一充气气囊,所述第一充气气囊与所述防撞横梁可拆卸连接,所述翼子板内侧设置有第二充气气囊,所述侧裙板内侧设置有第三充气气囊,所述第一充气气囊设置有第一气门嘴,第二充气气囊设置有第二气门嘴,第三充气气囊设置有第三气门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包围套件,包括保险杠、翼子板和侧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保险杠包括护板和防撞横梁,所述护板与所述防撞横梁之间设置有第一充气气囊,所述第一充气气囊与所述防撞横梁可拆卸连接,所述翼子板内侧设置有第二充气气囊,所述侧裙板内侧设置有第三充气气囊,所述第一充气气囊设置有第一气门嘴,第二充气气囊设置有第二气门嘴,第三充气气囊设置有第三气门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包围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充气气囊横向设置于所述护板内侧且两者为一体结构,所述第二充气气囊与所述翼子板为一体结构,所述第三充气气囊横向设置于所述侧裙板内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正勇,
申请(专利权)人:邹正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