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散射光声-共焦荧光双模同时显微成像的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328389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14 14: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散射光声-共焦荧光双模同时显微成像的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光声荧光激发光源经过斩波器及扫描振镜后,由显微物镜汇聚于样品上,激发散射光声信号及荧光共焦信号,分别被散射光声探测器及光电倍增管检测,经过振镜光束扫描之后可重建二维的散射光声显微图像及共焦荧光显微图像;本装置包括激光器、散射光声探测器、前置放大器、锁相放大器、光电倍增管检测系统、双通道并行数据采集系统、带采集控制软件及图像重建软件的计算机、显微物镜、可调滤色装置、斩波器、二向色镜、扫描振镜。本发明专利技术散射光声-共焦双模同时显微成像装置能够实现高对比度高分辨率的散射光声及共焦图像,可广泛应用于材料检测,医学影像等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散射光声-共焦荧光双模同时显微成像的方法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一种无损显微成像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散射光声-共焦荧光同时显微成像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光声显微成像技术是近年来发展的一种新型无损显微成像技术,采用非电离光子,利用脉冲激光诱发-超声探测的方式进行显微成像,有效地结合了纯光学成像的高分辨率、高对比度和纯声学成像的高穿透深度的优点,可实现微米量级的成像精度及厘米量级的探测深度,具有完全非侵入性、无电离辐射、无损等突出特性,在生物医学上具有很广泛的应用前景,如:黑色素瘤的检测、微血管结构与功能成像、内窥镜技术、可视化基因表达成像、分子成像、大脑功能成像等医学成像检测领域。目前,传统光声显微成像技术均是针对样品自身或标记物吸收所产生的光声信号的探测。然而,在微观生物细胞样品中,并非所有样品都对某一特定波长脉冲激光有热吸收,因此,为了实现对无标记弱吸收生物细胞样品光声显微成像,有必要提出一种针对弱吸收生物细胞样品的光声探测器—散射光声检测技术;充分利用收集样品的前向散射光子,诱发散射光声探测器中的吸收壁产生声信号,实现针对弱吸收强散射生物细胞样品的光声探测。而共焦荧光显微成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散射光声‑共焦双模同时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激发光源发出的连续激光经过斩波器调制,透过二向色镜进入扫描振镜进行二维扫描,再由显微物镜聚焦到样品的表面,同时激发样品产生的前向散射光子及后向散射或荧光光子;(2)样品产生的前向散射光子由散射光声探测器收集,经探测器中的吸收腔转换为相应的散射光声信号,并经过前置放大器后,由锁相放大器进行放大处理,再输送到双通道并行数据采集系统中采集,再由计算机实现存储和重建,实现散射光声显微成像;(3)样品产生的后向共焦散射或荧光光子由显微物镜收集,经过二向色镜后及滤色镜之后由聚光镜聚焦到针孔上,透过针孔的散射光或荧光由光电倍增管进行探测,将相...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散射光声-共焦双模同时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激发光源发出的连续激光经过斩波器调制,透过二向色镜进入扫描振镜进行二维扫描,再由显微物镜聚焦到样品的表面,同时激发样品产生的前向散射光子及后向散射或荧光光子;(2)样品产生的前向散射光子由散射光声探测器收集,经探测器中的吸收腔转换为相应的散射光声信号,并经过前置放大器后,由锁相放大器进行放大处理,再输送到双通道并行数据采集系统中采集,再由计算机实现存储和重建,实现散射光声显微成像;(3)样品产生的后向散射或荧光光子由显微物镜收集,经过二向色镜后及滤色镜之后由聚光镜聚焦到针孔上,透过针孔的散射光或荧光由光电倍增管进行探测,将相应的信号输送到双通道并行数据采集系统中进行数据采集,再由计算机进行存储及图像重建,实现共焦荧光显微成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激发光源为连续激光器,输出波长为400~2500n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散射光声探测器响应频率为20~3000Hz,由样品室、吸收壁、微通道、耦合腔及声传感器构造而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散射光声信号由样品的前向散射光子诱导散射光声探测器中的吸收壁所激发。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的共焦荧光信号由激光器所发出的激光,通过斩波器进行调制,然后通过二向色镜进入扫描振镜及显微物镜聚焦于样品上所激发。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向散射或荧光光子经过振镜和二向色镜后,通过滤色镜,由聚光镜聚焦于针孔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泳波唐志列吴丽如黄敏芳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