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相位测距原理的三维压缩成像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325593 阅读:2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14 12: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激光三维压缩成像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相位测距原理的三维压缩成像方法及装置,属于激光成像及数字图像处理领域。利用压缩感知恢复算法研究了目标面每个点回波的相位差的恢复方法,从而达到三维成像的目的。基于相位测距原理的三维压缩成像装置,包括:余弦信号发生器、半导体激光器、准直扩束模块、成像光学系统、半反半透镜、数字微镜阵列、聚焦透镜、雪崩光电二极管、测相模块及中央处理模块、DMD驱动模块。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进一步提高其测距精度,并且降低了对AD转换器的速度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相位测距原理的三维压缩成像方法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激光三维压缩成像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相位测距原理的三维压缩成像方法及装置,属于激光成像及数字图像处理领域。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发展,非接触式三维测量对精度和速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三维测量常采用激光测距法,相比于机器人视觉方法、结构光方法,能更好地适应野外复杂环境,得到更远的测程和更高的分辨率;同时由于激光优越的方向性和单色性,相比微波成像方法将极大地提高三维成像精度。目前激光测距机的三维成像方式分为两类:扫描式与无扫描式。为了获得二维平面的三维信息,可以采用扫描的方法对空间每个点依次测距,也可以采用无扫描方式直接成像。扫描式激光测距机通常包含机械或非机械扫描装置、激光器和单探测器,其波长选择范围宽且易于实现,但其主要问题是扫描结构体积较大、功耗大、系统的探测信噪比低。无扫描式激光测距机使用探测器阵列探测回波,解决了扫描式测距机的主要问题。其探测器阵列的实现主要含三大路线=ICXD阵列、专用CMOS图像传感器、APD阵列,其主要问题是=ICCD的量子效率、寿命和体积重量不及其他专用传感器;专用CMOS图像传感器价格昂贵、研制周期长;APD阵列灵敏度高、信噪比高,优于其他探测器,但其分辨率受限于电子技术和工艺水平,2004年麻省理工学院研制的APD的分辨率只达到了 32X32。为了提高探测信噪比,摆脱探测器阵列对二维方向分辨率的限制,近年来兴起了光学多通道编码方法结合单探测器的成像方式,能够显著提高信噪比。但标准的多通道方法需要大量编码 和测量次数,导致成像速度较慢,为了提高测量速度、减少测量次数,2006年压缩感知理论的出现为单探测器实现无扫描快速激光三维成像开辟了新的道路。压缩感知理论是数字信号处理领域的一种新的信息获取理论,和传统奈奎斯特定理不同,只要信号满足一定的稀疏条件,其能以远低于奈奎斯特采样率的频率对信号采样,并且以极大概率准确恢复原始信号。压缩感知作为先进的信号处理理论,若应用在激光测距系统中,将极大减少成像所需的数据量,从而减少数据采集的时间。这方面的应用已有先例,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提出了单光子计数压缩采样激光三维成像方法(专利号:102375144A);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制作了压缩感知雷达原理样机,实现了 150m距离下12cm的测距精度。应用了压缩感知的激光测距方法能够获得优异的探测信噪比,同时实现快速测量。其不足在于:均采用高频脉冲激光作为主动探测光源,其测距精度主要由时间间隔测量精度决定:AD转换器的速度越快、激光脉冲的宽度越窄,测距精度越高,但这对器件的要求十分苛刻,同时加剧了系统的复杂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精度低、对测量设备要求高的问题,提供一种基于相位测距原理的三维压缩成像方法及装置。该系统能够有效解决现有的采用高频脉冲激光进行三维成像的压缩感知型激光测距方法对器件要求过高的问题,进一步提高了测距精度。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基于相位测距原理的三维压缩成像方法,本专利技术利用压缩感知恢复算法(BP或0ΜΡ)研究了目标面每个点回波的相位差的恢复方法,从而达到三维成像的目的,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将激光器发射的余弦连续波以面激光形式照明待测目标;步骤二、经目标反射的回波成像在数字微镜阵列上;成像二维分辨率为NXN,数字微镜阵列翻转P次,第k(l≤k≤P)次的测量矩阵用(^(1 <N,)<N)表示,即每次变换状态由编码矩阵C(PXN2)(该矩阵由O和I组成)的一行值决定:按“I”值变换的微镜所接收的部分回波将进行光电转换得到总回波xK(t);按“0”值变换的微镜将把该部分回波反射出预定光路;步骤三、通过步骤二所得的总回波xK(t)即可得到总回波知⑴的振幅M和总回波相对于发射波的相移△ Ψ ;由于步骤二中数字微镜阵列进行了 P次翻转,即可得到P次测量结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基于相位测距原理的三维压缩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将激光器发射的余弦连续波以面激光形式照明待测目标;步骤二、经目标反射的回波成像在数字微镜阵列上;成像二维分辨率为N×N,数字微镜阵列翻转P次,第k(1≤k≤P)次的测量矩阵用表示,即每次变换状态由编码矩阵C(P×N2)的一行值决定,该矩阵由0和1组成:按“1”值变换的微镜所接收的部分回波将进行光电转换得到总回波xR(t);按“0”值变换的微镜将把该部分回波反射出预定光路;步骤三、通过步骤二所得的总回波xR(t)即可得到总回波xR(t)的振幅M和总回波相对于发射波的相移Δψ;由于步骤二中数字微镜阵列进行了P次翻转,即可得到P次测量结果;A=[a1,a2,...,ak...,aP]T,ak=MkcosΔψkB=[b1,b2,...,bk...,bP]T,bk=MksinΔψk通过上述公式就能够得到测量向量A和B。将目标每点回波对应的相位差的正弦和余弦值写成列向量:Dc、Ds与编码矩阵C和测量向量A、B的关系为:A=CDcB=CDs通过压缩感知恢复算法解算出Dc和Ds,即得到目标每点回波对应的相位差根据所发射余弦连续波的频率可以进一步得到目标三维图像信息D。...

【技术特征摘要】
2013.10.11 CN 201310472637.61.基于相位测距原理的三维压缩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激光器发射的余弦连续波以面激光形式照明待测目标; 步骤二、经目标反射的回波成像在数字微镜阵列上;成像二维分辨率为NXN,数字微镜阵列翻转P次,第k(l≤k≤P)次的测量矩阵用C|(i <N;j <N)表示,即每次变换状态由编码矩阵C(PXN2)的一行值决定,该矩阵由O和I组成:按“I”值变换的微镜所接收的部分回波将进行光电转换得到总回波xK(t);按“0”值变换的微镜将把该部分回波反射出预定光路; 步骤三、通过步骤二所得的总回波xK(t)即可得到总回波xK(t)的振幅M和总回波相对于发射波的相移△ Ψ ;由于步骤二中数字微镜阵列进行了 P次翻转,即可得到P次测量结果;A= [a1,a2,…,ak...,aP]T,ak = Mkcos ΔB = [b1,b2,...,bk...,bP]T,bk = MkSinA Fk通过上述公式就能够得到测量向量A和B。 将目标每点回波对应的相位差的正弦和余弦值写成列向量:2.基于相位测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平郭冰冰魏力中柯钧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