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开放式磁共振磁体
本技术涉及一种超导磁体,尤其是一种开放式磁共振磁体。
技术介绍
常规的磁共振成像磁体系统采用卧式螺线管类型,成像区域在磁体的中心区域,其已在医学中广泛运用。在实际的使用中,病人需要躺在幽闭的环境中,容易造成病人的幽闭恐惧症。一般开放式磁体采用上下线圈结构,能够有效的避免病人幽闭,但是病人仍然需要躺在磁体成像区域里,随着病床而移动,这种卧式的检查方法比较浪费时间,增加了病人排队的时长。目前已有站立式的磁共振磁体,其利用超导磁体的上下移动来扫描。这种结构的磁共振磁体由于需要磁体主动运动来扫描,因此需要更精密的结构来控制磁体运动以免造成磁体损坏,这必然会增大成本。而且这种磁体结构仍然采用的封闭式,在扫描时病人仍然被磁体环绕在内,很容易让病人感到被束缚的恐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为被检查者提供良好视野的开放式磁共振磁体。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开放式磁共振磁体,包括前壳体和后壳体,前壳体和后壳体均为环形并且两者同轴安装,所述后壳体内设置有超导线圈结构,所述前壳体的直径小于后壳体的直径,所述前壳体中至少设置有两组超导线圈 ...
【技术保护点】
开放式磁共振磁体,包括前壳体(1)和后壳体(2),前壳体(1)和后壳体(2)均为环形并且两者同轴安装,所述后壳体(2)内设置有超导线圈结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体(1)的直径小于后壳体(2)的直径,所述前壳体(1)中至少设置有两组超导线圈结构(3),并且前壳体(1)中至少由一组超导线圈结构(3)的电流方向与其它超导线圈结构(3)的电流方向相反。
【技术特征摘要】
1.开放式磁共振磁体,包括前壳体(I)和后壳体(2),前壳体(I)和后壳体(2)均为环形并且两者同轴安装,所述后壳体(2)内设置有超导线圈结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体(I)的直径小于后壳体(2)的直径,所述前壳体(I)中至少设置有两组超导线圈结构(3),并且前壳体(I)中至少由一组超导线圈结构(3)的电流方向与其它超导线圈结构(3)的电流方向相反。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放式磁共振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体(I)的横截面形状为直角梯形,并且直角梯形的斜面背向后壳体(2)。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放式磁共振磁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支撑(4),所述连接支撑(4 )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前壳体(I)和后壳体(2 )上。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开放式磁共振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支撑(4)内设置有液氦通道,所述液氦通道使前壳体(I)和后壳体(2)相互连通。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放式磁共振磁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前支撑结构(5)、后支撑结构(6 )和病床系统(7 ),所述前壳体(I)安装在前支撑结构(5 )上,所述后壳体(2 )安装在后支撑结构(6)上,所述病床系统(7)安装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卞文龙,张涛,汉斯范奥特,
申请(专利权)人:奥泰医疗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